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線進行一場辯論,題目是《前任婚禮該不該去》結束后有不少人說這個辯題缺乏客觀性。其實不管是什么樣的辯題都沒有所謂的客觀性,就像馬薇薇說的,很多事情是沒有觀點的,只是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而我也同意這句話,價值觀不同,看待事情也就不同的。這道辯題說白了就是你是如何看待前任的?
電視劇的橋段:一分手,女哭一場,男頹廢,然后扔掉所有關于你倆之間的物品,想著:既然分手了,那就不要再看到有關前任的東西了。緊接著猛吃,想著從今天起我要努力忘記。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忘記你的前任。
事實真的是這樣么?為什么一定要讓ta從你的記憶中抹去才算忘記,把你與ta之間的回憶全部抹掉,就能解決問題么?那電視劇里還有一個橋段是,即使失憶了,兩人之間還是有感覺。又重新愛上對方呢。所以忘記你與前任的故事并不代表你真的放下了。忘記不等于放下
史鐵生說過“我什么也沒忘,但有些事只適合收藏”。
不抹掉你與前任的記憶,那怎樣才算真的放下呢?
任性而又沖動的扔掉你與前任的所有物質上的東西,那是不成熟的表現(xiàn)。你扔掉所有的東西,眼不見心不煩但卻無法讓你的內心得到真正的解放。比起扔掉物質的東西還不如扔掉你心中的“包袱”為什么面對愛情,面對前任,我們就不能采用斷舍離么?
斷:你與ta斷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原因讓你跟ta只能是過去式了。
舍:搞清楚斷的原因之后,才開始扔掉一些東西。
離:擺脫對前任的執(zhí)著,生活還在繼續(xù),每個前任或多或少教會你一些東西。在你生命中遇到的每個Mr.wrong是為了讓你離Mr.right更進一步。
無論是物質的斷舍離,還是工作斷舍離,甚至是愛情的斷舍離都應該有一個不變的宗旨,**那就是在當下對你是否重要。
高中那年,我癡迷于言情小說,但其中有一本小說的內容很深刻,直至現(xiàn)在我不在看言情小說都記得。故事很簡單:就是男的跟女的本來好上了,求婚了。但后來那個男的跟別人結婚了。失戀了,最后遇到了男主角,男主角跟她求婚的時候說,一枚戒指換一枚戒指。原來女主角跟前男友的求婚戒指一直都沒有摘下來,直至男主角跟她求婚后才知道自己的無名指上有一枚戒指,那個女主角說,以前看這枚戒指代表著愛,但現(xiàn)在再看這枚戒指,那就是一枚普通的戒指。
你跟前任是什么關系,取決于你把ta擺在什么位置。ta對于當下的你來說到底是什么?真正的放下對前任的感情,不是扔掉一切東西,不參與ta的婚禮,不在跟ta聯(lián)系,而是當有一天碰到了,你能很自然的說一聲:“看起來過的還不錯啊”或者說其實我倆沒在一起挺對的。
最后,你問我對這道辯題選擇的哪一方,我選擇反方。理由很簡單,很現(xiàn)實。因為不管有沒有放下,一旦去了就要花錢,首先要打扮,總不至于特別邋遢吧,第二要交份子錢,所以為了省錢不去,堅決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