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才華藏于心,歲月并未敗董卿

董卿是我的同齡人,她曾經在我的家鄉接受教育和成長,她的娘家父母在我的家鄉也是如雷貫耳的文人。可是她能夠成就今天的她,也是因為了自己的堅持。

她還在上海東方電視臺的時候,我看過一期采訪她和她父母的節目,叫《家庭演播室》。

當她聊起父母對她的教育時,她說:“爸爸對我特別嚴格,從不允許我打扮。當我照鏡子的時候,爸爸說她,'土豆怎么照都是馬鈴薯。'” 一個小姑娘因為愛美所受的委屈溢于言表。

所以董卿,嚴于律己伴隨著她一路走來。腹有詩書氣自華,真是來自她的勤奮好學。

她說:“她有一個習慣,隨身攜帶書本。是因為平時工作太忙,有時候一天要做好幾場節目。她就利用候場或是在旅途中的碎片時間讀書,而且從不把手機帶進臥室,以保證每天晚上的閱讀時間。”

后來去了央視,她先是在西部頻道呆了一段時間,剛去北京,還是借住在程前的家里。應該也有焦慮吧!

那時有一個叫《歡樂中國行》的大型歌曲節目,需要在全國范圍內出差,她說一直有書相伴。閱讀書籍,大概是董卿消除焦慮和疲勞的良方,所以成就了今天的她。

在《朗讀者》里,她不僅是主持人,還是制片人,親自去談贊助商,定位每期節目的方向,事無巨細,都要親力親為,并且,她的孩子還只有兩歲。董卿肯定也是焦慮的,但是她把一寸寸啃噬心房的焦慮換成了動力去經營她的節目。

第一期主題:“遇見”的開場白是這樣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世間一切,都是遇見。冷遇見暖,就有了雨;冬遇見春,有了歲月;天遇見地,有了永恒;人遇見人,有了生命。

在董卿的人生中,她遇見了一個又一個更美好的自己。

當她在浙江衛視如魚得水的時候,在不經意間,她遇見了東方衛視。當東方衛視冷落美人的時候,她遇見了上海戲劇學院。2002年,她又遇見了中央電視臺。一次次的遇見,讓董卿經歷了冷與暖、冬與春的相遇。每一次的相遇都讓更佳,猶如飛升上仙、上神一般的制造了她的傳奇經歷。

“若有才華藏于心,歲月并不敗美人。”她用自己的才華詮釋著生命的最美好,使她的全身都自帶典雅的光芒。

我曾經覺得她并不很美,但是歲月賦予了她的逆生長,越來越雅致、越來越有魅力。卻還那么的謙遜、有禮。

在春晚直播中,她曾經也說錯過字。她在另一檔訪談節目中淚眼婆娑,言談舉止之中,深深地懊惱和自責。我真是心疼她,在自己犯下了失誤以后,做到了面帶微笑繼續頑強地站在舞臺上,堅持完成后面的工作,那可是對全球直播的春晚舞臺。


還好她說:“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淚的人,而是含著淚水繼續奔跑的人。”

自此以后,董卿在各個舞臺上,越來越精彩,越來越美麗,因為她用知識不停的武裝自己。而且,在全民娛樂的大環境之下,她制作出了一部高雅、積極、向上又鼓舞人心的《朗讀者》,竊以為這是精神娛樂的最高境界。

每一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會遇見困難和挫折,產生焦慮。困難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失去一顆如何面對困難和挫折的心?

風雨過后的彩虹更加美麗,我們要像董卿那樣堅強而有力量。

以上文字均為個人臆想,愿董卿不要怪罪。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