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已老,刀劍歸鞘

許久,沒聽到俠客的傳說了。韋小寶之后,武功便失傳了。不見了“一見誤終身”的楊過,不見了“絕情谷底”的小龍女。武俠片飛升為仙俠片后,江湖也消失了。

俠客,一直陪著我們長大。無數次帶我們去了那個有刀劍,有暗器,有秘籍,有陰謀,又有幾份可愛的江湖。那個江湖,看起來滿是兇險,但有情有義,有恩有仇,有血有肉,能看到人的心里去,“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我們相信那段故事真的存在,那些人真的活過。就算我們不信飛刀真能例無虛發,卻想像李尋歡一樣手拿酒杯,縱情江湖。

直到,我們不再為江湖恩怨矚目,不再為兒女情長淚留。望著滿屏的武俠劇,趕快翻過去,看到新肉一派的演技,只能汗顏。相見就是瞎打,洪荒之力亂發,江湖兒女胡愛,恩恩怨怨隨便來,隨便忘,能綿延三生三世。我不明白,年輕一輩為什么只認臉盤,不認故事。也不明白,為什么江湖再也沒有了好故事?

是我們變了?還是江湖變了?

有一天,一個電視臺編劇朋友說:你都不知道現在找個好故事,好創意多難?我問:為什么?他說:你能想到的,別人早就想到了;你沒想到的,別人也都想到了,特別是互聯網的曝光度,一個新段子,五分鐘變老梗,特別是愛來愛去,打打殺殺,人們早就看膩了,故事已死,明星,炒作才是賣點。

是啊,這個浮躁的社會少了積淀。

我想起法國作家雨果和他的名著《悲慘世界》。當時,雨果因為自已的想法,理論觸碰了統治階層,被剝奪了一切榮譽,頭銜,使自已徹底從名利中解放出來,才寫出了輝煌巨著。金庸脫去武俠小說作者的外衣,是一個國學大師;古龍放浪形骸,但內心痛苦,天資聰慧,是一個對生活哲理理解很深的人。而我們的生活,沒有大苦,沒有大悲,我們自身又沒有大智,大慧,又困惑于功名利祿,如何能寫出有深度,有感情的江湖呢。

而且,俠客代表一個時代,也只是一個時代。那個時代,想像力剛剛萌芽,《射雕英雄傳》在大陸初次播出的時候,改革開放剛剛開始。人們沒見過多少精彩事情。突然來一股開放的風,我們都陶醉了。況且人人心中都有超級英雄情結,在美國是超人,在中國是俠客。他們的故事讓人充滿向往,甚至信以為真。

可是,現在我們有點老了,也更真實了。江湖俠客,講究功成身退。楊過和小龍女從華山牽手而下,浪跡天涯時,當年讓我充滿感嘆,極其神往。后來,才明白,故事里的事,仍然是故事。我能在夢里追逐,醒來后了無痕跡。用盡一生也達不到功成身退的境界。

但,我仍然希望俠客有歸來的一天。帶著倚天劍和一身的功夫,帶著新的接地氣的江湖氣而來,再次拯救瀕臨枯竭的想像力。讓我們找到內心久違的感動。我希望他能帶來一點啟示:在浮躁的江湖中,他是如何沉淀自已,練就蓋世武功的。我希望,無論是在夢里,還是在現實中,他們依然快意恩仇,敢愛敢恨,就像我們不敢選擇的自已。

那才是真俠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