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寫作誤區,突破寫作障礙,人人都能學會寫作

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人人都可以寫作,人人都逃避不了寫作,寫論文,寫計劃方案,寫工作總結。但是,很多人都畏懼寫作,明明有時間寫,卻在刷手機,不到最后一天就是寫不完。寫不出來;不知道寫什么;寫得不理想;這些寫作障礙困擾著許多人。

寫作上遇到的障礙通常是:感到心煩、焦慮;無法開始下筆;找不到適當的文字來表達。其實, 不只是普通人,有75%的職業作家也會遇到寫作障礙。

但是,在寫作障礙面前,職業作家的態度是:雖然現在寫不出來,但是不得不寫。而業余作者的態度是:不想寫,反正寫不出來。

寫不出來,難道我們就不寫嗎?這種態度肯定不利于工作和學習。雖然我們不是大作家,但是,通過學習,人人都可以掌握非虛構寫作的技能。在《非虛構寫作課》中就打破了人們對寫作是靠天賦的認知。

非虛構寫作是指寫事實為主的寫作,目的是用來引導、說服、娛樂讀者,也稱為說明性寫作或散文。也就是說除了小說、故事、喜劇、詩詞和劇本,其它都屬于非虛構寫作。

這本書講述了:如何在寫作中克服寫作障礙;如何選擇合適的寫作工具;如何讓內容更有吸引力;如何表達文章風格等8個章節的內容。

《非虛構寫作課》的作者是簡·耶格爾,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法學碩士,暢銷書作家。她專注于商業寫作,時間管理,人際關系等領域,出版了48部作品。我們來看書中的主要內容。


一、如何突破寫作障礙

首先,堅信寫作能力可以培養

有很多人認為,寫作是靠天賦。天賦當然有助于寫作,但是非虛構類寫作并不需要寫作天賦,是人人都可以學會的一種技能。只要你學會收集素材,整理思路,寫作并不想你想象的那么難。

相信自己能夠寫好是一種成長型思維模式,而認為自己沒有寫作天賦是一種固定性思維模式。這是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維克在《終身成長》中提出來的,正式這種思維模式的差別,造成了人們行為上的差別。

美國的政治家、科學家本杰明·富蘭克林,只在學校讀了兩年小學。但他并沒有放棄學習,他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一名作家。他從模仿開始,通過不斷的反復練習,從語言的表達到邏輯結構,慢慢掌握了寫作的技能,終于成為了一名作家。他的代表作有《窮查理寶典》《富蘭克林自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次,不追求一次性寫好

很多人是完美主義者。追求完美并不是不好,但是在寫初稿的時候就要拋掉這種觀念,應該把完美主義用在修改階段。

一次性寫好是一種寫作上的誤區,要知道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即便是專業作家的稿件,他們也要反復修改三遍、五遍,甚至更多遍,最后才會通過審核出版。所以,先寫完,再慢慢修改。如果為了追求一次性寫好而無法寫作,最后的結果是什么也沒寫。

即使是那些大作家,他們的作品也需要反復修改。海明威寫《永別了,武器》,把結尾修改了39遍,村上春樹在定稿之前要修改5遍,瑪格麗特的《飄》在定稿之前也反復修改了多次。

再次,制定時間清單

在寫作障礙面前,很多人都有拖延癥,明明有時間,就是拖著不寫,一會看一下手機短信,一會又看一下朋友圈,然后不知不覺,時間有過去了。

作者給出了15條建議做好時間管理,主要是強迫自己擠出時間寫,把寫作視為一天當中必須要做的事,就像洗臉刷牙一樣。哪怕一天只有1個小時,一年就是365個小時。你可以早起一個小時寫,也可以晚睡一個小時寫,還可以利用碎片時間來寫。

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模式都可以。比如,給自己設置截稿日期,在規定的時間內必須要寫完,還可以通過冥想來放松自己,重新回到寫作狀態。堅持21天,就能初步養成寫作習慣。


二、如何寫出有吸引力的內容

首先,先想好寫什么

好的文章源于好的想法。在非虛構寫作中,首先要知道自己寫什么,或者想說什么。在展開寫作時,要理清自己的思路,思考3個問題:你想說什么;你的動機是什么,為什么要表達這個觀點;你要寫給誰看,目標讀者是誰。這三點影響文章的內容和風格。

如果思路清晰,寫出的內容也會條例清晰,讀者能抓住文章的核心內容,如果思路模糊,寫出來的內容也會邏輯混亂,讀者會感到一頭霧水。

我們可以從自己身邊最熟悉的事情開始寫,比如與職業相關的技能,或者育兒經驗等,也可以從想了解的事情開始,比如如何與人溝通。如果完全不知道寫什么,可以從寫評論開始,對感興趣的新聞報道、熱點、圖書做出評論。

