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rets of the Millionaire Mind—財富工具箱詳解

1.富人相信“我創造生活”,窮人相信“聽命于生活”

我們必須相信是我們自己創造了財富,創造了生活,而不是聽命于生活,被生活所控制。癡迷于買彩票的人總是寄希望于自己被命運之神選中,然后一夜暴富,而那些富有的人卻一直通過各種方式努力去獲取財富。

在生活中,窮人大都扮演著“受害者”的角色,他們總是在想“我怎么這么倒霉”,“為什么不是我”,“我真可憐”……基于意愿法則,他們的生活真的就變成抱怨的那樣了。為了避免自己成為這類人,我們需要去分析這些“受害者”的特征。

那么這些“受害者”有什么特征呢?復盤,反思自己并記錄

  • 責備
  • 辯解
  • 抱怨

責備
受害者責備政府,責備經濟,責備市場,責備老板,責備另一半,責備合伙人,責備父母……總有一些事情在等待著他們去責備,被責備的對象可以是任何人任何事,除了他們自己。

可以按下面步驟對自己做個責備程度的檢查,看看在沒有檢查自己的情況下,能夠指責多少人多少事。

辯解 盡可能多的列出自己曾經辯解、合理化過的情況
如果受害者沒有在責備,他們很可能在辯解,讓他們的境遇合理化,比如說出“金錢并不重要”,“我才不想要那個東西呢”,“不稀罕,誰愿意爭取誰爭取”……當你認為某件事或物對你不重要時,它們一般就真得理你很遠了,比如金錢。

任何說金錢不重要的人都不可能富有,他們總是用毫不相關的比較來證明他們在財務上的無能,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遵循這條法則。

不要拿金錢和愛情來比較,金錢在它起作用的場合里極其重要,在它不起作用的場合里又極其不重要。

抱怨
抱怨是所有選擇中最壞的一項。

你的關注點是不斷擴張的(What you focus on expands),當你抱怨時,你顯然在關注什么是錯誤的,你的關注在擴張,所以你會保持更多的錯誤。當你開始抱怨,你實際是在吸引“糟糕”進入你的生活。

負面情緒是會傳染的,遠離抱怨者,能有多遠就多遠。為什么那么多人這么喜歡伸著脖子聽別人抱怨?原因很簡單,他們在等待自己的抱怨時間,等對方抱怨完了,他們的抱怨秀就開始了。別人的抱怨會打開自己抱怨的閘門,所以,不論你是否能控制住自己,請遠離抱怨者。

除了遠離抱怨者,我們更應該確保自己不抱怨。我們可以通過作者的“七天不抱怨”挑戰來改變自己。在這七天里,不只是口頭上不抱怨,在我們的大腦中也不能抱怨,做滿七天。接受這項改變自己的七天零抱怨的挑戰,進行記錄,并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

百萬富翁思維行動:
1、每次自己在責備、辯解或抱怨時,狠狠地抨擊自己,堅決杜絕這種想法。
2、做聽取匯報。每天結束時,寫下一件進展順利和一件不順利的事情,然后問自己,“我是如果制造出這些情況的”?如果有別人參與,問一下自己在這其中扮演的角色。


2.富人賺錢是為了成功,窮人賺錢是為了不輸。

單就金錢這方面來說,大多數人的目標是賺到足夠支付生活開支、各項貸款、孩子教育等費用,然后還有點結余的舒適區,這對他們就足夠了,而沒有想再去賺足夠多的錢,單單那個數字就足夠嚇到他們。

當你處于舒適的水平,消費時你會經常關注價格,看看價錢是否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圍,一些價格高昂但是對自己來說吸引力很大的東西就無福享受了。

