? ? 《躍遷》是三百萬冊暢銷書《拆掉思維的墻》的作者、羅輯思維“得到”專欄的主理人古典老師的又一部力作。古典老師是新精英生涯公司創始人,頂尖個人事業發展顧問、著名企業高管教練、生涯規劃師,全球職業教練(BCC)中國區首席導師(Master Trainer)、清華大學生涯規劃客座專家。可以說,是職業生涯規劃領域的大牛。
? ? 《躍遷》整本書的主題,是如何利用規律和趨勢,放大個人努力,實現躍遷。既然要寫這本書的讀書筆記,那就不得不先解釋下什么叫躍遷。躍遷,其實是量子力學的詞匯,它是指量子狀態發生跳躍式變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原子在不同高低能量狀態非連續性地跳躍,并吸收或釋放能量。在這里,我們討論的“躍遷”,肯定是指從低能級向高能級的躍遷,是從下往上,從低向高的跳躍、遷移。
? ? ? 這是物理學上的解釋,用大白話來講,“躍遷”就是“上一個臺階”,個人在眼界、想法、能力和可調用資源上都有跳躍式的進步、成長。舉一個簡單粗暴的例子,專員、經理、總監是處于三個不同的能級,三個職位的能力、想法、眼界和可調用的資源也是三個不同的水平。如果一名專員這四點能提升到經理的水平,經理這四點能提升到總監的水平,那就實現了躍遷。
? ? ? 解釋完“躍遷”,讓我們回到這本書的具體內容。在“如何利用規律和趨勢,放大個人努力,實現躍遷”的大主題下,《躍遷》可以再分為四大篇,四個小topic,分別是“如何做選擇”、“如何學習”、“如何系統思考”以及“如何修煉心智”。第四個topic“如何修煉心智”,有些雞肋,內容都是淺嘗輒止,這塊內容更多的是為了實現內容的完整性,但深度和幫助實在一般,所以這本書主要探討的還是:如何做選擇、如何學習、如何系統思考。
? ? ? “戰斗取決于戰術,而戰術取決于戰略。”這是我在17年的總結里寫的一句話,也是我這一年感悟比較深的一點。在我看來,“如何學習”這篇就是戰術,“如何做選擇”這篇就是戰略,而“如何系統思考”,則是在教你怎么提高制定戰術和戰略的能力。
【戰術篇:如何學習】
? ? ? 在這個信息爆炸、人人都可以創造、分享知識的時代,人與人之間比拼的不是學與不學,而是誰學得更好、更快,也就是認知效率。在《躍遷》這本書中,針對“如何學習”,古典老師提出了三個核心概念:功利性學習、知識晶體、知識IPO。功利性學習很好理解,就是更加“功利”地學習,帶著明確的目的和問題去學習,是一種問題導向型的學習。知識晶體,則是古典老師提出的一個概念,意思是指通過梳理碎片化知識間的邏輯關系,通過關聯(事物相關關系,比如時間管理的“重要-緊急”象限)、樹狀(類似《金字塔原理》說的結構關系,比如組織架構圖)、序列(體現前后、因果關系,比如流程圖)、數據(比如PPT常用的柱狀圖、折線圖和餅圖)等結構,將碎片知識整合為有穩定結構的晶體。至于知識IPO, 則是三個英文短語的首字母的縮寫:Input a question, Problem solving, Output.
