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一周就讀完了這兩本書,感想也斷斷續續寫了幾天,最初是一字一字寫在讀書筆記上,更像是內心的碎碎念,而后修改寫在手機備忘錄里。最終,我還是決定發到公號里,與你一起分享震撼過我的兩本書。虹影,享譽世界文壇的英籍華裔女作家,但我之前真的不知道她,可讀過她的書,我就再也不會忘記她。之前讀阿城的書,我的感覺是不舍得讀,想要慢慢品,而虹影的書,我想要一口氣讀完,都是很奇妙很特別的感覺。
虹影,一個流浪多年的靈魂,這是我本來要用的題目,后來覺得她不是一直在流浪,她在不斷出走與回歸,不斷的跟不同人和解,所以換了題目。
一口氣讀完《饑餓的女兒》與《好女兒花》,除了震撼,更多的是觸動。我讀書不多又比較雜,啥都喜歡看一些,但她的書第一次讓我覺得,嗯,原來書可以這樣寫。網上大多說這兩本書是虹影的自傳體小說,在我讀來,更像是她對過往對生命如泣如訴的記錄,靠文字跟自己和解,與母親和解,靠記錄理解父親、生父及自己的哥哥姐姐。她寫出來了,她把內心的黑暗釋放,也把埋藏最深的愛釋放,然后迎接新生命,女兒的也包括自己的。從她的書,更深刻的明白,有時,寫作是生命的出口,是救贖之路不可或缺的一盞燈,大概因此,我也斷斷續續的寫著,畢竟,我也是個有故事的女同學??
《饑餓的女兒》是前半段,《好兒女花》是后半段,讀的順序也是如此建議?!娥囸I的女兒》是以六六為視角的,也就是虹影本人,出生于1962年,剛過“三年困難時期”,住在重慶江邊,跟姐姐擠在閣樓里。18歲那年,她知道自己是私生女,這個身份讓她怨恨母親,不認生父,愧對養父,又受到哥哥姐姐排擠。在我看來,六六一直在尋找自己,尋找內心的平靜,尋找各種方式跟親人和解。
六六---渴望父愛,也希望擁抱母親
六六作為家里的老幺,天性敏感,愛讀書又孤獨,母親的疏遠,父親的客氣,哥哥姐姐的排擠,讓她迷茫。終于,她在十八歲這年得到答案---私生女!她渴望被傾聽的心,渴望父愛的心,讓她在十八歲這年迷上歷史老師,交出自己的身體,好像一個儀式。第一次見到生父,她冷漠不相認,身世秘密的公開沒有給她帶來身份認同感,反而是更復雜的迷失。她獨自化名去醫院拿掉自己的第一個孩子,此時,歷史老師也由于出身問題吊死在自家廚房。六六開始流浪,她去北京,去上海,去英國,她釋放自己,放縱自己,她遇到丈夫,再離開,不斷地相遇、錯過、離開。多年后,六六再次回到家鄉,是母親的葬禮,無意得知母親生前最后的時光并不是她知道的那樣,于是,她開始走訪、打聽,用自己的努力拼湊出母親的一生,終于與母親和解,此時,她的文字少了一些怨,我讀出了些許深藏在內心的愛。最后,她告別母親生前最好的朋友,離開重慶回到北京,擁有了自己的孩子和愛人。六六說:這一次,我不再找一個父親,而是一個愛人。讀到這句話,我流淚了。她終于放過自己,與自己和解,與這個世界和解,釋放內心深處的愛并擁抱自己。
母親---這個生錯年代的女人
母親年少時逃婚到重慶,嫁給黑社會大哥生下大姐,母親受不了黑社會大哥的花花事在婚后一年出逃遇到父親,又生下兩哥兩姐,六六是母親與小孫的私生女。母親一生多難,她深愛著每一個孩子卻又被每一個孩子誤解。母親年少時,也曾溫婉美麗,可性格倔強內心隱忍,最終被生活磨練成看不出身材的退休女工,一生與幾個男人糾葛卻從不解釋。對于小孫,六六的生父,母親是愛的最深吧,也或者遺憾最多,所以記掛最深,年老神志不清時碎碎念的是“小孫小孫”。對于父親,在讀者我看來,更多是親情的陪伴,一生攜手,給父親生下兩兒兩女,為了吃飽飯為了生存,兩個人都必須盡一切能力掙錢讓孩子吃上飯。翦伯伯,愛了母親多年的男人,而母親對于他從來都是止乎禮,他對母親有恩情,母親也曾為救他犧牲尊嚴。
讀完后,我在想,母親真是個生錯年代的女人。她有當代女性所該擁有的所有優秀品質,卻在那個想方設法為填滿肚子的年代被生活磨去了本該有的光芒。可是,母親又是幸運,即便不再美麗變得粗魯,可還是有人看得到她的好,她的兩三好友,父親,生父,翦伯伯。。。所以,母親,這位充滿矛盾與沖突女人的一生,是那個時代特有的人物。
于我看來,兩本書,最根深蒂固的一根線便是母親,六六不斷的出走與回歸,可能她自己都不知道,幾十年,她都在尋找與母親的和解。終于,她在母親去世后,用文字與母親和解,那一刻,我在為她流淚。
父親,生父,翦伯伯---愛著母親的男人們
還是船工的父親,遇到獨自帶著女兒的母親,一見傾心,在一起生活了幾十年,攜手陪伴。父親總是寡言,他打過母親,是得知母親懷了別人的孩子,可又有什么辦法,兩個人養家總比一個人容易,所以,日子繼續過吧。他愛母親嗎?在我讀來,愛過,然后便是親情和生活的牽絆了。生父---小孫,比母親小十歲,姐弟相稱卻擦出火花,為何?因為他懂母親,懂女人內心的柔軟,他也是真的愛。小孫的一生真的是個悲劇,可他又是幸福的,雖沒有跟愛人在一起,可他愛的女人在心里念了他一輩子。翦伯伯,囑咐兒子把他的骨灰撒在那條江,因為那是他與母親的聯系。幾十年,翦伯伯看母親的眼光一直都是熾熱的,即便母親不再美麗,他愛的就是母親這個人,他的愛最純粹。
哥哥姐姐---他們就是你我身邊或你我的樣子
讀的過程,我討厭六六哥姐的時候比較多,為啥咧?利益至上,小市民,甚至會為了蠅頭小利不顧親情。也有感動的時候,母親葬禮結束,六個人各做一道爸媽的拿手菜湊成一桌,熱熱鬧鬧吃頓飯,六六說那是她打小就渴望的,晚了幾十年,父母親都不在了。他們自私也有愛,他們是絕大多數人的樣子,他們也可能有你我的樣子。讀完幾天再想來,我竟然一點都不討厭他們了。
愿書中的那個六六,擁有想要的生活,擁抱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