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2

? ? ? ? 都說小學科學是小學唯一的一門理科,科學嚴謹邏輯性強,而這恰恰是我的軟肋。學校最初安排我帶六年級科學的時候,迷茫了好幾天,自覺無從下手,感覺不足才重視了起來,于是也開始了我邊學邊教之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課改以后,教學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上一節課,往往需要查找大量資料,想要駕馭課堂就更得查找大量資料,并且要預想到多重知識出現的可能,學生會對哪些內容感到疑惑。即使這樣,課堂上還是會出現始料不及的情況和對于我來說還很模糊的科學知識,學生的問題千奇百怪,另我應接不暇。每每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對學生說:“你們都是愛學習的好孩子,這個問題老師也不敢確定,我們一起查閱資料,然后交流答案好嗎?”因為我知道知識的匱乏不是最大的問題,教科學最主要的是要誠實面對他們,教給他們科學求真的態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俄國科學家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學生思維豐富想象力強,我們應該對他們一些超現實或異想天開的想法要給予肯定,在興趣形成的過程中,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和發揮的空間,激發起孩子們的求知欲和探求欲。在今后教學中,我會積極進行課后反思,揚長避短,為學生帶去知識的同時也把歡樂帶給他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