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補牙,一路大雨。我腦海中一直徘徊著一個念頭,道法自然。
這自然界就是這樣啊,太陽大了,水汽蒸上去,地就干了,水汽上去了也不會就在那呆著,空氣中還會有不同的氣壓,驅動著這些水汽不聽地在上方運動著,到達一定程度,水汽就不再是水汽化作云雨霧雪等回到大地上來。自然之“道”不是一派祥和安定,而是時時處處的運動與互作,在你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地方。自然界的風霜雨雪就是這些運動的展現形式,災害、疾病等都是。人心呢?人心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風起云涌,然后被其左右嗎?
想到,其實人心就正如這天氣,內在和外在的變化,時時刻刻讓這個生出很多感受來,作用于身體或者情緒。沒有控制能力的人就正如生活在人類的蠻荒原始時代,任由情緒流淌,所以它有著溫暖祥和欣欣向榮,也有著疾風暴雨、天災橫行。如自然一般,給予時慷慨無私,其毀滅時亦是冷漠無情。我到現在才理解了申老師說的中國文化的那幾個原型,大禹治水、神農嘗百草、伏羲畫八卦……那是人類的文明,脫胎于自然的“道”的文明,人們在自然這個大母神的生死循環中,開始有了些獨立意志的部分,不再放任自己的那些情感和驅力,而是讓其“轉化”。禹治水就像是人類的強烈的本能與情感,轟轟烈烈不可遏制,筑臺封堵是不得治的,只能疏通河道,讓這磅礴強大的能量徐徐緩緩潤養萬物、轉化成蓬勃的生命力。神農嘗百草,這是自然的饋贈,大母神給的不都是滋養之物,要去分辨、善于使用去養育、療愈自己;此之良藥彼之砒霜,看你如何用。伏羲八卦,那是發現自然之道運作之道,順勢而為。
我們生來那不可遏止之力,便是我們的“命”,命運降臨時,人是渺小的、生命是渺小的,正如山川大地在天崩地裂急風驟雨面前毫無抵抗之力一樣。我們治理自己的生命,如何像禹一樣,在洪水面前不屈不撓、為生命修筑一條“生”之河道;如何如神農一般,選擇合適之“草”,讓生命延續;如何如伏羲一般,嘗試去理解自己的生命。但話也說回來,并非人人都可以讓禹、神農、伏羲的原型活在自己的生命里,大多數人看起來的誓死抗爭不過是命運的障眼法罷了,依然沉淪在命運之手。
生而為人不易。如何“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