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瑣記(3):棉布裙子飄啊飄

由于香格里拉路途遙遠,原本的行程為此安排了三天,沒有專門留出時間在古城內逛,但實在沒想好怎么更改計劃,決定今天哪兒也不去了,做一把小清新,發呆曬太陽。

小清新喜歡發呆也許屬實,但喜歡曬太陽估計不太可信。麗江雖地處西南,氣候上卻更接近西北,晴朗干燥,據說已經三個月沒下雨;晝夜溫差大,至少在15度以上;陽光下紫外線很強,以致我才來不到三天,額頭便明顯變黑并開始脫皮,用唇膏防裂的頻率比冬天還高;陰影處又很涼,完全沒有江南潮濕悶熱的感覺。納西族所謂“以黑為美、以胖為貴”,與其說審美觀的差異,倒不如說無奈的選擇。但與西北不同的是,麗江不缺水,江水、泉水、雪水一應俱全,這也造就了完全不同于西北的秀色。

古城內有兩座較為有名的建筑:一是木府,一是萬古樓。“木府”顧名思義,姓木的人住的地方,其主人曾經是輝煌一時的大土司“木老爺”,可惜當天因檢修未能一睹其風采。木姓是麗江的大姓,相傳是明朝皇帝賜于木老爺的貴族姓氏。麗江還有一個大姓“和”,是低賤的姓氏,以前少數民族沒有姓,木老爺得姓之后,就想給他的仆人們也取一個,見仆人干活時頭戴草帽、肩背背簍,便在“木”字的頭上加一撇,旁邊加一“口”,讓他們以“和”為姓。據說在全國遇到姓木、姓和的,十有八九是麗江納西族人。但老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曾經高貴的木氏和卑微的和氏風水輪流,如今麗江乃至云南許多達官顯貴都姓和。

萬古樓位于古城唯一的山——獅子山上,說是山,其實不高,但足以一覽古城的全貌,是攝影的絕佳位置,門票15元。對于我這樣的外行來講,萬古樓跟黃鶴樓、岳陽樓等各種樓沒多大分別,所能感受的僅是那登高望遠、心曠神怡的愜意。

古城的道路很復雜,哪怕你牢牢記住了方位,在稍微偏僻些的巷子還是容易迷失,好在經過幾天的摸索,對主干道逐漸有了認識:以四方街為起點,有五條分支分別通往酒吧街、東大街、五一街、七一街和萬古樓。每條街上除了商店就是人,已經完全商業化。當地人說古城有“三多”:雕民多、瓢刻多、賣銀的多,這也許是某位高人故意挖掘了發音上的重合,給聽眾帶來了戲謔的效果,但確實歸納得很準確。我有時會想,如果不是這么多商店和人,小清新們到底看中麗江的啥,常常左一個“舍不得”右一個“還再來”?

來麗江的女性都喜歡買棉布裙子和披肩,說人手一條也不為過,這是小清新的典型裝束。毫不夸張地說,我還真見到了曾經臆想中畫面:古城里柳絮漫天,一位身著棉布長裙的女孩安靜地走在石板路上,用四十五度角抬頭微笑仰望天空,仿佛嗅到了空氣中的清香,又仿佛觸到了迎面來的清風。更為經典的是,她雙手在后,還象征性地捧著一本書……在普通青年眼里,她已然超越了文藝青年的范疇。

午后兩點,走進一家不知名的飯館,選了個二樓陽臺位置開始點菜:納西烤魚、素炒青筍。二樓空無一人,我又考慮起行程問題。經多方驗證,目前香格里拉確實不值一去,只好安慰自己:留點念想,他日再會吧;那就剩玉龍雪山了,茫茫雪山一個人去不太合適,最好能找個同伴;然后就是虎跳峽,總之這次至少要把麗江近周邊景點掃清。

思考間,上來一個女孩,對視兩秒后,她在我身后坐了下來,也許我們都很奇怪為什么對方會在這個時間、而且一個人吃飯。

她也點了青筍,突然問我:“青筍好吃嗎?”我本想說過來嘗嘗就知道了,話到嘴邊改成了“還行”。我順便也問她,一個人出來玩?去過哪些地方?明天一起去雪山吧?當然是分開問的。她說自己只有周末有空,要不過幾天吧?細問才知道,她在麗江新浪工作,不久前從河北過來,看上了這里的安逸,便決定留下。麗江居然也有新浪,有新浪就敢跑過來工作,又是一位有膽識有魄力的女子。也許她說的“過幾天”是真話,但我等不了那么長時間了,吃完飯依依道別。

走了一天,發過呆,曬過太陽,新的行程也大致有了框架,拖著兩只起泡的腳慢慢回到客棧。丁老頭每天哪兒不去,就在院子里抽煙喝茶,見我回來,連忙起身說:“累了吧,快過來坐會兒。”和他聊天成了必修的功課。丁姑娘也出來說:“你不是要去玉龍雪山嗎?昨天住進兩撥人,一個男孩、兩個女孩,好像也想去雪山,到時候你可以約他們一起。那男孩還說要請你們吃飯呢。”我說可以啊,見到幫我聯系一下。

也許是因為累,也許是因為曬,突然靜下來便覺得頭隱隱作痛,六點多,實在受不了便回房休息。躺下后頭痛愈發猛烈,幾欲撞墻,輾轉反側各種姿勢均不奏效,真是痛不欲生。這樣持續了大約一個多小時,才在真假難辨的幻境中昏睡過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