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兒個你跟我說老師讓你給同學批作業,結果你批錯了,而后被老師批評了。你還覺得批作業這事太浪費你的時間了,你還要見縫插針的早點完成作業。
你能夠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在回家前把家庭作業都完成這點真的非常好。也是因為這點,你就比別人多出了時間,這些時間可以安排做其他的事情。
關于老師讓你批改作業這事你覺得耽誤自己做功課,這個確實,如果不讓你做這事,你肯定功課完成得更快。我想這個事情,雖然你不情愿但老師讓你做了,不由你決定,你也不會拒絕,因為下次可能老師會對你有看法。當然你也不可能那么做。
我覺得一個人如果一直以自我為中心的結果就是我的世界里一切都要以我的想法來進行,但是這樣的人不會體諒別人的需要,不會給予別人幫助,不能更好的去融入群體,當然最后也就不會那么愉快了。
當你沒有辦法改變一件事情的時候,多想想必須面對的事情,會給你帶來的收獲吧。在這個批改別人試題中,有沒有思考下這位同學為什么會錯,她犯的錯誤你是不是也容易犯,或者你沒有發現的錯誤,那就是一個你也容易出錯的點,趕緊拿個本子把這個題目記錄下來,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的學習新知識新技能,而后反復練習的過程,只有經過一定的鞏固練習之后,你才會找到竅門找到更好的辦法,邊做邊思考,所以才有熟能生巧這個成語。
碼了這么一段后腦子里冒出來你給我分享的故事,對方守門員受傷摔倒,運動員完全可以抓住機會把球踢入球門,而他沒有這么做,在這種道德考驗面前他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也才有了我們看到的這則小故事。讓你犧牲一些自己的時間去幫助一些學習能力弱的同學,你是否愿意呢?一直看的一個觀點,你是否掌握一個知識點就看你能不能把這個知識點講出來教給別人,這何嘗不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呢?
你說呢?希望聽聽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