百萬富翁思維行動:
1、寫下你的兩個證明你意愿的財務目標——創造財富而不是平庸或者貧窮。
a.年收入
b.凈值

2、去一家上等的餐廳,點餐,不要問價格。

3.富人致力于創富,窮人想要富有

當問到是否想富有的問題,絕大多數人很肯定地回答“當然想了”,但他們也只是想想罷了,否則這個世界上就是富人多,窮人少了。在他們的財富工具箱中,他們考慮的是,要想有錢,我得像狗一樣的工作,周末還要加班,還要到處出差,那樣的生活太沒有情調了,舒舒服服賺點錢,然后騰出時間享受生活多好……當我們開始這樣想的時候,我們不可能變成有錢人。

多數人得不到他們想要的東西,首要原因是他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們的潛意識和思維是混亂的,所以他們向這個世界傳達的信息也是混亂的。如果你沒有得到財富,一是潛意識中你并不是真的向往財富,而是你不愿意去做創造財富的事情。

想要富有有三個層次:a.我想成為富人;b.我選擇成為富人;c.我致力于成為富人。

問一下你自己,你是否敢于承諾“十年內我必將富有”,絕大多數人面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絕不可能”。問問自己

富人全身心致力于富有所需要的一切事情,當你真的致力于其中時,全世界都會支持你。

百萬富翁思維行動:
寫一段話來闡述創造財富為什么對你如此重要,要具體。

4.富人思考大目標,窮人思考小目標

收入法則:你的收入將與你輸送到市場的價值成正相關。

決定你市場價值的四個因素:供、需、質量、數量。其中,數量是最大的挑戰,你實際服務或影響多少人?比如教課,有些人就喜歡教十幾個人,而有的人喜歡同時教上百人甚至上千人。現在網絡直播課程一下子面對的就是上萬的學員,數量翻了十幾倍,當然,收入也翻了十幾倍。在比如,同樣是開店,有的人就愿意死守著一家店,而有的人卻開成了連鎖。

同樣做一件事,為什么有人就喜歡選擇小的呢?一是因為怕失敗,小規模更保險;而是覺得自己能力小,做不大。

選擇小目標的人想的一般只有自己,而我們的生活不僅僅關乎我們自己,還關乎我們對別人的貢獻。研究表明,最快樂的人是把自己的天賦發揮到極致的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任務就是,必須與盡可能多的人分享自己的天賦和價值,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定大目標。

百萬富翁思維行動:
1、寫下你所具有的“天賦”,同時寫下在生活和工作中如何運用他們。
2、思考你怎樣在工作或生意中為10倍于你現在所影響的人解決問題,提出方案。思考“杠桿作用”。

5.富人關注機會,窮人關注困難

窮人基于恐懼而選擇,他們的主導思維是那東西萬一不起作用怎么辦?富人冒經過他們分析的風險,他們提前做了很多準備。

富人專注于他們想要的,而窮人總是關注他們不想要的。當遇到一件事情時,窮人總是首先想到這件事情對自己不利的地方而不是這件事有利的一面。你關注的領域決定了你在生活中的發展,關注機會,就可以在生活中發現機會,關注阻礙,就會在生活中發現阻礙。你所關注的,總會擴展。

富人采用“預備,開火,瞄準”的原則,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準備好,采取行動,然后沿路修正,即“先開槍再瞄準”。利用你手上現有的資源,迅速進入你想進入的領域,不要等資金、技術到位成熟之后才進入。

富人看到一個機會,撲過去,變得更富;窮人呢?他們仍然在準備的路上。

百萬富翁思維行動:
1、進入其中,考慮一個你想開始的生意或者是項目,不論你在等什么,忘了它們。不論你出于什么階段,手里有什么,現在就開始。可以的話,先為別人工作或者是和別人一起做,學習經驗,不要再找借口,努力去做。
2、關注你有的而不是你沒有的。列出生活中10項你為之高興的事情,并大聲讀出來。接下來一個月每天早晨都讀一遍。

6.富人欣賞贊美其他富有和成功的人,窮人怨恨富有和成功的人

窮人總是羨慕嫉妒富人,甚至是仇富。我們必須認識到,如果我們總是這么嫉妒和仇富,那么我們永遠不可能變得富有,我們怎么可能成為我們討厭的那種人呢?

