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應該看的一部電影《怦然心動》

01

前幾天看了朋友曾經推薦的一部電影《怦然心動》《Flipped》(下面有略微劇透),這部電影2010年在美國上映,百度百科里介紹是關于青春期男女主角之間的“戰爭”的片子,“戰爭”這個詞用的很有趣,卻也非常貼切。

整體上來看,這部電影的劇情很簡單,劇情分幾段進行,每小段劇情里面都會分別從男女主角的角度描述一遍,側重于描寫男女主的心理感受及對相同事件的思考。

因此同樣89分鐘的時間,劇情相對于國內的愛情電影則更加的簡單,也沒有勾心斗角,墮胎等狗血的劇情(國內多數的愛情片不是讓人變得弱智就是簡直想教壞不懂愛情的少男少女),電影簡直太小清新了,卻也非常符合青春期的那種初戀的感覺。

整部電影基調明快,畫面是貼近大自然的鄉村田園風格,大片明媚的陽光鋪灑在門前的草地上,微風拂過,仿佛聞得到青草的香氣。

看著電影里的女孩仿佛看到了青春期的自己(雖然我覺得我現在也還在青春期里面 哈哈),女主朱莉7歲時對新搬來的男主布萊斯一見鐘情,于是開始了漫長的“暗戀”。

在小學期間,朱莉肆無忌憚的喜歡布萊斯,并且抓住一切機會接近他,毫不掩飾對他的喜愛之情。到了青春期以后朱莉收斂多了,但是依然會不小心就流露出愛慕的眼神和作出一些布萊斯覺得很詭異的舉動——悄悄的聞他(很能理解朱莉,我曾經也那么做過,嗯,香氣很迷人O(∩_∩)O哈哈~)。

布萊斯從最初的討厭,躲避到后來認識到朱莉身上具有的吸引人的特質而喜歡上她,朱莉卻在布萊斯喜歡她時變得討厭他并開始遠離他,最終兩個人終于明白自己和對方的心意并最終牽手的相互角逐曲折的暗戀的故事。

故事情節輕松,有趣很能打動人心,男女主角的內心活動也很能夠引起共情,讓人覺得這種青澀的感情真是純真,青澀又可愛。然而這部電影里吸引我的卻不止是這些,還有教育和親情。

唉,先讓我表示一下遺憾,在我們國家,多數年輕人是無法感受到這種美好的感情的,他們過早的死在了父母和老師們的聯手絞殺之下。

02

朱莉喜歡和父親待在一起,看他作畫和他聊天,父親會把自己的經歷和遺憾告訴朱莉,他們彼此了解,我相信這也是他們能夠像朋友一樣相處的基礎——擁有有質量的相處時間(可這卻是現在父母所缺少的)。

當朱莉的父親發現她的小秘密時,開始詢問她和布萊斯是怎么回事(不帶任何責怪),朱莉回答說沒什么,你為什么那么說呢?其實父親早就看出來朱莉對布萊斯的感情了,但是他也沒有直接憑自己來判斷她,而是像朋友一樣跟女兒談心。女兒也愿意在父親面前敞開自己,表達了對布萊斯的眼睛和笑容的喜愛。

父親跟她說你要看全景,一幅畫并不只是各部分的總和,牛只是牛,青草和小花只是青草和小花,穿過林間的陽光也只是一道陽光,但是當你把他們放在一起,你會發現奇跡。

最初朱莉并不明白父親的話,但是在朱莉的內心已經種下了一個種子,感受美好事物的種子,在某一天某件事情的觸動下終于在心里長大,朱莉明白了父親的話,也感受到了。

03

我很喜歡他們的相處方式,也很羨慕,也常常設想過我如果有機會跟父親交流,我相信我們的關系也可以跟朋友一樣。可是我們如今的教育卻抹殺了青少年心中絕大多數的美好,父母只關注分數卻不關心孩子們的心,巴不得孩子是個聽話的木偶,讓他學習就學習,讓他回家就回家,做一個“乖”孩子。

父母將自己的愿望強加在自己的孩子上,還要冠上“為你好”,看似光明的借口,然而事實上也許僅僅是孩子聽話,學習好能夠讓自己省心,在別人面前有面子,能夠完成自己當初沒有完成的夢想等,可是誰真正的關心過孩子想要的是什么呢?

現在的初中,高中生真的很不容易,身上承載著太多本不該他們來背負的期望,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在這一點上,多數的老師也成為了幫兇。

我有個妹妹,在她高考前找我聊天時,我發現她的眼神和心態都變得有些扭曲了,充滿了焦慮和抑郁,看得人心驚,有誰關心過他們的內心呢?有誰保護過他們的心呢?一顆本來柔軟善良的心卻被重重壓力和焦慮割得傷痕累累。

本該情竇初開感受美好感情的年齡,卻被貼上“早戀”的禁止標簽,抹殺了愛情的純真和美好,失去了感受愛,付出愛的能力,仿佛愛情是可恥的一樣。

而待到高考過后,家長忽然開始催促你去談戀愛,仿佛愛情是東西,想要就能有,不需要任何的學習一樣,也是,也許他們很多人從來沒有感受到過什么是真正的愛情。

想當初因為一次考試不理想我拿著鉛筆直戳自己的手指頭,總覺得該戳出個洞,流點兒血,懲罰一下自己的失敗才行。

可是現在想想那時的那樣的心態有多可怕,學校從沒有教我們如何去面對失敗,只希望我們次次考好,次次成功,仿佛每個人都應該是常勝將軍一樣。可是不肯正視失敗的人又如何有勇氣再次努力出發呢?