其次,通過觀察積累事實

寫作中除了思考,還有一件事情必不可少,就是觀察記錄。通過觀察身邊的事物,把觀察記錄寫在筆記本上,作為專業素材,為寫作積累事實。

《時刻表》的作者尤里烏斯·羅斯因為肺結核住院,住院期間,他既是一位病人,也是一位社會學家。

他在第一家醫院住院時,記錄了對醫護人員和病人的觀察。在第二家醫院住院時,為了收集醫院的素材,他向醫院透露了自己的研究目的。他穿上白大褂,在急診室觀察來來往往的醫護人員和病人,用了五年時間調查、寫作,積累了大量素材。


再次,收集素材

確立了觀點后,就要整理收集素材,按順序展開說明。收集素材的方式有兩種,自己調查獲取或者依賴他人收集。

自行調查獲取得到的素材資料是第一手資料,來源于自己的所見所聞,具有獨創性。但是需要耗費時間和金錢,并受到自身主觀性的限制。

依賴他人收集的素材也稱為二手資料,就是經過別人加工整理過的材料,比如新聞報道等。

收集素材最好的來源是書籍,比如他人的日記、自傳、信件等,還有自媒體平臺的各類信息。

要提升寫作質量,就要用聽到、看到以及思考得到的信息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所以,收集素材后,寫作前有4個步驟來組織材料:

1、 ? 列出文章的要點,或者擬出大綱。這樣可以保證文章的邏輯結構清晰。

2、 ? 攤開所有關鍵點,依照初稿的開頭、正文、結尾將材料分組。比如,那些材料用在開頭,那些材料用在正文。

3、 ?確定文章的目標讀者。根據讀者的類型不同,整理的材料也不一樣。比如,同一個產品,寫給客戶看的報告和寫給上級看的報告是不同的。

4、 ?文章的每個部分要找到合適的組織原則,也就是如何表達的順序。組織原則有:材料主導的自然順序;作者主導的邏輯順序;讀者主導的心理順序。


三、如何表達文章的風格

如何表達風格就是如何表達文章的內容,文章風格包括詞匯、句子、段落的構成方式,還包括標點符號、語氣、句子長度等組織形式。文章風格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

首先,遵循寫作的4個基本原則

不管什么風格的文章,寫出來都要有可讀性,要讓讀者盡快地了解信息。非虛構寫作要遵循4個基本原則:正確;易懂;思想;得體。

比如,美國作家梭羅的《瓦爾登湖》的開篇描寫:

在我寫后面的內容,或者說寫大多數內容時,我身處馬薩諸塞州康科德鎮森林,住在瓦爾登湖畔一座自己所建的房子中,一英里內沒有鄰居,我依靠自己的雙手勞作為生。我在那里生活了兩年零兩個月,現在,我又重新成為文明生活的旅居者。

這段描寫簡潔、明確,遵循了寫作的基本原則,簡明扼要地向讀者傳達出信息:在瓦爾登湖獨居兩年零兩個月,自己勞作為生。

其次,按規則正確地寫作

要寫出簡潔的文章,就要在結構、風格、語法和可讀性四個方面正確地寫作。

在非虛構寫作中,通常使用金字塔結構,先提出總論點,再分解論點,隨后用具體的事例支撐論點。

寫作的風格要保持簡潔,可以用故事說明,也可以用比喻、類比等修辭手法。此外,還要少用長句,刪除不必要的語句。

寫作的可讀性主要是指排版和設計。提高可讀性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增加文檔的頁邊空白,避免一大團文字擠在一起,通常用1.5倍的間距,這樣閱讀起來更輕松。此外,標題和關鍵語句要加粗,起到提醒閱讀的作用。

寫作的語法規則很多,重要的是:句子的主謂賓結構清晰;多用用主動語態;不要用過長的從句開頭等,還有標點符號的使用也很重要。

再次,表達清晰明確

在非虛構寫作中,要簡單明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避免使用花哨的詞語。容易理解的文章都具有幾個共同點:詞匯簡短;句子簡短;段落簡短。

詞匯簡短更直接。比如:“臉”比“面容”更簡單;“褪色”比“消色”更明了。

句子簡短更容易理解。一個句子的字數最好不超過20個,否則會增加閱讀的難度。

段落簡短是文章顯得更簡潔。一個段落最好用4到8個句子組成,每一段有一個主要觀點。

將素材整理好以后就可以寫初稿了。初稿可以隨意寫,不要在意風格。完成初稿后,要從頭到尾修改幾次,也可放一兩天后再修改。


簡單總結一下主要內容。

首先是如何突破寫作障礙:要堅信寫作能力可以培養;不追求一次性寫好;制定好寫作時間。

其次是如何寫出有吸引力的內容:先想好些什么;收集整理素材;通過觀察積累事實。

最后是如何表達文章的風格:遵循寫作的4個基本原則;按寫作規則正確地寫作;表達清晰明確。

《非虛構寫作課》為我們提供了提出了突破寫作障礙的方法,提高寫作能力的技巧。不管是論文、工作總結還是自媒體寫作,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只有兩種:多讀和多寫。

寫作技能就像肌肉一樣是可以鍛煉出來的,只要我們多閱讀經典作品,刻意練習寫作,就能寫出好文章。非虛構寫作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難。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