當我們的大腦被嫉妒和仇富的想法占據時,我們應該利用元認知能力,將這些不好的想法迅速消滅,不要讓它們持續擴散。我們時時刻刻被習慣控制著,為了克服那些不好的習慣,我們需要去刻意訓練。想要致富,我們不需要多么完美,但是我們要有足夠的能力去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被情緒所左右。

同時,我們應該學會贊美。尤其要祝福和贊美那些你想要的。別人買了新房子,贊美他和他的房子;別人晉升了,由衷地贊美……贊美這個技能真的要好好用

如果你僅僅是嫉妒別人所擁有的,那么你不可能獲得那些,

百萬富翁思維行動:
練習實踐“祝福和贊美那些你想要的”法則。

7.富人與積極成功的人交往,窮人與消極失敗的人交往

富人用其他成功的人來激勵自己并向他們學習。模仿是學習的主要途徑之一。而面對那些成功的人,窮人在嫉妒的同時,會拿各種站不住腳的理論去議論批判富人,找各種理由來安慰自己受傷的心。反思自己是不是也經常這樣

百萬富翁思維行動:
1、去讀一個極其富有和成功的人的傳記,用他們來激勵自我,學習他們成功的策略,最重要的是,模仿他們的思維方式。
2、參加一些高端的論壇或者是活動,去觀察周圍的人,讓自己慢慢地適應這種氛圍,意識到他們和你并非不同,你也可以做到。
3、遠離生活中負能量的人和事。
4、不要再看肥皂劇八卦新聞,保持專注。深刻反思

8、富人樂意推銷自己,窮人討厭推銷自己

聽到推銷這兩個字,我們內心大多是排斥的,更不要說勇于去推銷自己了。

人們討厭推銷有四個主要原因:

  1. 之前經歷過別人向你推銷的不愉快的經歷,這個是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小到電話推銷,大到上門推銷。反思自己
  2. 你經歷過向別人推銷失敗的不愉快的經歷,之后對與推銷充滿了怕失敗的恐懼。回顧一下自己以前推銷的經歷,尤其是回憶一下當時的感受
  3. 你對推銷的偏見來自于你父母向你灌輸的錯誤的思想——自賣自夸是不禮貌的。
  4. 你認為推銷是低人一等的工作,這個不僅是父母會這么想,很多人本身就是這么想的,因此他們也經常看不起那些上門推銷的人,不會正眼看別人。

存在即合理,推銷是價值傳遞下去的方式,不要因為各種不愉快的經歷而拒絕推銷。推銷是千萬工作中的一種,不要看輕,甚至看不起向你推銷的人,即使不需要他們的推銷,但要尊重他們,這也是對自己的要求。不要急于拒絕對方,不要急于掛斷對方電話,真不需要,禮貌回拒。之前經常有人上門推銷信用卡,自己不需要,對他們態度很不好,像趕瘟疫一樣打發他們走。可是當我有一天突然需要信用卡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連對方遞上的名片都沒留,悔不當初。

《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曾說自己是一位暢銷書作家,擅長推銷自己和自己的書,但是并不是最擅長寫文字。如果我們想要成功,那么我們必須擅于推銷和激勵別人買自己的賬。

那些厭惡推銷的人往往不相信自己及自己的產品,這樣的人也很難想象別人對自己及自己產品會如此信任,會如此不遺余力去推銷。就好比心中缺愛的人,怎么也難以想象和信任別人的幸福。

百萬富翁思維行動:
1、評估你現在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從1到10列出你認為的它們的價值,同時進行復盤,該修正的修正,該舍棄的舍棄。
2、通過各種途徑學習市場營銷的知識,成為你那個領域的專家。

9.富人比他們的問題要強大,窮人比他們的問題要渺小

成為有錢人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需要處理應對各種問題才能實現財務自由,但窮人卻總是盡可能地去避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做的是勇敢面對,使自己成長到足以處理問題。

