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和我— —從日心說到地心說

圖片發自簡書App

完整的日心說是由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1543年發表的《天體運動論》中提出的,是天體運動的和地心說相對立的學說,它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


第一次有爸爸這個概念,是三歲的一個夜晚。記憶里他用28自行車載著我,兩耳旁呼啦啦刮著風,穿過街道,沖下陡坡,從姥姥家回奶奶家。我記事似乎也是從那時開始的,天地一片混沌,霎時間有了光,擁有記憶的那一刻便和爸爸有關。


我爸爸是怎樣一個人呢,在我小時候,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他就是我生命的光,我喜樂的源泉。


小時候是獨自一人在奶奶家度過的,奶奶性格蠻橫,爺爺老實溫和,性格不同的兩人卻都很寶貝我。可是老人家畢竟是老人家,上了年紀生命多多少少缺乏點活力,于是我的日子也平淡如水。


奶奶家有漂亮的大院子,里面滿是花花草草,還有蘋果樹、梨樹、玫瑰樹、葡萄架子……于是這兒成了我的秘密花園,采花、撿果子、跳皮筋……也許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形成了一個人安安靜靜的性格。


一個人的小生活平淡也多姿多彩,可是你要問我童年記憶深刻的是什么,不是美麗的花花草草、不是飽滿的果實、也不是夏日午后溫暖的陽光,而是白雪堆積的冬夜,過年的前夕。為什么?因為我爸爸回來了。


至今,我依然清楚的記得見到久違的爸爸時的那種感覺,就像晴朗的夜空中炸開的煙火,明媚而充滿喜悅,心里仿佛一首歌:一閃一閃亮晶晶。爸爸總是充滿了活力,大笑著,說著逗樂的話,在除夕夜點亮一個又一個的煙火,看著這樣的爸爸,我小小的心也被點亮了。


到了上學的年紀,離開了奶奶家,環境變了,不變的是我對爸爸的感情。每天爸爸下班回家,我就覺得整個人又亮起來了,一如很久以前的除夕夜。不僅僅如此,隨著年齡增長,對爸爸的了解越多,就越崇拜爸爸。


爸爸包的書皮最整齊、爸爸削的鉛筆最漂亮、爸爸穿著白大褂的樣子特威風、更不用說爸爸醫技精湛,說起我爸爸,我想我的兩眼是冒星星的。甚至我會和小伙伴爭論,說自己的爸爸更帥氣,回憶起來真是童稚而美好的年華。


我想那時,我的世界是按日心說運轉的,爸爸是太陽,我就是那顆和太陽相比小小的地球。爸爸給我光和熱,而我樂此不疲地繞著他旋轉。


圖片發自簡書App

時間過得很快很快,一轉眼我長大了,讀高中后很俗套地進入叛逆期。我交了新的朋友,追求熱鬧刺激,覺得和爸爸在一起乏味又無聊,爸爸在我心中失去了光環。我們的關系也不如以往那般和睦,矛盾、爭吵、失望和嘆息,我的改變給爸爸帶來了煩惱。


也許是我變了,也許爸爸也變了,舊時光里那絢爛煙花點亮的夜空還歷歷在目,只是感覺再也找不回來了。


后來上了大學,再后來離開家工作,我越來越成長,爸爸卻越來越衰老了。爸爸學會了微信視頻聊天,每周必須的功課就是和我聊上那么幾次,每次的內容離不開缺錢花嗎和爸爸很想你。


爸爸老了,皺紋爬上了眼角,白發染上了鬢角。爸爸不再是當年那個單純快樂的小伙子了,隨著我的煩惱,爸爸也有了爸爸的煩惱。爸爸的性格里多了敏感、脆弱,有時候看著感人的劇情會掉眼淚。看著這樣的爸爸,心里有種莫名的感受,仿佛失去了什么,又仿佛得著了什么。


也許我還是那顆地球,爸爸還是那個太陽,只是我才發現,不知什么時候,不再是地球繞著太陽轉,而是太陽繞著地球轉了,我的世界游戲規則變了,日心說變成了地心說。


圖片發自簡書App

然而,爸爸還是那顆太陽,默默地為了我燃燒著自己,給著我光和熱。過去爸爸讓我興奮的尖叫,現在爸爸讓我沉默著思考。


爸爸上年紀了,身體也開始衰弱了,是時候該多體貼爸爸,多為他分擔苦惱了。(不過總是事與愿違…)


爸爸像一個船長,在生活這片汪洋大海中給我找出一個方向,我想我該接過他手中的船舵,帶著他駛向新的方向了。如果真的有那一瞬間,我想說很俗套的就是:謝謝爸爸,我愛你,一直沒變。


不過我的愛和爸爸的愛比起來,總是少的可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