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拿著手機正看一篇公眾號推送文章時,突然來了一則消息。是學校里的推送“公眾號可以查詢成績了”。
然后打開,看了一下操作流程。在點開“成績查詢”到填好“驗證碼”,我竟然感覺到心里“砰砰”地跳――緊張,即使在考試之前我信誓旦旦地說“反正這學期除了有機化學,其他的上課都沒有聽過,只要及格就可以了”。而且這種查成績的緊張感,好像一直都有,即使是過去期望優秀到大學期望及格。
我是一名理科生。其實到現在還有一點點隱隱后悔當初沒選擇文科。常還調侃說,如果我要是當初選擇文科,肯定不至于復讀一年來到這樣的一個學校――普通的省二本院校,加上當初對文學也很熱愛,算是個文藝小青年一枚。
至于后面為什么選擇理科,現在若是說來,感覺還是歸咎當初年少氣盛,不懂自己想要什么,適合什么。即使到現在還是不太清楚。當然,糾結后悔這個已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了。
大學的專業是“生物科學”,調劑過來。當初像大多數的人一樣熱切期望學財務方面,所以沒上大學之前知道被這樣的專業錄取,就說了一定要轉。當時上網也查了很多關于此專業的一些就業前景。雖然網上會夸大一些說辭,但是這一年學來,確實體會到一點:一個聽起來比較高大上的專業,若不是開設在985,211這樣的學校,那么都是學校為創辦綜合性大學的而設立的“形象”。更何況這個專業出來需要實打實的“高技術”。
轉專業是在大一上學期末開始,按理說,我應該毫無考慮直接轉財管。但是,這會兒想法太多了。
這個學期學了高數,發現自己的腦袋瓜不是很靈活,這以后學了財管做賬自己能行么?在人際交往方面也不行,一個學期下來學生會、社團都參加了,也沒認識幾個交心的朋友,就算是浮于表面的“朋友”,以后進入公司怎么處理人際關系。這樣的專業,雖深造的機會小,若是以后稍努力當一名生物老師,也還好,家里人也都期望自己當老師,自己也并不排斥……
最后決定還是不轉。到了大一下學期開始接觸專業課,新增了植物學、動物學,暫時去掉了高數。
這就回到我剛剛提到的那句話“這個學期,除了有機化學上課聽過之外,其他的上課都沒有聽過。”包括專業課。
在看過無數的關于雞湯干貨的大學文章,在無數次想過“應該好好把握大學時光”,甚至在上大學前或者每次回家聽父母的嘮叨“不要進入了大學當成進了養老院”。如此種種,在面對新的開始,我還是淪陷了。
植物學與動物學,都是極厚的一本書。開始上課時,抱著好好聽課該記得得記的想法,大概持續了一兩堂課,發現自己即使課下課上去看這速度也趕不上老師一節課的只言片語。
我可以把這些歸咎于自己可能還不太適應的結果,大學本該就是這樣的一個節奏!
但是,后面漸漸發現,老師完全照著PPT讀,書本完全用不著。這里特別要提到的是植物學老師,照著PPT讀也就算了,在每張PPT過渡的時候,都沒有語言去組織,直接讀下一張PPT內容。有時候上課看看手表,似乎自己也和我們一樣期望著下課。
動物學老師的課,雖然也是照著PPT來講,但是上課至少能夠旁征博引,有時候給我們看看關于動物的視頻,但是始終沒有落實到課本,我們只能看著PPT里比較系統的知識,而腦袋里卻是一片糨糊。有時候試圖記下一點點,但是很尷尬,不知道記在書上哪個合適的位置,然后隨便找個位置記下再整理,發現那一張PPT已經翻過。
我知道不該以自己的不自主學習來去評判一個老師的講課方式。即使,在一階段迷失的日子里,決定重新拿起課本開始看,結果發現,看完一遍之后,面對課本上生僻且科學性強的字眼,有種有力使不出的徒勞之感。
而上有機化學課就會讓我有一種回到高中的感覺。首先,課桌上絕對不可以有手機。其次,雖然老師也會對照PPT去說,但是總會將書本與之結合。課下,也會布置我們作業。老師很少在課堂說些與課無關的“生活閑話”。一板一眼的做好每堂課的任務。
很多同學也吐槽過這位化學老師,說他比較嚴格古板,這都大學了還要求那么多,上課感覺回到了高中似的――死學習。
但是,在老師的這種教育模式下,我卻認真聽了每堂化學課,能夠弄懂內在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沒有那種迷茫感與無力感,即便知識是硬塞的。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大學上課教書的方式還是像高中應試教育那樣,除了學生自主性的一個差別外,還有老師能夠去深入強調課本與多媒體相結合,是不是讓我們在學習上不會有“誰的青春不迷茫”這樣肯定的借口呢?在說這句話時,我是不太清楚其他普通本科還是重點大學老師教書的方式,才有了一概而論的想法。
想起考試前一兩周,動物學植物學老師發的文檔,里面是要考得一些題型及考點,然后打印出來,直接開啟文科生的模式――背。是的,就算你一個學期沒學,也沒有發過課本,只要你忍住這幾周,拿著打印出來的重點使勁的背,過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如果運氣好,還能拿個獎學金。
所以在接到文檔那一瞬間到后面一周有時間就在自習室背書。我一直處在抱怨中:考試以考這些畫好了完全不用看書只看幾張紙背背的重點,再以考試的這種方式檢驗我這一個學期,意義何在?但是,為了這樣的形式或者說“面子”,還是在努力的背!
那時我就這樣相信:在普通的本科學校,真正的優秀者不一定是成績出類拔萃的,而是在考前面對重點云淡風輕,考后面對成績寵辱不驚,因為他們看中的是平時,是真正的知識!
成績出來如自己所料,只有化學考得最高。而專業課植物學及其他課馬馬虎虎過了(動物學成績還沒有出來)。
以上僅是一個普通本科學校學生結合自身及學校對考試的一種狹隘看法。不能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