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家訓》:籬笆上的釘子

昨天,兒子很鄭重、很煞有其事地說要給我講個故事。從沒見兒子這么認真地跟我講過什么,我也就很認真地聽起來。

故事的名字是“籬笆上的釘子”,是《哈佛家訓》里的一個故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從前,有個小男孩脾氣很壞,他爸爸就給了他一袋釘子,讓他每次發完脾氣或者跟別人吵完架后,就在院子的籬笆上釘一根釘子。

第一天,男孩釘了37根釘子。以后的日子里,男孩慢慢學著控制自己的脾氣,每天釘的釘子逐漸減少了,終于有一天,一根釘子都沒有釘,他高興地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

接著,爸爸又讓他做一件事:如果他一天都沒發脾氣,就可以從籬笆上拔掉一根釘子。日子一天天過去,最后,籬笆上的釘子被全部拔完了。

兒子一口氣講到這,喘了口氣,又接著說了起來:媽媽,你知道嗎?籬笆上的釘子雖然被拔出來了,但釘子留下的洞卻永遠留下了。就像你跟一個人吵架,說了些難聽的話,你就會在他心里留下傷口,像這個釘子洞一樣。

兒子講得很帶勁,講完后情緒還有點小激動。看得出這個故事不僅滲進了他的腦中,在他的小心靈里也引起了不小的觸動和思考。

《哈佛家訓》很早以前就讀過,對這個故事也有印象,當時只是當作教子課本來讀的,用來教育兒子的,自己沒過多的思考,也沒引起多大的觸動。

通過兒子的這一番重新講述,我受到了深深地教育,也引發了深度的思考。

這是一本可以讓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的書,是一本可以讓老師和學生一起閱讀的書--因為它不僅可以給孩子以心靈的滋養,也可以使父母和老師從中受到教育和啟迪。我們原來總認為,教育是大人針對孩子的工作,其實教育應該是雙向的,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誠然,就像書中說的一樣,我們大人總喜歡居高臨下的對孩子進行說教,指責孩子不努力、做錯事。而對孩子的教育、對自身的成長父母們又花了多少心力去學習、去思考呢?愿意去認識去接受一個簡單的道理:孩子的錯就是父母的錯。

兒子之所以對壞脾氣的這個故事,記憶得這么深刻,講得這么生動,故事本身的吸收力是一個方面,他內心的情感被觸發是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吧。

之前,我的壓力很大,所以情緒很壞,經常控制不住對他、對家人發脾氣,我的每一次發作,肯定都在他幼小的心里留下了很多很多的洞和難以愈合的傷口。

對兒子、對家人的傷害,我感到難受,更感到慚愧。學習和成長永無止境,自我成長應伴隨我們一生。

教育是一種愛,是一種責任,是一種智慧。無論教育體制本身有多少地方存在瑕疵,作為父母,我們仍然可以找到一條讓孩子茁壯成長的坦途,只不過,這需要我們花費更多的心力和思考。在這樣一個五色雜陳的時代,我們的心被淹沒了,而《哈佛家訓》這本書能讓你找回自己。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讀起來吧,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1.apache安裝到自己的目錄。 2.域名相當于人的名字(用戶好記),IP地址相當于身份證(唯一性) 輸入域名先...
    Evyn_閱讀 441評論 0 0
  • 致親愛的你: 首先我要和你說呢,接下來寫的東西將會是我每天不一樣的時間寫的。想到對你的祝?;蛘哂惺裁丛捪胝f的就寫下...
    Tiffany花言閱讀 419評論 2 0
  • 不喜歡離別 或愛、或恨哪個多一些。 你說 我這個年紀該像個姐姐 成熟一節。 我像個沒有斷奶的孩子鬧街 想在你懷里天...
    蘭因閱讀 16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