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姐姐叫果果,妹妹叫豆豆。之所以叫果果和豆豆,是因為寄托著她們父親的一輩子的希望。她父親成長的那個年代吃不飽飯,更不要說家里有條件學習這個,學習那個了,能勉強上個學就不錯了。好在父親爭氣,也算得上上世紀80年代的一代“學霸”,居然一下子考上了省中專,這在那個時代真可以說很是光宗耀祖的事了,至少可以跳出“農”門,鐵飯碗有了保障,意味著不再餓肚子。艱難困苦的生活造就了老實巴交的父親,中專畢業一上班,二十多年過去了只會踏踏實實地工作,卻沒有一點特長愛好。略有遺憾的他嘴邊常掛的一句話就是,“這輩子就這樣了,沒其它指望,就希望以后孩子不缺吃,不缺穿,多學本領,靠本事生活。”
1
2008年,果果和豆豆出生在山清水秀的襄陽城,時代處處充滿著變化和進步,城市快速度發展是顯而易見的。當然,社會發展帶來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也是顯而易見的。她們不到兩歲半就被父親早早地送進了幼兒園。幼兒園的四年姊妹倆的天賦和愛好逐漸展現出來,姐姐愛唱、愛跳,妹妹愛畫、愛運動,父親又早早地請老師培養她們唱歌、跳舞、彈琴、畫畫和打乒乓球,就父親的話說:“大人生活苦點、省點都行,最劃算的投資就是孩子的學習,學習本領得從娃娃抓起,學藝練功練的就是童子功。”
就這樣,果果和豆豆四歲半起就當上了許多老師的學生。從幼兒園到小學,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不論是放學回家還是雙休日、節假日,她們象攻城拔寨勇猛的戰士,不停地轉戰在唱歌、跳舞、彈琴、繪畫和打乒乓球的各個培訓戰場。
當然,除了父親,當母親的也十分配合,媽媽有她的獨特方法,每周一定會安排至少一天的時間陪著孩子,帶領她們到公園或者郊外去游玩放松、每年至少帶孩子們出趟遠門旅游。
漸漸地果果和豆豆越來越喜歡這種生活方式,對各種培訓學習的內容也越來越感興趣,特別是鋼琴和畫畫分別成了果果和豆豆的最愛。
果果喜歡彈鋼琴,在培訓班,她可以在老師上完課后自覺地練習,練習到忘我的地步――不想回家、不想吃飯。盡管彈鋼琴已經成為她的一種習慣,一個樂趣,但是在家里練習遇到困難時,果果忍不住還是要哭鼻子,甚至會非常生氣地向鋼琴亂發脾氣――一段譜子長時間反復彈不好的時候,樓上樓下都能聽到她“咣咣、咣咣咣……”情緒發泄中亂彈琴的聲音。
此時,對于豆豆來說,可謂十分開心,因為在姐姐鬧情緒的時間里,她已經完成了好幾幅描繪動物的畫作,并不停地向父母和姐姐“炫耀”。老師說妹妹有繪畫的天賦,特別對小動物有強烈的感覺,對色彩的運用更是恰到好處。于是乎,不論是在家里的墻上,還是教室的宣傳欄都布滿了妹妹的涂鴉作品――各種栩栩如生的動物和色彩斑斕的花草。
2
練琴很苦,隨著曲目難度的加大,果果一度有了不愿繼續學習的想法,父親是不勉強的,母親順其自然,不發表多余的意見。沉默是這期間的主基調,但用不了多久情緒發泄完了的果果,自己就會自覺地再次坐回到鋼琴邊上。果果大概明白,鋼琴已經成為她的最愛,音樂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再大的困難、有再大的情緒也還是得堅持學習,不會放棄。
在小學,一個班級中學習鋼琴的同學也不少,因為果果鋼琴彈得相對較好,上音樂課時老師總會安排果果上臺進行鋼琴彈奏演示。時間長了,果果也成了學校的小名人。
一年一次的省“長江杯”小學生鋼琴比賽,果果自然被老師報名代表學校參賽。小學四年級的果果已經參加過四次湖北省“長江杯”鋼琴比賽,一次獲得地區一等獎,一次獲得全省金獎,一次獲得全省二等獎,2017年一舉拿下全省一等獎。果果對此并不十分滿意,因為她還早在學前班時就已經拿過全國第十一屆“未來之星”優秀特長生比賽“特別金獎”;在三年級時拿過全國第十四屆“未來之星”優秀特長生比賽“金獎”。她的目標是超越自我。
父母對她是充滿信心的,知道這孩子有天賦,更有那一股子韌勁。遇到困難發脾氣、傷心氣餒的事情會時有發生,但是果果卻從來沒有放棄過。因此,大人們都喜歡她。
妹妹豆豆大概是受到姐姐的熏陶和影響,對鋼琴也漸漸地產生了興趣。對于妹妹鋼琴的學習,姐姐充當起輔導老師的角色――經常地,姐姐不僅像個大人一樣一本正經地給妹妹講解彈奏要領,而且會繪聲繪色地給妹妹講許多鋼琴家的故事――德國最偉大的古典作曲家巴赫、奧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頓、杰出的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偉大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維也納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杰出代表舒伯特、著名的波蘭音樂家肖邦以及俄羅斯民族音樂與西歐古典音樂的集大成者柴科夫斯基……。一個個活靈活現的鋼琴大家的故事,連一旁的父親母親也聽得目瞪口呆。
