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文|暗香清影
一直謬解了蘇格拉底的話:必須追求好的生活。
怎樣才算好的生活?是滿滿的舶來品,開著勞斯萊斯、法拉利,渾身國際名牌,擦著香奈兒,提著LV包包,出入高級會所,國外有別墅,國內有投資,領個顏值高錢包鼓的黃曉明林志穎?
……
這些好像不是普通百姓夠的著的光鮮,何況這也不是所有人的夢想。或者,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汲汲逐利,奔赴一場又一場的宴會,粘合一個又一個的情感裂隙,迎合了他人苦累了自我,翻手熱鬧繁華覆手孤寂苦痛……
被挾持的人生太累,都不是我想要的好的生活。不是厭棄嫉妒現代化的水泥混凝土,而是有更喜歡的。
小時候一群小姐妹在自家的果園里盡情玩鬧嬉戲。蘋果梨子,西瓜豌豆,桃杏桑李,種菜養雞,貓叫狗吠……收獲的喜悅總彌蓋了勞動的辛苦,一邊望著父母揮汗,一邊讀著《我愛我家》。傍晚的月影里,聆聽父親的一曲二胡,朦朧的睡意中,枕著父親自編的故事入眠……浸透細胞的幸福,徹底的放松,無拘無束的自由,不想逃離的童年。
“田園夢”一直像痣一樣長在心里,自從“農轉非”后,我常常想在南山一隅,墾田種豆,迎晨曦徐來,送晚霞西歸,抬頭望菊,俯首拾詩,“對著藍天許個愿,陽光就會走進來”。春看桃紅柳綠,夏聽蟬鳴蛙叫,秋摘果實,冬踏白雪。一路的尋覓中,找到迷失的靈魂,重拾“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純情素凈。繪五彩繽紛,抒悠然心緒。把他人的百無聊賴演繹成多姿多彩的美好。
有人說,每個人的心里都住著一個傀儡,它要固執地左右你的思想。在我這里寄居的是陶氏,就讓他一直住下去好了。
這種田園情懷就像身體的靜脈和動脈,一頭貫通著土地,一頭補給著精神的養料,這就是我的愿景。好的生活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貼合自己的性情,順從自己的本心,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