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沒人寫情書了?

最近接了一個寫作的活兒,是關于民國時期情書里的愛情方面的。于是這段時間終日游走在那個紛爭不斷又情意綿綿的時代,發現了許多以前不曾知曉的愛情故事。對于一個也曾有過愛情經歷的年輕人來說,這些文字難免不會引起共鳴。

情書是一個好東西,我曾在一篇名叫《該是多喜歡那個姑娘,才能寫出這樣的情書》的文章里有過描述。它就像男女情愛之間的催化劑,那些爬滿紙端的文字,記錄了一顆火熱的沉浸在美好想象里的熱戀之心。

民國是一個浪漫的年代。基本上每一個知名人物,背后都有一段令人羨慕的愛情,而這些愛情故事最好的載體,就是兩人之間寫下的情書。我們熟知的民國四大情書,徐志摩寫給陸小曼的《愛眉小札》、魯迅和許廣平之間的《兩地書》、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湘行書簡》,以及朱湘寫給妻子劉霓君的《海外寄霓君》。

除了這些集子之外,前段時間火熱的朱生豪寫給宋清如的情書,或者白薇寫給楊騷的《昨夜》,都是那個時代愛情佳話的結晶。相比詩歌、小說或者散文,文人在書信中體現的感情更加濃烈。你可能不知道,犀利如魯迅,在情書里可以稱許廣平為小刺猬、小白象。可見在愛情里面,所有人都是孩子。

學者黃柏莉曾經編輯過一本書,專門羅列了許多民國時期情人之間的書信,有張愛玲、魯迅、徐志摩等名人之間的書信,但更多的是那些很少從事文字工作的情人之間的文字來往。這些人多是普通的城市青年男女,既有在校生、軍人,也有正處于婚戀年輕的公司職員或者教師。從這些書信里,你能看到那個驚濤駭浪的時代里,不僅僅有生離死別,也有軟語微香。

那個時代的女性,有一種特別的膽識。有一個姑娘寫給一名男子的信上這樣說:“我不曾因為一個男子不能說漂亮的話而鄙視,也不會因他不諂媚而失望,更不會因為不愛修飾而厭棄。”而另一名女子則說:“在這紊亂的念頭,我也許只能在漩渦中流轉而已。”

那個時代的男青年,撩妹也是別有一手。一個不太擅長講話的年輕人,在給一個只見過一面的女生寫信時說:“一個美麗活潑的女子,不一定是值得注意的;但一個嬌美靈敏而又不傲慢的女子,怎不使我仰慕呢?”

看到這些文字,你會覺得哪怕這段戀情最終沒有成功,或者是在短暫絢爛之后歸于平靜,如果有一日回首往事,看到這些文字依舊可以不悔當年。

情書的好處,在于可以把口頭不便于表達的東西,通過文字的方式描述出來,并且還能夠避免不必要的口誤造成的麻煩。如果你追求的姑娘不樂意,她甚至還無法打斷你的表達。除非她把這封書信撕了,但是你可以再寫。如果最終兩人的戀情成功了,這些書信也能成為紀念品,反復溫習閱讀,增進情感。

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里,湯唯扮演的姣爺與吳秀波扮演的Daniel,兩人一個在澳門,另一個在太平洋彼岸的洛杉磯,最終是書信讓他們相識、相知、相戀。這部愛情電影在去年創下7.9億票房,說明觀眾對這樣的愛情故事還是非常認可的。

不過,隨著通訊時代的發展,電影里的跨國長信逐漸成為歷史,鴻雁傳書更是只存在故紙堆里。我們驚訝地發現,現代的年輕男女之間談戀愛,幾乎從來不寫情書了,甚至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不再用書信的方式。于是,那些信箋上的文字,成為綜藝節目里的情懷以及觀眾眼中的驚嘆。

在那篇《該是多喜歡那個姑娘,才能寫出這樣的情書》中,我看到評論里很多人都在感嘆,從來沒有人給她寫過一封情書。對于喜歡浪漫的女生來說,這當然是一種遺憾。哪怕是有人通過郵件的方式,或者在微信上編輯一段很長很浪漫的文字,或許對方都會覺得驚喜。但是,這樣的方式在這個快速的時代里,依舊顯得有些多余。

身處這樣的時代,愛情也變得非常快節奏。情書里的含蓄,在這樣的時代里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人們喜歡單刀直入,直接省去中間繁雜的過程。一句“約嗎”足以代表一切,對方不需要嬌羞,答應或者拒絕,也只是“約”和“不約”的區別。

我們發現,世界正在變得碎片化,愛情也變得碎片化。浪漫的方式逐漸物質化和無紙化,承諾與調情也開始變得可有可無。沒有人去注意那些細枝末節的事情,甚至很多都市男女早已經不相信愛情,于是寄托某一小部分人之間的感情,在“相信”與“否定”之間徘徊。

不過,我們依然還是能夠看到有些人,通過文字的傳情延續了愛情的美好。情書當然不是愛情的必需品,但是有了文字傳情的愛情,則會變得更加迷人難忘。

在匹茨堡失戀博物館里,有一幅恒星光譜圖,是獵戶座中距離地球26光年的一顆恒星。一個男孩在他喜歡的姑娘26歲生日的時候,把這張圖送給了她,并附上了一段話:

“你出生的那一刻,有一束光從這顆恒星出發,它穿越漫無邊際的星際空間,穿過數不盡的塵埃和星云,經過26光年的旅程來到這里。你從那一刻起,也經過漫長歲月的旅程來到這里,你和你的星光在這里相遇,我和你也在這里相遇。”

這是我見過這個時代最美的情書之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