我們的收入只能增長到我們所希望的程度,我們應該通過處理和解決問題不斷成長,擴大自己所能掌控的金錢的額度,這個世界最討厭的就是空白,當我們掌控金錢的能力越大,那么越多的金錢就會流向我們這兒。

百萬富翁思維行動:
1、每當遇到一個你感覺難以解決的“大”問題,就暗示自己,自己一定可以解決,相信自己。
2、寫下你生活中的一個問題,然后列出10個具體行動,來解決問題或改善現狀。這將把你從問題導向轉移到解決問題上。

10.富人是出色的接收者,窮人是差勁的接收者

我們總是在提倡要善于贊美,給予和鼓勵他人,但是我們似乎忽視了一點,有給予就有接受,否則就必定有一方出了問題。面對別人的贊美,我們總是禮貌性地拒絕,大多數時候,給出贊美的人也已經習慣了如此。

我們之所以如此不擅長接受,一是因為我們大多覺得自己不夠好,配不上這份稱贊。我們大多是在懲罰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一旦做錯事,我們就會被懲罰,所以我們總是處在負激勵的氛圍中。

一件事是否有意義,都是我們賦予的,否則它就沒有任何意義。同樣的,我們有沒有價值就是在編造一個“故事”,我們認定自己有價值那我們就是有價值的,然后我們就順著這條路走下去。我們將生活在我們所“編造”的故事中。

另一個原因是,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并且信奉“給予比接受要好得多”,我們也一直被教育著去給予去奉獻。當我們一次次拒絕掉這個宇宙和他人給予我們的善意時,久而久之,被我們拒絕掉的東西就不會再傾向我們。

富人之所以努力工作和付出,是因為他們堅信,自己的付出一定能得到回報。而窮人卻始終對此持懷疑的態度,因此不肯付出全部的力氣,也就得不到滿意的回報。

那么如何成為一個出色的接收者呢?
a. 刻意培養自己去接受,運用自己的元認知能力;b. 當獲得金錢時,表達出極度興奮和感激之情。

在這里,我們應該記住的是,接受別人的贊美和祝福,不要拒絕,也不要“謙虛”說“哪里哪里”,大膽地說出“謝謝”。

百萬富翁思維行動:
1、鍛煉成為一名出色的接受者。坦然接受對方的贊美,不要接著客氣地再接著贊美對方作為回禮,完全擁有并徹底享受每一次贊美。這一點之前真的沒有做過,總是禮貌性地拒絕,要改正了
2、為自己獲得的每一筆錢而喝彩。
3、定期放縱一下。一個月至少做一次“破費”的事情,做一次按摩,去吃一頓豪華晚餐……定期做令自己感到富有和自豪的事情。(這種享受和那種肆意揮霍完全是兩碼事)拿出10%的資金去做這件事情

11、富人憑結果賺錢,窮人靠時間賺錢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上學,取得好成績,找個好工作,得到一份穩定的薪水,準時上班,努力工作……然后你就會過上幸福的生活”。獲得一份薪水穩定的工作沒什么問題,但是如果這份薪水遠遠低于你實際能夠創造的財富,那就需要我們做出改變了。

窮人更傾向于獲得穩定的薪水或者是時薪,他們需要安全感,需要知道固定的薪水在每個月固定的時間準時到來,但他們不知道,這種安全感是有代價的——財富。基于安全感的生活實際就是基于恐懼擔憂的生活。

