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天到今天,下了很大的決心提離職,結果在月度績效面談的時候,還是沒有斬釘截鐵地說出來,只委婉地說或許應該重新做選擇了。被說服了一下,然后暫時性地放下了這個沖動。
看到被說服留下的時候,頭腦里有符合及慶幸嗯聲音閃過,它說;那好吧,又可以再多一些準備時間去面對未知的恐懼。這背后還安全感在作祟。再有就是突然不確定自己一直以來保持的看待工作的觀點和視角是否真的有理?內心里,我一直在抱怨沒有給到我發展的空間,因而心里憤憤不平,有情緒,退后一步冷眼旁觀,不積極也不主動。這點在別人眼里,看待的角度完全不一樣。在她和她們那里,我的表現還是OK的,并不想我認為的那樣。當然對于那些評價,實在無法知道準確度有多少。這樣評價也不能抵消我心里對于工作的不滿足感。
-真的能以熱愛為職業嗎?
-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在哪里?
-找到工作的深層意義,其背后的資源,以及每一個任務后面可以為自己服務的地方是什么?
-這一個任務前后相關聯的影響有哪些?
我明白,她有她的立場,團隊穩定,也是她的需要,以及上面對她的考核點。她的觀點我不會完全信服,會批判性地吸收。
不得不說,聊過發現,還是有情緒從中作梗。我的疏離感,覺得工作無意義和價值,不主動爭取,不愿意表達自己的觀點等,這些背后都有情緒。那個最新的情緒是什么?是對這個行業不感興趣,還是對這個職位不感興趣,還是對隱隱約約什么有不滿?還是,只是你認同了你的小我,認同了你的受害者的心態。
我因為心里失落失望,因此不攬任何任務給自己,相反,還把許多任務都往外推。我想借機表達我管理的不滿,而另一頭則認為我不愿意承擔責任。每個人果然都是從自我感受出發,來看待問題的。
我感興趣的點到底在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