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姐:“今晚我有約,但不妨礙你們帶點零食回來給我!但是他妨礙我今晚去瑜伽館拿免費的蘋果了”
華姐:“有約了,你還叫我給你帶零食,簡直做夢!你可以叫他載你去瑜伽館拿蘋果,再加上你前天在食堂拿的蘋果。剛好送他成雙的。夠用心吧!人家送一個你送倆?!?/p>
小姐姐:“還可以把剩下的錢去吃頓麻辣燙是吧!”
華姐:“誒呀,正想說呢!”
小姐姐:“同是九年義務出來的,你怎么如此突出!”
年中最后的一個月,似乎這個“平安夜”和明天即將到來的“圣誕夜”,占據了我們年輕人的所有感官,不管是年輕的情侶還是單身狗都在想方設法過很特別。街頭街尾早已洋氣十足,隨便一個地方都可以感受到節日的氛圍。一顆圣誕樹,一個小禮物,一個紅帽子白胡須的老人家,我們都對他們寄托了很深很深的愿望,希望今年的我們好的壞的都已遠去,來年的我們,只要心中有望,就能向上生長。
在這個平安夜的前面,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冬至。那天的到來,我媽媽特意打電話給我,叮囑我加雞腿,嘴里念叨,“冬至大過年!記得好好吃一頓好的,對自己好一點。加雞腿哈,吃雞肉。沒錢,媽給你打。”
孩子在父母親面前,在他們眼里,我們就是一個永遠不會長大的小孩。即使,遠在外面打拼的我們,賺了花不完的錢,穿的光鮮亮麗,擁有了至高無上的社會地位。但在,他們心里,怕我們沒有零花錢,回家給我們塞錢;怕我們沒有棉襖穿,出街買好寄來工作的地方給我們;怕我們在外工作受欺負,時不時自己坐車來看望我們。
然而這一切,卻是他們作為父母親給于我們最純粹的愛,沒有負擔的愛。
“平安夜”成為了我們互遞心意的節日,一個小小的蘋果蘊含了不同的意義。男女間成就了愛,朋友間成就了情,那我們老一輩的父母親呢?
在老一輩的父母親里,生活中剩下的卻是身為孩子的我們,而我們也都成為了他們的全部。哪里還管的了節日不節日,即使記得,還會反過來打電話叫我們應節日氣氛,吃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希望一生中的我們都是平平安安的。
而我們,可能在外和男朋友你儂我儂,或者和朋友在外大吃一頓。父母親的來信,只會說一句,好的那!轉頭另外一個節目走起。
父母親陪著我們的長大,年滿18卻又親手將我們送離他們。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野蠻的生長著,在這生活,工作,甚至結婚生子。他們的狠心割離,就為了我們能夠過上你想要的生活,比他們活的好,比他們走的更遠,看見這條巷子以外的天空。
但是,依舊沒有聽過他們的一句抱怨和不甘心。因為,甘心拉扯我們長大;甘心守著手機,守著微信,就為等那不足十分鐘的通信時間;甘心站在巷口等著我們回家;甘心為我們一生一世洗手做羹湯。
在平安夜的我們,和男友約會前后,和朋友大吃一頓的前后。不妨,打一個電話,發一條微信,告訴我們的爸媽,“在外的我們很好,記得吃個蘋果!”
在外的我們,相安無事;就是我們爸媽吃下又大又好的蘋果!
? ? ? ? ? ? ? ? ? ? ?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