富人傾向根據他們取得的業績來獲取相應的報酬,他們相信自己的價值以及他們實現價值的能力。而窮人對此存在擔憂,所以他們選擇風險相對小的穩定薪資的工作。

窮人用他們的時間來交換金錢,而這個策略的問題是,你的時間是有限的。這樣你就給自己的收入設定了限制。

多數人對“按結果得到報酬”有恐懼感,這打破了他們舊有的思維模式,固定的薪資拿的越久,他們對自己的能力越懷疑,他們顯然不敢在市場上測試自己的“真實”價值。你敢不敢

“你什么時候才能得到一份真正的工作?”估計這是很多父母經常對孩子說的話,父母大都相對保守,我們沒必要責備父母,但不要全然聽命于父母。

如果選擇工作,那么最好選擇一份可以和公司的主要業績掛鉤的崗位,比如銷售。要么就是為自己工作,杠桿你自己。

百萬富翁思維行動:
1、如果你目前獲得是固定的時薪或月薪,向公司老板提出一份報酬計劃,看看是否可以根據個人表現來給予報酬(這個很難),另一條路就是重新選擇一份可以根據個人產出結果給予薪酬的工作;如果你擁有自己的公司,那么建立一個報酬計劃,讓員工和供應商根據自己的業績來獲取相應的報酬。
2、如果你目前的工作不是根據業績給定薪資的,那么立即開始自己的生意,可以從兼職開始。

12、富人思考“兩者都”,窮人考慮“要么…要么…”

富人生活在一個豐盛的世界里,而窮人生活在一個充滿限制的世界里。

你想要成功的職業還是與家人親密的關系?
你想要賺大錢還是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我們總是將事情對立起來,似乎它們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然而富人卻在“以熱愛的事業賺錢”,這完全不矛盾。而很多的上班族卻整天做著不喜歡的工作,心里想的卻是高額穩定的報酬。許多人以為金錢和快樂是相互排斥的,他們總以為賺錢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很多人也堂而皇之地拿著“我要快樂”的理由來為自己賺不到足夠的錢找借口。“二選一”的思維永遠會讓我們把其中一項看成不重要的,如果面對大多數的“二選一”,你始終選擇的不是富有,那么富有就會遠離你。

百萬富翁思維行動:
1、去實踐。思考和創造“兩者都要”的方式。當自己面對“二選一”的選擇時,記得問自己“我怎樣才能兩者都得到”?
2、謹記,金錢是流通的,流通起來才有價值,它為這條鏈條上的所有人創造著價值。
3、把自己看成一個榜樣,讓別人看到善良、慷慨和有愛心的人是富有的。

13、富人關注財富凈值,窮人關注工作收入

當談到金錢時,我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你月薪多少”,而不是“你的資產凈值是多少”。

衡量財富的真實標準是資產凈值,而不是工作收入。資產凈值是你所擁有的所有東西的財務價值。資產凈值作為衡量標準的原因是,如果有必要的話,最終可以轉變成現金。工作收入是重要的,但它只能作為資產凈值的四個元素之一。
資產凈值的四個元素:

  1. 收入
  2. 存款
  3. 投資
  4. 簡化

收入包括“工作收入”和“被動收入”。工作收入就是工作或者是自己做生意辦企業賺來的錢,它需要你投入自己的時間和勞動去賺得。工作收入是其他元素的基礎。被動收入是不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的自動收入,實際上,在獲得“被動收入”之前,往往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勞動和積累。那些退休的的銷售員,不用主動出去跑,坐在家里就可以接到很多訂單

多數人的財務藍圖都停留在開銷上,他們選擇即刻滿足而不是長期平衡。通過存款有了一定的資金之后,就可以進到下一步,讓你的錢通過投資來增長。

簡化即創造一種生活方式,減少生活中不必要的開資,以此來增加存款,進而可進行更多的投資。

制作資產凈值表,跟蹤自己的資產凈值:建立一個簡單的表格,從零開始,標出你今天的凈值,然后每過30天,填入你當前的資產凈值。制作自己的資產凈值表

記住,你關注什么,它就會擴展,注意力去向哪里,能量就流向哪里,結果就會顯現出來。

百萬富翁思維行動:
1、關注資產凈值的四個元素:增加你的收入,存款,投資,簡化你的生活。
2、建立一份“資產凈值”報表,把你擁有的資產的現金價值加起來,減去你負債的現金價值,時刻跟蹤和記錄。
3、向一名優秀的財務策劃人進行咨詢。

