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里面有兩種人,學生與教師。教師的任務簡單的說是授業解惑。這個過程應該說是比較達到目的的,而學生的任務就顯得不易了。
廈門·領航數學老師與專家合影
如何讓學生更好地能接受我們的教呢?學問二字蘊含了深刻的學習之道:求學問,先學問;只學答,非學問。學問之道在平時教學中理當引導。
其一,樹立問的意識。只會聽不會問,不知懂變通相當于無法轉化為自己的內在東西。其二,結合聽課的問,有的放矢,偏離課程也不好。其三,要巧聽他人之問,他人的問題也是自己的問題,反思問題所在也能讓我們有所得。其四,要思而后問,問的問題要有一定的專業性和科學性,太白了不好。其五,不一定要問老師,和小伙伴的互學往往記憶深刻,理解也更徹底。
廈門·領航全體老師與專家合影
要引導學生從學會走向會學。學會,只是說在學習過程中掌握了某種知識和技能;會學,則是指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了學習方法形成了學習能力。一個要想取得優良的學習效果,單靠教師教的好,教得得法是不行的,他自己還必須學的好,學的得法。實踐證明,忽視了學,教也失去了針對性,減弱其時效性。
中原領航·領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