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產品思維,你非培養不可?

? ?偶爾會聽到周圍的產品朋友抱怨在工作中的種種憋屈,諸如與研發之間的溝通、產品實施過程需求的反復變改、沒有實權、天天都在畫原型等等。而我一貫的反應也是以微笑或開導為主。做產品的這些年里我相信其實誰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不同的公司、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體制甚至老板的風格都深深影響著產品工作的方式與效率。但其實這些外在因素對于不同的產品人所帶來的影響也會有所不同,有的會逆來順受,有的會拔劍而起,挺身而“吼”,當然也有的會另謀高就。但其實在這個領域要想走的更高的話對產品經理的要求和素質是很有挑戰的。從深度上來說從工具產品經理到規劃產品經理再到戰略產品經理;從廣度上來說有思維型產品經理、技術型產品經理、數據型產品經理、最近還有一匹黑馬叫AI產品經理。在不同的維度上產品所扮演的角色并沒有太大改變,但所著力的方向卻不盡相同。今天來聊聊所謂的思維型產品經理的養成之道,

在談產品思維之前,我們應該清楚何謂產品思維?網上已經有了非常豐富的關于產品思維的定義,其實也沒那么復雜,互聯網有互聯網思維,當然要對產品來個所謂的產品思維啦。呵呵,產品思維其實一句話足可定義就是指:產品人是如何發現需求、理解需求、驗證需求、用戶轉化和商業化幾者之間整體思維關系的方法。在實踐中嚴重點說,產品思維對我們決定:做什么?值不值得做?如何切入?產品是否具有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等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說的再柔軟些,產品思維會影響我們所要采取的設計方式,用戶體驗的好壞。

有了以上的幾點認知后我們可能要問為什么要去培養、刻意練習這種思維呢?如果你有以上想法那么恭喜你,已經進入狀態了。首先:做為一個產品人,保持自己對于不同產品、不同領域的好奇心和敏感度是至關重要的,大多數的產品經理都只是忙于自己當下的工作,如果不去刻意的鍛煉是很難有機會接觸到不同領域不同產品的。更有可能漸漸地就會失去對于產品的好奇心和敏感度,而好奇心的消退,敏感度的下降對于產品人來說是件可悲的事情。而通過有意識地通過對不同產品進行產品思維的練習,通過思考他們做產品的思路,他們為什么這么做,如果是我做能怎樣,通過這樣的思考和練習,來保持自己對產品的好奇心和敏感度;其次:向上不斷的拓展自己的能力,不能只停留于工具產品經理或需求上,懂得畫圖懂得做原型懂得項目跟進,僅僅只是第一階段,這是基本功。毫無壁壘可言,分分鐘就可以被替代,而我們如果只是滿足于這一層,就很可能淪為一個畫圖產品經理,甚至漸漸喪失對產品的熱愛。長此以往,我們也就沒有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通過刻意練習產品思維,可以向上拓展自己對于產品大局觀、商業模式等的思考能力和方法論,形成自己的一套東西;再者:強化自己邏輯思維分析能力,很多產品新人甚至在產品崗上奮斗了幾年的產品人經常迷茫于自己沒有很好的邏輯分析能力,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的來改變這一現象;就我個人而言,雖不能保證通過不斷訓練自己的產品思維,是否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提升這方面的能力是有很大幫助的。那么重點來了,如何訓練自己的產品思維呢,產品思維訓練首先就是要把自己想象成是不同產品的負責人或是創業者,進行有目的性的思考??桃饩毩曇袑ο蟛皇敲つ康摹R簿褪俏覀冇檬裁磥碛柧毼覀兊漠a品思維。其實很簡單,就是研究不同的產品,拆解不同的產品。再研究再拆解。反復來做做,通過這樣的方法來訓練自己的產品思維。那么怎么拆解和怎么研究,就要用接下來要說的幾種方法了。

1、問題分解法;問題分解法就是先圍繞產品的核心價值和目標,不斷提出問題。沿著用戶主路徑,不斷分解問題,在分解問題的時候同時尋找解決方法。就是將問題和解決方法按優先級的先后去列出來,形成一個路線圖。通俗點講我們一定要很好的去運用“各自獨立、相互窮盡”這種方法,是非常有幫助且高效的。

核心用戶行為分析法

核心用戶行為分析法是我要重點推薦的一個方法。

首先回答什么是核心用戶行為?核心行為是用戶在產品里最重要的行為,讓用戶產生其他行為,也是用戶增長和產品商業化的基礎。

3、場景分析法

這個方法的精髓在于通過對產品使用場景分析來訓練我們的產品思維。思考點包括:這個產品的主要場景和次要場景是什么(抓重點場景);主要場景包含了哪些環節,每個環節涉及到哪些用戶角色;主要場景會不會被次要場景影響,如果會,產品會不會過度依賴于這些影響因素?產品要如何降低這些影響并找到自己核心競爭力。

4、數據分析法

通過對產品數據的分析也是訓練產品思維的一種手段。如果你有條件獲得一些產品數據,那么你也可以采取數據分析來訓練自己的產品思維。數據分析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數據指標的定義、口徑和使用場景。

產品經理(目前數據分析師不是每個公司都有的)要能清楚地和開發人員描述數據指標到底是什么,有哪些維度,在哪個頁面或哪個場景之下發生;

(2)、數據指標和用戶結合

新用戶做了什么?老用戶做了什么?付費用戶做了什么?非付費用戶又做了什么?流失用戶在流失之前做了什么?

(3)、數據指標要多問為什么

數據不是用來看的,是要通過分析來得出結果,從而得出切實可行的方案,以期得到改善。多問幾個為什么。產品經理對數據要有敏感性,這樣才達到訓練產品思維的意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