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經常在各個環境下被稱呼,不是我不知道,只是這世界變換太快,我總是徘徊在菜鳥與懵懂之間……
經常抱怨,自己身處祖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卻絲毫沒有過感覺,如果高房價可以讓我感覺到政治和經濟其實時刻都在影響著我,我都被感受著的話,那文化嘛,還真是感受甚少。
翌日,有幸欣賞了一次交響樂,在國家大劇院(這之前只是在外面參觀過,從未進入內部過)。當聽說有票可以去大劇院欣賞交響樂時,我第一反應不是想聽,而是想看,終于有機會參觀一下大劇院內部(其實劇院的演出很多,不過對于生活在北京的我們來說,去那絕對是奢侈和不柴米油鹽的)。
進入劇院的內部,還是很震撼的,雖然這是10年前的建筑,但還是看得出內部結構簡單中的雄偉,內部的寬廣高擴,讓自己覺得很渺小,呵呵,后來一個阿姨級的人摔在了寬廣的臺階上,手骨骨折,牙齒松動,被劇院人員送往了醫院。我對妹妹說,這可能就是在這個太大而空曠的空間里,一時找不到自己吧,手腳都不靈敏了。
再次有幸拿到的是池票的第一排,也就是伸手就可以和交響樂的指揮丹尼爾.哈丁握手的地方,哈哈,把這么好的位置給了我們這些菜鳥是不是浪費呢?音樂會開始:分三部分,莫扎特《唐璜》、 弗蘭克 .彼得 .齊默爾曼小提琴?三個樂章、馬勒D大調巨人四個樂章。來之前本來說好,因為是世界杯開幕,我們也不懂欣賞這么高雅的音樂,一定提前退場回家看電視。隨著樂隊成員的一一入場,大家開始鼓掌,最后,指揮上場,大家發出歡呼,我們也隨眾鼓掌歡呼,在場的那么多人,估計不都是我們這樣的菜鳥,還是有相當一大部分人應該是專業的或是喜愛的或是懂得的。
音樂響起,現場靜的大家都不敢呼吸,隨著各種樂器的響起、停止、交替,隨著音樂的急緩、哀喜、靜動……一開始只是隨著某種樂器的響起不自覺的去尋找演奏人,小提琴、薩克斯管、豎琴、大提琴、鼓……偶爾再看看指揮那修長而干凈的雙手在空中富有激情的跳動,慢慢的,突然覺得自己很放松,漸漸的,眼前出現了很多的場景,有溪水、有樹林、有雪山、有高原、還有黃昏、倦鳥歸家、兒時奔跑(幻覺,哈哈)……每一個音符都在訴說著什么,每一種樂器都能制造自己的場景,而每一段音樂的變換又會讓你的心隨之漣漪。神奇,原來交響樂可以這樣讓你感受。當主奏小提琴拉起那細膩而強勁的主曲時,人們已經完全徜徉其中,終于知道什么叫暢游在音樂的海洋中,你會覺得,自己的四周開始淡化、霧化,只剩你自己在無數的場景中不停的奔跑,不停的嬉笑,快樂、幸福一起襲來……??,仿佛音樂就在你的腦子里奏響,又好像你在音樂的包圍中……感覺妙不可言。以前聽班得瑞,偶爾會被帶進音樂創造的情景中,但今天在現場聽時,卻不由得你又絲毫的溜神。偶爾閉上眼睛,那暢游田野、清新呼吸、飄然的感覺更為清晰。
緩慢而沉重的、不慢而莊重的、強有力的、如暴風雨般的,巨人與你擦肩而過……
每一部分結束,現場都是歡呼與持續熱烈的掌聲,而樂隊靈魂之指揮也不停的進退場來鞠躬答謝……每次都反復多次,到現在我還認為那可能是交響樂現場特有的方式(菜鳥對這些基本都是猜)。
音樂……讓你聽到這種聲音就會快樂,的確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