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旅舍顧名思義就是青年人住的旅舍,據說三十歲以上的人是不允許入住的,所以青年旅行就是一個年輕人的聚集地,是一個像學生公寓一樣有上下鋪的相對便宜的小旅店。
這次跨年旅行和朋友選擇住在了青年旅社,我們六個人剛好包下一個六人間,便宜又熱鬧。
我們都是第一次住青旅,而且還住了五天,特別想來說說這一趟旅行居住的體驗。
不一樣的體驗
剛到青旅的時候覺得特別新奇,同樣是上下鋪,可就是比學校的宿舍漂亮多了。精致的扶手梯,厚實的床頭木板,各種雕花的壁紙貼畫,五顏六色的床單被罩,就像是有六個孩子的家里一樣,看起來就很溫馨。
有意思的是我們第一天去的青旅是在一棟居民樓里,是小區里的一戶人家改造的,里面除了將近二十雙拖鞋和三間臥室里的幾個上下床鋪告知我們這是青旅以外,其他地方依然擺設的和家里一樣。
有兩個軟軟的懶人沙發,有大大的電腦桌,有茶幾電視飲水機,老板也是兩個年輕人,一邊窩在沙發上打游戲一邊告訴我們哪兒是熱水、哪兒是廁所,一切都隨意的很。
舒服的沙發。
這是在魔都讓我們最滿意的一家青旅,名叫lost,上海火車站店。環境好、人均消費59、老板nice,果斷給了五星好評。
然而后面幾天的青旅就沒那么如意了。
西塘古鎮的青旅也是看上去美美的,可是最大的弊病是它沒有窗戶。在那個潮濕陰冷的南方小鎮,沒有窗戶只能靠空調祛濕,所以我們只好從早到晚24小時看著空調,晚上睡覺的時候簡直感覺嗓子要干裂掉。
看在老板人好又大方,屋里還有電視讓我們看上了跨年晚會的份上,四星好評吧,這兒的名字叫“水牛城”人均只要39塊哦。
可愛的床。
然而今天最最想說的是第五天的青旅體驗。也就是旅行的最后一天,有兩個小伙伴有事沒和我們住在一起,于是我們只剩四個人,被安排到有兩個常住客人的六人間。這也是第一次,和外人住在一間房里。(必須同性才能住同屋)
這兩個姑娘已經在上海工作一段時間了,是這個青旅的長租人員,大衣櫥里已經掛滿了她倆的衣服,一看就是準備長期駐扎的。
由于我們第二天五點就要起床趕飛機,所以九點多我和小伙伴就洗漱準備睡覺了,可是,不能關燈,而且,不能管別人說不說話,因為這是個公共場所,每個人都是自由的都可以想干嘛干嘛,于是我們蒙上被子盡可能的屏蔽外界干擾依然聽得清她們在聊今天公司的雞毛蒜皮。
有人會問,為什么不直接告訴她們小點聲,因為啊,因為我們第二天早上五點就起床,注定也會吵到她們。這么一來,明天早上也就不用躡手躡腳或者心存內疚了……
還有因為床單不干凈,房間隔音不好,價格四十塊左右,還是給了差評,主要也是在生長住客的氣。對了,它在虹橋機場附近,叫“徐涇東青年旅舍”。(不上圖了)
大城市的小床板
這最后一天的體驗讓我對青年旅社的好感消失了一大半。想想如果自己也去到北上廣打拼工作,擠在很多人同住的公寓里,每天連休息都休息不好還怎么好好工作?感覺每天都在透支自己,找不到在大城市的意義。
偌大的城市,只有一個小小的床板是屬于自己的。或許它還稱不上是一個家。
說真的,我不太能接受這樣為了省點租金而常住在身邊都是陌生人的青年旅社里的生活。身邊的人一波又一波的換著,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作息不同的習慣,完全不受別人影響真的不好做到。
一間屋里六個人,有人喜歡起夜上廁所,有人睡覺打呼嚕,有人在床上喜歡翻來翻去弄得床鋪吱扭亂響,有人早起上班,有人下班晚睡……
想想就很心煩。除非是睡眠質量超級好,工作不緊張又不嫌棄形形色色的人為了節省一部分房租,可以住在這里。然而睡覺需要安靜的人千萬不要選擇住在陌生人堆里,否則一定會每天無精打采神經衰弱。
希望你不要苦了自己
以前看到過這樣兩個提問:在大城市打拼,是應該住在離公司近但是房價高的市區,還是應該住在偏遠但是便宜的郊區?
有人回答說,時間也是金錢。每天花兩三個小時在路上,匆匆忙忙,到了公司已經累到不想動投入到工作里的激情自然也會減少,長年累月雖然房租省下了,可是由于工作進展不佳,工資怕是也不會漲吧。如果住的近一些,那你就可以利用每天擠地鐵的時間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看看書或者練練瑜伽或者就算每天多睡半個小時,給新的一天足夠的精氣神,那也是值得的。
還有一個問題是:租房客要不要以不給房東添任何一件家具為宗旨?
經常有人說租房子的時候什么都用房東的,搬走了什么都帶不走也不心疼,堅決一切從簡,不給房東添東西,否則自己帶不走就虧了。
但是,生活是自己的,日子也是自己過,生活品質是自己追求來的,用心經營自己的家讓家里變得更溫馨更順眼讓自己過的更舒服,可不是幾件家具換得來的。雖然只是租住,也讓它看起來像一個溫暖的家吧。
讓家充滿愛
第一次出門住青旅,最后的體驗就是,人多可以包間最好,短期住最好,圖個新鮮去住最好。如果你需要休息好,千萬不要住到全是,陌生人的房間里去,這是小鹵給各位寶寶的忠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