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現在、未來

過去、未來、當下,包括了整個時間軸。這每一個詞語都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信息,具有太多太多的含義。對它們的探索與思考,充滿了思辨的味道,又饒有趣味。

一是已經發生的事情。

已經發生的事已經成為了過去,成為了歷史。可以對其進行回憶、總結。時間過得太長了的,再研究它們就成了考據考古了。對于考據考古這種事情,當然不需要每個人都去做,但普通人也應該了解歷史,從歷史中獲得智慧,以避開歷史教訓、繞開類似難題,避免、破解歷史的枷鎖,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走自己的路,可以走得更順暢、更快捷。

對歷史的研究,有多種多樣的方法,也有多種多樣的成果。最近讀的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雖然說的是歷史,但無不對現實具有強大的指導意義。他說的歷史不單單是歷史,更像是一種看問題的方法論,又像一種世界觀,更像一種哲學。而這種哲學,并非是常人所說的歷史哲學,而是從歷史角度得出的更高層次的哲學,它高于歷史,它也超出了現時代的哲學。它的敘事方法,它的結論,無不到了一個非常嶄新的角度,也到了一種非常獨特的高度。

二是正在發生的事情。

這樣的事情,來自未來,很快就會成為過去與歷史,是將來的過去。它是現實,它是正在進行的進程。我們無時無刻不處在這樣的事情之中,這就是所謂的“當下”吧。對這類的事情,我們可以體會、經歷、描述,對它的思考、描述,有些類似直播的味道。

針對當下,認真對待。抓住當下,努力做好。過去已經過去,只是拿來總結,以指導當下和未來。未來尚未到來,當下所作所為恰恰可以迎接未來、指導未來、成就未來、開創未來。做不好當下、不珍惜當下,期望更好的未來,宛如緣木求魚,南轅北轍。

三是尚未發生的事情。

嚴格地說,未來與尚未發生的事情是有很大不同的。

將來、未來才能發生的事情,它是即將到來的當下,是終將過去的當下。過去可以回憶、考究,當下可以描述,而未來則可以預測,可以暢想。有過去可資借鑒,有當下可資參考,萬事萬物可以總結出規律,也可以根據規律預測未來。

而未來除了可以預測之外,還可以去猜想。這種猜想,是合乎邏輯的推論,也可能是驚世核俗的異想天開。有的人確實具備這種能力,將未來做出匪夷所思的描述,這種描述讓現世的人難以置信。但未來到來,還記得他的猜想的人會吃驚地發現,他的猜想竟然就像對現實的描述。這個世界上總有些人,像長了一雙可以透視未來的眼睛,能夠敏銳地看到未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事物。

當然,在未來面前,我們除了預見之外,還可以去影響,甚至可以去創造,讓未來按照我們想要的樣子來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