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世界里理財的最高概念就是放在余額寶了,但是由于在余額寶里支付的時候照樣不受限制,所以把錢放在男票那邊是最妥帖的方式。因為是學生黨,唯一的收入是生活費,所以控制住剁手的沖動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在我身上沒有理財這個觀念,我只談談從小到大家里理財的情況對我的影響吧。
小時候住在鄉下外婆家,外婆家是做生意的,鄉下樸實對生活要求不高,甚至記憶里趕集是非常熱鬧的場面,人群擁擠的,還會把擺攤出去的東西給碰掉到地上,那時候的我雖然年幼,也可以站在擺攤的一角幫忙,整理攤子上的東西,防止別人碰掉了,也防止別人順手牽羊。那時候因為信息交通閉塞,山里自給自足過得還不錯,畢竟周圍村子什么的回來市集上買東西,外婆家的店鋪開店的時間比較長,所以生意都比較好。那時候理財都是流行存起來,似乎都是留給孩子上學用,當然平時吃的也不錯。我很喜歡外婆家的食物,入味,豬肉什么的也都是人工喂養的,以前不懂何為美味,后來到了外面吃的都是飼料豬就明白了,可惜自己家養大的豬越來越少,從需要打聽什么時候誰家宰了豬賣了,到飼料豬占領了市場,家里做什么紅白喜事之類的需要向別人預定,講好價錢給養豬。那時候年紀小,外婆家文化經濟等都不太好,所以少,放在吃和存,對孩子疏于管教,好好做作業聽老師話什么的就夠了。我呢,那時候就比較貪吃零食,現在看來就幾毛錢的事,那會兒因為大人沒想過給,我也不會要,總是眼巴巴地看著,有時候會順一下家里的錢出去買零食。這件事情給我的陰影其實蠻重的,我到現在還沒能控制自己吃零食的欲望,我的內心像一個黑洞,我能控制自己不去買,但是有零食的情況下,我不能控制自己不去吃。
鄉下自身的經濟隨著時間的流逝每況愈下,年輕人到外面闖生活,鄉下變成了一座空城,雖然經濟表面看起來發展了,道路修寬修平坦了,樓房推翻了舊房子蓋起了新的,也有了許多以前沒見過的游樂場和休閑場所,但是我們都知道,年輕人走了,只有過年時分鄉下看起來才有當初的熱鬧,它只是看起來好了,實際上是空心的。外婆家的生意再也不比從前,同類型的店鋪的出現競爭,還有超市的一站式購物,不復見當初趕集摩肩接踵的場面,稀稀落落的人群,冷冷清清的局面,我感到痛心。那時的我感到痛心,我想應該到外面圖謀一線生機抑或變通,但是隨著年歲漸長我開始懂得阿姨為什么離不開家里,不僅是贍養老人,也因為生活久了有了感情,也因為恐懼外面的世界,害怕新的環境,拖著拖著,生意冷清就冷清吧,照顧孩子贍養老人,在吃的上面縮減開支能過下去就蒙頭過下去吧。
初中我到縣城這邊讀書,因為寄宿家里管的松,生活費管夠。那時候的我比較有夢想,而且成績好,老師比較照顧,一路上可以說順風順水,我也喜歡那時候的自己,雖然說會早戀,但是因為單純,同學也沒有壞心眼,所以那段時光是我至今想起來最好的時光了。理財沒有概念,但是充足對我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高中離學校比較近,住在家里。好像住在家里就被默認是不需要花錢,爸爸他們極少給我零花錢。我的零花錢大多來自去外婆家時她們塞給我的。高中過的很壓抑,一方面是蓬勃發展的自尊心,一方面卻囊中羞澀。因為自尊心強,跟爸爸生疏不肯低頭,一直犟著,內心缺失的一角希望從外界找到,但是都是十七八歲的孩子,誰又給的了我呢。而一無所有的時候,別人一點好處就能輕易把我收買了,想想真是丟人。我一直沒啥志氣,我想跟這個有很大關系,長達三年的高中生涯,過得緊巴巴的,我的心多多少少是被扭曲的,跟自己死磕著,騙自己我不需要,但是另一邊卻沒法拒絕別人的付出,因為我的內心是貧瘠的,我很抱歉當時的我長成了那樣,我甚至不愿回頭那段時光,今天去游樂場看到孩子,還未成年的孩子瘋狂的使用游戲幣,我在想我以后會讓我的孩子這樣做嗎?一方面我覺得不應該太浪費了,一方面我不愿意我的孩子有我當時的模樣,那個自卑掩藏沒有見過世面的,我想我那么大了上跳舞機依然笨拙的模樣很難看吧,我想我的孩子要是喜歡,只要是合理的我都會滿足她。
大學因為高中的壓抑讓我有種釋放的感覺,雖然生活費不多,但是有點什么小愿望我都能滿足自己。更多的是因為男朋友,還有舍友,給了我很多的影響,環境還有人,把我慢慢治愈了,不知道有沒有完全好起來,但是我比以前好多了。舍友的家境都比較普通吧,雖然有兩三個會領助學金,也沒有土豪出沒,但是大家在金錢上沒有攀比什么的。我感覺她們就是比較平常心,稍微有錢的會比較打扮自己,對我們也大方友善,有的會體貼家里,做家教給家里買洗衣機讓我很感動,有的比較顧嘴,也有小氣一點的也不是啥大毛病。男朋友比較寵我,他會想著我可能需要什么,很滿足我的需要,也不會讓我亂花錢。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從上大學時經常喜歡買東西到能為了克制自己而把錢放在男票那里代為保管,對物質的欲望慢慢下降。我想我更需要的是投資自己,理財在我目前的狀態是不亂花錢,投資自己。心得是,舍得,也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