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家孩子 鄰家父母

圖片發自簡書App

唐代詩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被世人所頌揚。“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成為千古名句。母親這一形象在孩子心目中就是愛神和智慧的化身,值得引以為傲。

一個家庭,孩子的降臨同時把幾代人的希望降落到孩子身上,要吃的給吃,要穿的給穿,要用的只管說,春夏秋冬,應有盡有,恨不得乘天梯把天上的星星摘下來。

孩子會叫爸爸、媽媽了,全家摟在一起,說呀,笑呀,那是幸福的淚水。孩子會說話了,能講清楚一件事了,在生病時,你給他喂藥,她會說:“媽媽,你真像醫生。”簡單的一句話,你會覺得你的“小棉襖、大棉襖”是家族的榮耀,為此,把你沒有實現的夢想一一實現,鋼琴、舞蹈、畫畫、跆拳道……為了孩子成材,你會樂此不疲。

孩子每天上學很辛苦,放學回到家又要寫作業,還有應付不過來的興趣愛好,疲憊不堪,學習成績開始下降。我們是坐下來和孩子一起想辦法,還是把目光注意鄰家的孩子?喋喋不休,夸贊鄰家的小孩兒:小紅語文考到九十多分,小明數學考了滿分兒,小麗鋼琴過了八級,小強美術獲得全國一等獎。

漸漸的,你的孩子在你心目中沒有想像的那么優秀。每天口中不斷地在夸獎鄰家的孩子。你的孩子怎么努力,你都不滿意,甚至恨鐵不成鋼,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

孩子想解釋,你沒有給她機會,因為你太忙,有家務,有應酬,還有精彩的電視劇,誘惑的手機……

這時,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在學校得到知識補給,課外讀物、電視、電腦、媒體鋪天蓋地席卷而來,他成了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不知哪一天,孩子再不會對父母崇拜得五體投地了。你說他鋼琴彈得不如鄰家小孩兒,他會說:“我的手指短小,遺傳了媽媽。爸爸沒有音樂天賦,唱歌五音不全呢!”你說他,像這樣的成績肯定考不上北大、清華,他會說:你也沒有考上呀!”雖然你當時很生氣,細想孩子說得有道理呀!自己就是一個平凡的人,為什么對孩子的要求那么苛刻呢!

久而久之,你在孩子的心目中不是那么完美。“你看人家的媽媽頭發燙得像瀑布一樣,你收拾得還不如保姆。你的皮膚像河水干涸了,皺紋越來越多,也不好好保護。爸爸,你光看電視,也不學電腦,手機只會打電話,接電話,微信還不會用。我同學家是三室一廳,還有別墅,我同學的爸爸,開的車,幾十萬、上百萬……”你只是笑笑,摸摸孩子的頭,說:“我們家以后看你了,一代更比一代強嘛!”孩子有出息了,我們當父母的像吃了蜜一樣甜在心里。

“生命在于折騰”,到了知天命的年齡還信奉這樣的觀點,自己也覺得可笑,但是,我們做父母的容顏可以變老,皺紋可以增多,但不能借故放松學習。我這個“折騰”,就是學習,就是接受新事物,哪怕只有三分鐘熱度,做孩子崇拜的鄰家父母……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