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融入生活--《非暴力溝通》(NVC)第一章學習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非暴力溝通

這兩張圖片是《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簡稱NVC)的英文版中文版圖書的封面。它們有什么共同之處呢?我們可以看到,這兩本書的封面上都有向日葵。這是為什么呢?

向日葵的花語是:沉默的愛,沒有說出口愛。

我們為什么在已經那么忙碌的生活中還要花時間來學習NVC呢?因為我們希望聽到別人心中沒有說出口的愛,因為我們希望把我們沒有說出口的愛好好地說出來。

Q:我從來不使用暴力,我有必要學習非暴力溝通嗎?

A:“也許我們并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我們未經訓練時,為了表達自己強烈的感受,引起他人的注意,會不由自主地使用一些夸張或激烈的言辭,而這些言辭可能刺傷了他人而我們自己卻并沒有意識到。NVC引導我們由內心出發去給予愛。“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

Q:我只是心直口快而已,這是我的性格,難道這不好嗎?

A:“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這樣,在每一次互動中,我們都能聆聽到自己和他人心靈深處的呼聲。”

當我們聆聽到自己以及他人兩方面的深處的需求、感受等等,我們與他人的關系會更加密切,這樣是不是比單方面的“爽”更好一些呢?

Q:別人犯了錯,我不能指出嗎?那他怎么才能改正呢?

A:“當我們真誠助人時,我們豐富他人生命的愿望得到了滿足。我們的行為,是出于由衷的喜悅。這樣的給予讓施者和受者同時受益。由于施者的給予既不是出于恐懼、內疚或羞愧,也不是為了得到什么;受者獲得饋贈,卻不會有心理負擔。與此同時,施者會因自己行為的價值更加欣賞自己。”

Q:別人冤枉了我,對我橫加指責,我就不能反擊了嗎?

A:“聽到批評時,我們一般會申辯、退縮或反擊。然而,一旦專注于彼此的觀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駁他人,我們便能發現內心的柔情,對自己和他人產生全新的體會。這將最大限度地避免暴力。通過強調傾聽—傾聽自己及他人,非暴力溝通培育彼此的尊重、關注與愛,使人樂于互助”

Q:我對別人NVC,別人不對我NVC怎么辦?

A:“非暴力溝通的使用,并不需要溝通的對象熟悉非暴力溝通,或對我們心存善意。如果我們遵循非暴力溝通的原則,樂于互助,并表明那是唯一的動機,那么, 他人也會加入我們,最終形成良好的互動。我并不是說這種局面總會很快出現。但我確信,只要信守非暴力溝通的原則和方法, 友愛之花必將在你我心中怒放。”

Q:NVC是不是又是那種讓我閉嘴,只聽不說的方法?

A:“使用非暴力溝通時,表達自己或傾聽他人,都是好的開端。” NVC確實很強調傾聽,但并不是只傾聽他人,“通過強調傾聽—傾聽自己及他人,非暴力溝通培育彼此的尊重、關注與愛,使人樂于互助”

Q:使用NVC是不是就是做好好先生,或者做和事佬?

A:NVC并非不顧事實和原則,而是追求“情意相通:我此刻的觀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為了改善生活,我的請求是什么;你此刻的觀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為了改善生活,你的請求是什么。”【此處“請求”改為“訴求”可能更容易接受一些】

Q:好吧,那NVC到底應該怎么做呢?

A:

非暴力溝通過程的四個要素是:

  • 什么是我的觀察 【此處改為:我觀察或聽到了什么,或許更容易理解一些】
  • 我的感受如何
  • 哪些需要(或價值、愿望等)導致那樣的感受
  • 為了改善生活,我的請求是什么

NVC分為兩個部分:

  • 通過這四個要素,真誠而清晰、不將四個要素混雜在一起地表達自己
  • 通過這四個要素,與對方產生共同情感地接受來自于對方的信息

Q:以后我說話是不是就每次都這樣把四個要素過一遍?

A:“非暴力溝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它可以適應不同的情況,并根據個人風格及文化環境做出調整。為了敘述的方便,我將非暴力溝通稱為'溝通方式',但有時語言是多余的。非暴力溝通的精髓在于對其四個要素的覺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進行交流。” 【覺察和清晰地區分四個要素】

Q:NVC相信什么?

A:“我知道,他們也是人”

Q:什么時候用NVC?我自己感覺要發脾氣的時候嗎?

A:一切時候,一切場合。并不是只有發脾氣或產生沖突的時候才需要愛。讓愛融入生活吧。

【注1】雙引號“”中的語句摘自《非暴力溝通》;方括號【】中的語句是我個人的補充。

【注2】書中有作者懇切的文字、精彩的實例、優美的詩句,本篇導讀僅為拋磚引玉,希望各位直接閱讀書籍,更歡迎一起交流。

【注3】電子資料僅為方便閱讀,為尊重作者和譯者的心血,希望各位購買書籍。以下鏈接僅為提供方便,并無合作或優惠,各位可以從任意其它渠道購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