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畢業的那天晚上與家人一起出去逛街,走在路上心里飄飄然,堅持了十二年的事說放就放,說的簡單做的難。看者大千世界,各色各樣的人做著五光十色的事,這個世界仿佛與自己格格不入,有點落寞有點傷感,不知是為了成績而擔憂,還是為了青春難在的感傷?
?那天晚上難以入眠,翻來覆去想著高三這一年的生活。很辛苦,因人而異,我是那種典型的勤奮好學型。別人晚自習回去睡覺,我便在開夜車,別人周六晚休息,我借此不停學習。并不是說我要夸耀自己有多努力,只是我給自己的定位是:我腦袋不靈光,基礎不扎實,我唯有以努力才能趕上別人的十分之一。在這期間,成績一直處于中游或中下游,我在這個位次上苦苦掙扎,想靠自己的勤奮突破一個階層,就是這種想法支撐我那敏感而又脆弱的心。慢慢地,理想與現實發生了沖突,自我否定油然而生。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我不夠努力,是不是我的方法不對,是不是別人晚上偷偷比我學到更晚。就是這樣的心理一直折騰這著我,我變的不像我自己,樂觀褪去,消極掛上我的臉頰;我變得老成不愛笑;我變得小心翼翼,做什么事都得思前慮后;我變得善妒,愛猜忌。我告訴我自己,這不是真正的我,可我又無力改變這種境況。在這一期間,我連換三任同桌,我想向人述說我的苦楚,但高三時間緊張,誰有時間坐下來聽我娓娓道來。其實打心里我是自我保護太深,不愿相信別人,不愿與他人溝通吧!
?后來我實在受不了,我找到我的班主任,向她傾述我的內心。我與她的談話持續了整整一個晚上,內容不乏生活的壓力,學習上的困難,交友上的不易……她給了我很多建議,并配上她自己親身的實際例子,我不能說她說的話對大部分人都試用,但確實對我自己有很大幫助。
? ?第一點:她說這個年齡的女孩子懂事,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不想辜負父母的期望,殊不知有時候逼得太緊,會讓人的內心崩潰。而你要做的便是卸下這份責任,不去想于父母怎么交代,不去想同學,老師因你成績不好怎么看帶你,不去想別人的眼神理里是否藏著對你的不屑。做好你自己,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學好,不管結果如何。
? ?第二點:她說我仍然沒有卸去昔日的輝煌,沒有在新環境中審視自己,沒有一個很好的自我認識。初中時你是班級里的佼佼者,但到了高中,在這高手,學霸云集的學校里,自己屬于那個位置:下游,中游,上游。這并不是說你把自己限定死了,而是在這個位置上坐穩了,琢磨這往上沖需要的品質,需要的知識,技能,需要的學習方法,需要的習慣。
? ?第三點:你這孩子太敏感,不要去嫉妒別人。曾經或許別人不如你,如今她自己的努力趕超了你,你不甘心,不服氣,是正常的。這種不服氣是好,給了你向前的動力。但凡事都要適度,過了頭便演變成嫉妒,嫉妒她比你幸運,嫉妒她比你成績好,嫉妒她比你討人喜歡,嫉妒她比你朋友多……嫉妒的一切來源都來自一顆扭曲的心靈,一個不完善的人格,一刻脆弱的內心。要知道,每個人不一定要以成績輪輸贏,在這一方面你可能不如人家,卻在其他領域是能手。你或許是放錯了地方的天才!
? ?第四點:你要學會去改變。舉個例子,班上有一位成績比較好的同學,他自知于學霸還有一定差距,他每次做一堂數學課的筆記要做兩節課,他覺得這樣做的效率太慢了,向班主任請教一下解決的方案。班主任建議他去復印老師上課的課件,與其天天去打印室排隊,不如自己家里買一個復印機,如果有條件的話。結果,他上午一聽老師這么一說,下午便行動買了一臺復印機。不是說人家家里條件好,而是我們要從他身上看到,靈活變通,從善如流。你如果覺得自己處于某一崗位,一直普普通通,沒有什么晉升的機會,而自己卻不甘平庸,這里有一條路可以幫助你,那就是先改變自己,在機會來臨的時候,你才能緊緊把握住。這里再舉個例子,有四個女孩被選上參加英語口語競賽,但還要經過新一輪的選拔,最終選一名參加。最后四個中有一名參加過英語主持人大賽的人被選上了。 ?
? ?每個人都有不得不經歷一些坎,遇到一些良莠不齊的,他們教我們成長,鍛煉我們的能力。一個樂觀的人欣然接受旅途中或喜或悲的事,并借此茁壯成長,;悲觀的人怨天尤人,處理不好自己的情緒,何談的上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