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名人故居》胡適故居?與書為伴

? ? 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已過去近百年,在那些令人高山仰止的“五四”人物中,中國現代著名學者胡適更可視為一座難以逾越的巍峨山峰。胡適的最后三年是在臺北度過,他的諸多履歷如今在臺北胡適紀念館中仍有跡可循。系列節目《臺北名人故居》今天介紹胡適故居,我們一起去探尋胡適在臺灣的一些生活軌跡。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位于臺北南港的胡適故居是一棟掩映在樹木之間的大平房,穿過門前長廊,拉開木質彈簧門,就是長方形的客廳,這里原是走廊,被胡適擴建為客廳,旁邊是可坐十人的沙發,可以想像這里曾經高朋滿座的情形。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胡適生命中的最后三年在臺灣,過的并不如意。他支持創辦的半月刊《自由中國》因干預臺灣政治和經濟遭到查禁停刊,胡適的好友、刊物負責人雷震被抓,這一事件對胡適的打擊極為沉重。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此后,高朋滿座的客廳常常冷冷清清,心境欠佳也影響到他的創作。胡適剛回臺北定居時有一個宏愿:想過兩、三年安靜生活,將他的《中國思想史》和《白話文學史》寫完,但直至臨終,這一計劃并未完成。只留下四五大包、一尺多厚的遺稿。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在胡適故居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書籍:不僅書房中的六層大書柜中密密麻麻擺滿了各類書籍,而且客廳、臥室里也放著書架。據說,胡適生前,他的廁所里、汽車上也常放著書報。除了看書,他可說是沒有其他嗜好。他說,治學要有兔子的天才,加上烏龜的功力——這就是他讀書不輟的原因。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本臺記者? 申楊 作為中國近代白話文的積極倡導者,胡適故居中沒有一般文人居所常見的條幅,墻上掛著的胡適手書,也相當白話:“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有七分證據,不說八分話。”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胡適故居有兩間臥室,夫人江冬秀是在胡適離世前三個月到達臺灣,陪胡適走完最后一程。胡適高舉新文化運動大旗,但卻有“父母之命”的包辦婚姻,對于這段婚姻,胡適的解釋是不愿傷人。

胡適紀念館前主任? 潘光哲

胡適說不愿傷三個女人的心,母親、岳母和未婚妻。夫妻雖志趣不和、聚少離多,但最后倒下的那一刻是和夫人在一起。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胡適在臺灣的三年格外思鄉,看到臺灣的山景,他就會談起家鄉的景致;看到臺灣的節日,他就談起家鄉的風俗習慣。他在住院期間也談他的故鄉,話匣子一打開,誰也插不上嘴。他的遺囑中有一條,就是將留存在大陸的102箱書全部捐贈北大。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胡適墓園與故居一條馬路相隔,“一代草圣”于右任題寫的墓碑。

圖片發自簡書App

墓志銘也很白話:

這是胡適先生的墓

這個為學術和文化進步

為思想和言論自由

為民族的尊榮

為人類的幸福而苦心焦思

敝精勞神以致身死的人

現在在這里安息了

形骸終要化滅

陵谷也會變易

但現在墓中這位哲人所給予世界的光明

將永遠存在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