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林丹出軌的爆炸性新聞一定震驚了朋友圈。爆料者秉承鎮(zhèn)定孕婦情緒的道德底線,在孩子出生后終于大膽把消息爆光。盡管林丹已在微博做出回應(yīng)承認出軌事實并對家人道歉,但一干看客想必又會由這一事件追溯到眾多男星之前的類似行徑掀起血雨腥風的討論。
名人出軌就像把每個家庭類似情況搬上舞臺,透明的媒體肆無忌憚的發(fā)表言論,觀眾以儆效尤,推己及人,為自己的感情敲響警鐘。八卦過后,我們情不自禁對自己發(fā)問 “我是否有出軌的可能?如果伴侶出軌了我要怎么辦?”
電影《45周年》描述了一對相伴70年的夫妻的故事:妻子偶然發(fā)現(xiàn)丈夫?qū)σ压食鯌偾槿烁矁?nèi)心的深情,這使她深受打擊,開始懷疑兩人一生的情感堅守。本片導演安德烈 ·海格說,“人們糾結(jié)于此,是因為無論你自認為對某個人有多么真誠,都會隱瞞一些事情。但也許這沒什么錯,永恒不變的愛情在任何年齡都只是幻覺。”問題是,我們必要因此陷入混亂和擔憂嗎?如今的社會賦予現(xiàn)代人更多選擇的權(quán)利,我們是否應(yīng)該在有能力掌控自己的人生、滿足生活的物質(zhì)條件下,重新思考出軌對生活和自身的影響。
放棄和原諒,都需要勇氣。按照心意的成熟決定都值得為自己驕傲。重新定義出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