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雞湯”還是“精神鴉片”?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每天我們都在接觸各種碎片化的信息。然而有一類文章我們每天或多或少的閱讀著,甚至有時候我們偏向于閱讀這類文章,我將它稱之為——心靈雞湯。

我就是從小就喝著各種雞湯成長過來的。小學里,我最愛看的書是智慧背囊。中學里,我每天背著那本厚厚的人性的弱點與人性的缺點。高中里記敘文寫不好,只能寫議論文,每天沉浸在各種名人的勵志故事里,寫出來的議論文清一色的——提出道理——舉兩個名人故事——總結道理。

然而現在我并不是要抨擊這種雞湯教育,相反我們的確汲取著這些雞湯營養茁壯成長的。

A:爸,為什么你總要我考第一?我覺得我成績在班級前幾已經很滿足了。

B:你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什么嗎?

A:珠穆朗瑪峰。

B:那你知道世界第二大高峰么?

A:……

B:所以這就是你要考第一的原因。

我們需要雞湯,因為面對無處不在的壓力,偶爾也需要這種激勵味十足的“語言藝術治療”。不過,有些時候雞湯放在不同的情景就成了精神鴉片。

A:老大,我覺得這樣干行不通啊!別人都當我是騙子啊?。硞麂N組織)

B:你知道馬云當時提出B2C的時候別人怎么看他么?當面就說他是騙子,然而現在他有億萬身家。

A:……

B:干活去吧。

A:是。

盡管我舉了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但是這種情況在職場上都能看到類似的情景。你和老板談加薪,老板和你畫大餅,各種成功名人的雞湯在這里都化身為精神鴉片,你沉浸在各種虛擬夢幻的未來上,卻干的最苦最累的活,拿著最低的薪水。你和老板談理想,老板和你談現狀,各種理想主義妥協現實的名人案例又拿出來成為一鍋鍋精神鴉片,你沉浸在這些迷霧里面以為這就是現實。

因此,大多數時候雞湯只能作為心理慰藉,并不具有指導意義,甚至有時還會蒙蔽雙眼。當你擰螺絲的時候雞湯只會告訴你,好好努力,慢慢擰,總會擰進去的,卻沒告訴你擰螺絲的方向反了。

為了防止雞湯成為精神鴉片,我只給一個建議:少看雞湯,少聽雞湯,少學雞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這周病了,沒怎么看書,昨天看了養肥了很久的雕爺湖畔筆記,他說有兩個創投基金的創始人分別發明一個很有趣的創業“三缺一...
    greenbuddy閱讀 215評論 0 0
  • Apache YARN(Yet Another Resource Negotiator)是一個Hadoop集群資源...
    單行線的旋律閱讀 2,809評論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