這些知識的積累,一方面是從鋼琴教老師那聽來的,一方面是她看書獲得的。鋼琴的學習鍛煉了她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她們學會了安靜地讀書、獨立地想問題。
3
聰明乖巧的姐姐果果也有被妹妹豆豆超越的地方。豆豆天生好動,除了愛好畫畫外,她的乒乓球比姐姐打的好。每周她們有兩次乒乓球訓練課,這也是父親擔心她們的視力和身體健康而安排的,沒想到一開始她們就喜歡上了這項運動,一打就是四年,從不間斷。除了跟教練學習外,她們只要有空就在球館相互之間打比賽。相比姐姐,妹妹的身體強壯一些,球技也高出一大截,比賽成績自然是豆豆贏的多,果果輸的多。
那是2016年5月,參加襄陽市中小學生乒乓球比賽,果果和豆豆一路過關斬將,比賽第三天她們姊妹倆相遇了,結果豆豆一點也不手軟的2:0大勝果果。比賽一結束還沒有離場,果果就忍不住號啕大哭,眼淚向決了堤的河水奔涌而出。這一次比賽豆豆獲得三等獎,盡管果果也是三等獎,但積分比豆豆低。
為此,妹妹自豪了好一陣子,姐姐不服氣地說:“有本事你拿全國冠軍啊!”。妹妹當仁不讓把胸脯一挺信心滿滿地回應道:“等著瞧,我一定會的……。”
原來妹妹豆豆也有一番大志向啊!不服歸不服,吵嘴歸吵嘴,很快她們倆又成了好朋友――天天一塊學習、一塊玩耍。
4
小學四年級上學期,果果和豆豆的文化課成績出了點問題,一向考試成績不錯的她們在幾次的單元測試中錯題連連,她們的語文和數學的成績下滑嚴重,都不到90分。這就嚴重了,難道是她們學習的東西太多了,影響了精力?滿腹狐疑的父母決定取消她們一些培訓班的學習,跟她倆姐妹一商量,她們即沒有歡呼雀躍也沒有反對,看得出她們對這些興趣愛好的學習確實有些戀戀不舍。
這一天,必須要做出決定了,果果掰著手指頭嘴里念念有詞:“鋼琴吧,是我的最愛。跳舞吧,有點舍不得。乒乓球吧,我還想超過妹妹呢……。”
豆豆急了,大聲嚷嚷:“不行,不行,我一個都不想放棄。鋼琴我也一定能超過姐姐。乒乓球姐姐一定超越不了我,嘻嘻……。至于畫畫嘛,也是我的最愛。”
父親安慰她們:“別糾結,你們想學的時候再撿起來也容易,關鍵是當下不能影響正常的文化課啊!”
果果歪著頭想了好一會,忽然對父親說:“有一個辦法,你幫助我們制定個時間規劃吧!”
“嗯?”父親詫異地看著果果。
果果急切地說:“每天什么時間做作業、什么時間上興趣課、什么時間練習、什么時間休息、什么時間玩耍,規定的清清楚楚,時間可以充分利用,即不放棄興趣愛好的學習又能充分休息,多好!”
“對呀!對呀!”妹妹是個行動派,她很快地找到一張A4打印紙和筆遞到父親的面前。
“不行、不行”父親連連擺手,“這得你們自己動手,老爸可以做指導”。
當父母的深感欣慰,可以體驗到參與并陪伴她們一起成長的感覺,是多么地幸福啊!
5
很快,兩張作息時間表平整地壓在她們學習桌玻璃紙下面的桌面上,果果和豆豆的生活也變得有序和輕松。學習的時間認認真真地學習――練琴、畫畫、打球、跳舞一樣也沒有落下,該玩耍的時間盡情地玩耍,沒有思想負擔,沒有后顧之憂。
過了一段時間,她們發現身邊沒有了父母的嘮叨和作業的壓力。她們有了更多的可以自己作主支配的時間,可以做自己安排的事情,她們甚至可以自己去圖書館看書,周末可以約上幾個小朋友一起看一場電影、游一次泳,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小記者參觀活動。她們會自己上學、放學,自己整理書包、整理衣服、整理房間……,時間過得充裕而有趣。
2017年的寒假和暑假,她們分別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快樂冬令營”和“夏季第一訓練營”,在活動營地里她們不僅結識了幾十個來自全國各地的小朋友,而且學會了快板說唱、電影配音和葫蘆絲吹奏;學會了練習了書法;學會了靜靜地讀書、記筆記;更是學會了艱苦樸素的生活。她們的見識越來越廣,不再纏著要求父母講故事了,反而可以經常講給父母許多新鮮的事情。
忽然,一段時間以來,她們又愛上了英語配音、看雙語電影、唱英文歌曲。弄得當父母的完全跟不上她們的節奏,和孩子們玩不到一塊去了。
她們的說,這,就是代溝。呵呵,是時代的代溝。
其實,孩子就是春天里一株株奮力向上生長的小小樹,正努力迎接更多的陽光和雨露,悄悄地茁壯成長。大人須要做到的,就是靜靜的陪伴和默默地守護。
作者: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