04

這部影片中讓我印象比較深的另外一點是家人的相處方式,朱莉的家庭為了給殘障的叔叔提供更好的療養,花了大部分的錢,因此并不富有。

當母親因為自己的孩子得不到同齡孩子擁有的干凈整潔的環境時,她和丈夫爭吵起來,可以想象出朱莉當時的難過和自責,在這個爭吵過程中,我發現每個人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別人而不是自己,母親為了愛自己的女兒,父親為了愛自己的弟弟,并且父親一再跟朱莉說對不起,這不是你的錯。

爭吵結束后,父親和母親分別找朱莉聊天,父親表示抱歉,也告訴他他對弟弟的愛,以及關于這一決定背后的承諾。

母親告訴朱莉她有多愛朱莉的父親,愛他的善良和堅強。他們讓朱莉知道他們爭吵并不是朱莉的錯,也讓她明白,雖然他們爭吵了,但是他們依然非常相愛。

在經過這些交流之后,朱莉雖然難過,但是她的心靈并沒有受到傷害,而是更加的愛自己的家人。

我注意到朱莉的媽媽經常跟朱莉說,Honey,you can tell me,這是再告訴她不管發生什么事情你都可以信任我,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渴望這種信任以及可以與人傾訴和分享。

在生活中,我覺得每個父母都應該學習如何去保護自己的孩子,特別是在憤怒的爭吵后,能夠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的傷害,并能夠及時的撫平這種傷害。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體會,當父母吵架時,會懷疑是不是自己的錯,也會懷疑父母是不是不相愛了,會對家庭失望,甚至對將來的婚姻感到恐懼。

這是因為很多父母吵架只為了自己,只顧發泄自己的情緒,看不到其他人的需要,更別說安慰自己無辜的孩子了,這樣自私的父母卻有那么那么多,這也是很多人擁有不幸的童年的原因,這種傷害是心靈深處的傷害,倘若得不到治愈,直到成年傷害依然還在。

05

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都需要引導,在我們還不懂什么是愛情,還沒有確定自己的價值時,擁有一位導師就很重要。

朱莉很幸運,不僅有文藝睿智的父親,還有善解人心的母親,布萊斯也幸運,他有外公引導他。

可是我們國家卻特別缺乏人生導師,多數人連談戀愛都是跟偶像劇里學的(因為沒人教他),以為愛情是不顧一切的犧牲,甚至連骨氣和尊嚴都可以丟棄(以為是為了愛)。

以為愛情是等待白馬王子,是鮮花和巧克力,以為愛情是保衛戰(三角戀中),不斷的妥協而無底線,以為愛情是一種感覺,而忽略了戀愛的對象的整體判斷,常常活在自以為的愛里,其實在跟自己幻想中的人物談戀愛。

國產的多數愛情片里往往有一種“英雄主義”在里面,不管是英雄救美還是美人救英雄,這種橋段總是免不了,仿佛找人談戀愛是找個救星,或者因為感動而產生的感情,似乎愛情從來都不對等。

而這部影片里男女主角誰也沒有要拯救誰,而是各自自我成長,引導的角色有長輩擔起,就連朱莉在守護心目中的美好——那棵梧桐樹時,布萊斯那時候沒有幫助他,但是朱莉并沒有因為他的不“拯救”而直接否定這個人。

我有時候會覺得國人所缺乏的東西卻恰恰是大環境所導致的,多數國產電影里對愛情和成長的曲解讓大眾誤以為那就是愛情,因為他們從來不知道真正的愛情是什么。

我想到《飄》里面瑞德從來也沒有拯救過斯嘉麗,甚至在斯嘉麗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離開了他,那是因為瑞德有更大更重要的理想要去實現,斯嘉麗必須一個人成長起來。

因為成長這件事本來就是自己才能夠做的事情,也許人生就是讓我們不斷的自我探索,自我修煉的過程,直到我們找到自己愿意堅持一生的東西,也許是讓社會更加公平,也許是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也許是幫助一些人……

如果大家都能夠仔細的看看這部電影,我相信對每個人都會有所啟發,不管是對于愛情的理解,親情的看法還是價值的判斷,這個故事很簡單,甚至場景只有兩個家庭,一個學校而已,可是內在卻豐富、細膩和精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你有多久沒有怦然心動了? 還記得,初中時回家路上突然遇到暗戀的男生迎面走來,只能慌忙低下頭屏住呼吸假裝沒看見般迅速...
    米幾讀書閱讀 7,095評論 15 25
  • 一個男孩兒,一個女孩兒,一棵樹 一次怦然心動 樂樂說 正直青春期的我們,在...
    The_one教室閱讀 1,222評論 2 7
  • 男孩布萊斯全家搬到小鎮,7歲的女孩朱莉對布萊斯一見鐘情,期待著布萊斯給她初戀的一吻。兩人是同班同學,可是布萊斯對朱...
    懷野閱讀 1,526評論 2 7
  • 文/熠歆 這是從小就吃慣的口味!即便是在外吃過比這好吃的,還是會懷念家里頭的味兒。 在文山呆了6年多,就沒真真正正...
    熠歆閱讀 934評論 2 0
  • 話說自從訂閱得到的李笑來<財富自由之路>,就開始入各種各樣的坑,活在未來的坑、成長率的坑、長期的坑,還有007的坑...
    馮陳陳閱讀 362評論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