14.富人善于管理金錢,窮人不善于管理金錢

很多人不喜歡管理他們的金錢,一是他們認為那樣限制了他們的自由,二是他們總是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錢來進行管理。事實上,管理金錢會加速我們實現財務自由。對于第二個借口,并不是說當我們開始有錢時才進行管理,而是說當我們開始管理時,我們才能開始有錢。

只有我們開始正確地控制手里的錢,然后,我們才能有更多的錢去控制。管理金錢的習慣比我們擁有金錢的習慣更為重要。當我們向這個世界證明了我們能夠很好地控制金錢之后,我們才能得到更多。想想那些中了巨額彩票而后揮霍無度,最終又窮困潦倒的人,就能看出控制金錢的作用了。

管理金錢最大的秘訣之一就是平衡。我們不能一個勁地省錢而不花錢。區別于肆意揮霍地花錢,我們應該合理地花錢玩樂, 建立一個“玩樂賬戶”來培養自己,去做正常情況下不會去做的事情,比如去一家高檔餐廳吃飯。“玩樂賬戶”的規則是每個月必花,每個月都以一種讓自己感到富有的 方式花掉這筆錢。這是對我們管理金錢的回報,可以加強我們接受的能力。

*百萬富翁思維行動:
1、開設你的“財務自由賬戶”。把你所有收入(稅后)的10%存到這個賬戶里。這筆錢永遠不要花,只能是為你退休后產生被動收入的投資。
2、在家里創建一個財務自由的罐子,每天存入一點錢。幾塊錢或者是你容易丟失的零錢。這樣做是為了引起我們對財務自由的關注。
3、開一個玩樂賬戶,存入收入的10%。同時開設另外四個賬戶:

  • 10%存入為了消費的長期存款賬戶;
  • 10%存入教育賬戶;
  • 50%存入必需品賬戶;
  • 10%存入給予賬戶。
    4、無論你有多少錢,從現在就開始進行管理。

15.富人讓錢努力為自己工作,窮人努力為錢工作

努力工作很重要,但僅憑努力工作很難實現財務自由。我們確實需要為金錢努力工作,然而對于富人來說,這只是暫時的情況,對于窮人來說卻是永久的。富人明白,我們努力工作,直到金錢足夠到為我們工作。

金錢游戲的目標是永遠不用再工作……除非你選擇去工作。就是說,如果你去工作,你是基于選擇,而不是必須。

作者對財務自由的定義:在你向往的方式中生活,不必為了金錢而工作,或依賴其他任何人。(參考:李笑來對個人財富自甶的定義:某個人再也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不用工作就能獲得的收入稱為被動收入,當被動收入大于支出時,就實現了財務自由。

被動收入有兩個主要來源:

  1. 為你工作的錢。包括來自股票、債券、基金等投資所得。
  2. 為你工作的生意。指的是你不必親自參與,但能持續產生的收入。比如出租房屋,圖書、音樂的版稅等。

遺憾的是,幾乎我們大多數人的金錢藍圖都預先設定只是去掙工作收入,而不是去掙被動收入。那我們應如何選擇工作呢?我們應該選擇即刻或最終鞥能產生被動收入的工作及生意機會,獲取現在的工作收入和以后的被動收入。

我們應培養長期思維,在今天的享樂花銷與明天的自由投資之間做出平衡。窮人選擇現在,富人選擇平衡。窮人為了今天的生活而工作掙錢,富人為了投資而工作掙錢。富人購買未來可能增值的資產,窮人購買注定要貶值的物品。有一些人賺了點小錢就開始花大錢買豪車開

百萬富翁思維行動:
1、接受培訓。參加研討會,每月至少對一本關于投資的書。不是非要聽取他們的財務忠告,而是熟悉現有的財務選擇。
2、把注意力從“主動收入”轉向“被動收入”。列出至少三個具體的,你可以不親自工作就能創造收入的策略。研究,并采取行動。
3、別等著買房產,買下房地產然后等著。