? ? ? 這三個核心概念看似分離,但其實是緊密聯系的。如果要說“如何學習”,那么首先樹立“功利性學習”的觀點,帶著問題和明確的目的去學習,而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然后,在學習的過程中,結合實踐,將知識整合成“知識晶體”,搭建自己的知識框架和體系。最后,就是知識IPO。事實上,“I”(輸入問題)的過程在功利性學習之前已經完成了,后面是要帶著學習并整合后的“知識晶體”去實踐中解決問題(也就是“P”)。解決問題后,將知識晶體和實踐過程聯系、結合,無論是寫作、演講還是做思維導圖,甚至做PPT,反正就是通過各種方式去輸出。
【戰略篇:如何做選擇】
? ? ? 在這三大篇中,最讓我有共鳴的,其實是這一篇。我做選擇的能力很差,這里的選擇,我只指對人生的很重要的選擇,比如去哪上大學,讀什么專業,是否要留學,第一份工作該做什么等等。做這種選擇,很依賴眼光和視野。眼光放得長遠,能夠考慮更長久的事情,做出對未來更有價值的選擇;視野足夠開闊,能夠知曉更豐富的信息,做出對未來更合適的選擇。我不是一個眼光長遠、視野開闊的人,至少以前不是,所以曾做出很多短淺和狹隘的選擇,把自己困在一個小區域。
? ? ? 走過那些坑,再來看這一篇,淚流滿面,覺得甚是有道理。古典老師在這一篇主要介紹了幾個做選擇的原則:二八法則,頭部效應,專注,迭代。“專注”和“迭代”很好理解,可是,二八法則和頭部效應是什么呢?
? ? ? 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在研究國家的財富分布時,發現每個國家的財富都呈現出一種分布方式,少部分人占據了大部分財富,而大部分人只擁有剩下的少部分。這種分布,被稱為“冪律分布”。
? ? ? 冪律分布有兩個特點,高度的不平均和分形。高度不平均的特征被總結為“二八原則”,也就是,20%的人占據了80%的財富,20%的產品占據了80%的銷量,20%的詞匯表達了80%的信息......分形則是,每個圖形細分后,每一個部分都是整體縮小后的形狀,也就是,在占據80%國家財富的富豪中,20%的超級富豪占據了他們中80%的財富。符合二八分布的大系統,將其細分成小系統后,小系統內部也是符合二八分布的。總的來說,冪律分布高度不平均,而且這種分布廣泛地存在自然界和社會系統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 ? 《躍遷》提到的二八法則和頭部效應,都是從冪律分布中衍生而來的子原則。它們強調的是內外兩部分。對內,通過將80%的精力放在20%最重要的事情上,持續放大自我效能;對外,通過移動到系統頭部,獲取系統巨大的推力。
? ? ? 那么,具體要怎么去實施呢?
? ? ? 二八法則可以應用在微觀層面。假如你的工作可以被細分成ABCD四個部分,那么運用二八法則在這個領域的學習時,就是快速地學習A, B, C, D四個部分中最精華的20%,而不是將A學習到100%后再去學習其他三個領域。從這個角度去想,我越容易理解為什么有人說完整地跟一個項目,成長是很大的。在跟進一個項目的過程中,你沒可能將任何一個環節專研到100%。時間和其他資源的限制,讓你只能專注于最重要的20%。盡管每個環節只專注了20%,但是你能把項目的每個環節都過一遍,快速地完成了一個循環,這時候對項目會有一個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認識。
? ? ? 頭部效應則更多應用于宏觀選擇上,特別是職業選擇。有的時候我們不明白,為什么有的人明明能力不如我們,也不如我們努力,但是人家卻能享有比我們更高的薪酬待遇。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們處于頭部,處于高價值區域。還記得雷布斯的那句經典名言嗎。“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很多風口就是頭部,它們代表著未來的趨勢,它們掌握著大量資源。選對了頭部,你能接觸到大量優質的資源,你能夠在頭部的勢能下,快速地成長,你的付出,也能得到更好的回報。而且,你的努力也會在頭部中得到放大。相同類型的游戲項目,在初創公司和網易騰訊這樣的游戲霸主,可得到的資源的效應那可遠遠差了不止一個等級。
? ? ? 學會識別頭部,努力躋身所處我們賽道中的頭部,利用頭部效應,放大你的個人努力。
【訓練篇:如何系統思考】
? ? ? 這個話題我覺得可以另起一篇,單獨討論了。所以,在這里先挖個坑,找個時間講講古典老師和我自己的看法。
? ? ? “順勢而為,放大努力。”如果你做對了重要的選擇,如果你用對了正確的方法,如果你鍛煉了足夠強的系統思考能力,能分析出正確的選擇和方法,你就能做到“順勢而為,放大努力”。這就是我對《躍遷》這本書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