16.富人不顧畏懼去行動,窮人被恐懼所阻撓

我們之前提到過,思想→感覺→行為 = 結果。

思想和感覺是內在的,結果是外在的,那么行動就是連接內在與外在的橋梁。行動如此重要,但是我們卻常常被恐懼、懷疑還有擔憂所阻撓。

多數人的最大錯誤是在他們采取行動之前,等待恐懼的減退或消失。這些人通常要永遠等下去。自己在和重要的陌生人打電話之前心中總是充滿恐懼,然后總是再等恐懼消失再撥通電話,但事實上,恐懼并沒有消失,反而會增加。

恐懼并不是你的專屬,所有人都會恐懼擔憂,你并不孤獨。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我們不應讓恐懼阻止我們。

有時,我們會因為很小的一些事就放棄一些對自己有用的事情。比如,晚上有一個講座,自己很早就想去參加了,但是一想到下了班還要坐一個小時的公交過去就頭大,然后找個借口就說服自己不去了。如果這么小的事情都能阻止你,那還有什么不能阻止你的呢?任何事都可以成為你的借口,這不是因為困難的大小,而是因為你的大小。重點反思自己,自己有很多類似的糟糕經歷

致富本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果你是上面那種遇到一點阻礙就放棄的人,那么你永遠不可能富有。舒適是大多數人的選擇,是窮人生活中的最大優先。如果我們想變得富有,就必須習慣不舒適,有意識地進入不舒適區。舒適區=財富區,你舒適區的范圍與你財富區的范圍是相當的。

有句話叫做“自己被自己嚇到”,是的,面對一些事情,我們總是先把自己給嚇到了,而真正被逼著做完才發現,事情并沒有自己想的那么復雜那么難。這其實是我們的思維出了問題,我們應該去訓練和管理它。那么如何去訓練和管理思維呢?觀察我們的想法,找出那些消極的思想,然后用工具箱中積極的思維去替換。其實這是一個充分發揮元認知能力的過程。

百萬富翁思維行動:
1、列出三項關于金錢和財富,你最擔憂最關注或最害怕的事情,挑戰它們。寫下你害怕的情況發生了你會怎么做。
2、走出舒適區。刻意訓練,做出不舒適的決定。反思自己遇到的不舒適區
3、訓練和管理自己的思維。

17.富人持續學習成長,窮人認為自己早已知道

這個世界上最危險的幾個字是“我早就知道”。

窮人時刻在證明自己是正確的。這里的“正確”是自以為正確,是你一貫的舊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可正是這些“正確”的行為帶來了當前的結果。

面對一些事情,比如付費學習知識,我們總是說“我沒錢”,“我沒時間”……那你何時會有這份錢和這份時間?今年,明年或者后年?答案很簡單:你永遠不會有!那時你還會說出同樣的話。

我們需要通過不斷學習實現不斷成長,而愚蠢的是,大多數的人一遍一遍做著同樣的事,卻期待著不同的結果。沒人生來就是財務天才,每個人都是在學習實踐中慢慢掌握的。致富和保持富有的最快的方法就是致力于開發你自己。你的外部世界僅僅是你內心世界的一個映像。

富人理解成功的順序是:成為—做—擁有(如果我成為一個成功者,我將能去做我想做的,擁有我想要的)。

窮人和中產階級順序是:擁有—做—成為(如果我擁有很多錢,我就能做我想做的事,我就會成為一個成功者)。

創造財富的目標不是擁有很多錢,而是幫助你成為你可能成為的最出色的自己。

富人與窮人和中產階級之間存在一個重要區別:富人是他們領域的專家,中產階級在他們領域里很平庸,而窮人在他們領域里很差勁。為了得到最好的收入,你必須成為最好的。

百萬富翁思維行動:
致力于自己的成長。閱讀,參加課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