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魯迅兒時的記憶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兒時的的記憶是:上山,下地,爬樹,淌水。對,我就是一個假小子。帶著一幫乖小子們上山打野果子、下地挖紅薯、爬樹捉鐵牛,淌水捉魚和泥鰍。如今想想,印象最深的,最覺得有趣的事兒居然是看螞蟻。
? ? ? ? ?那時見到的碼子有四種。
? ? ?有一種螞蟻是小小的,黃黃的,經(jīng)常出沒在廚房和堆柴火的地方。
? ? ? ?有一種螞蟻有翅膀,我們稱它為“飛螞蟻”。那個時候會用手去捉來,拔掉翅膀,放在書上,看它接下來怎么辦。
? ? ? ?有一種螞蟻個頭比較大,我們叫它大螞蟻,經(jīng)常在巖石上可以看到,如果坐在草叢里的石頭上,它很容就爬到你的衣服上。大螞蟻跑的很快,對危險的反映好像要比其它的螞蟻快,可能跟身高有原因吧,反正很難抓到它。
? ? ? ?最常見的螞蟻就是那種小小的,黝黑黝黑的螞蟻,貪玩兒的我經(jīng)常會被這種螞蟻叮上一口。蹲在門前媽媽給我梳頭發(fā),媽媽在上面使勁拉,我的腦袋使勁兒往下低——看見了我的獵物:一只螞蟻。它好奇怪,地面上明明沒有任何阻攔,可是它卻左繞右彎地迂回前進。我大笑著告訴媽媽:“這只螞蟻真笨,都不知道走直路?!?媽媽不耐煩地兇了我一句:“坐好!” 乖乖坐好后,悄悄地把橡皮筋丟在螞蟻上面,把它圈在了中間。這時候它好像慌了,飛快地向左邊爬去,遇到橡皮筋后又向右邊爬來,這樣來回了幾次后,它便努力往橡皮筋上爬。一次、兩次、三次,掉下來,在努力向上爬去,終于躍過了橡皮筋,繼續(xù)左繞右彎地前行。
? ? ? ?后來才知道,螞蟻是靠氣味認路,他們四處“張望”是為了尋找來時的路。
? ? ? ?對于我這樣調(diào)皮的孩子,知道螞蟻的這個特性了后,就開始了各種各樣的嘗試:在螞蟻周圍滴幾滴油,倒一灘茶葉水,放一張廢紙,最好玩兒的是放幾粒米。螞蟻在米的周圍溜達幾圈后就離開,然后你就可以看到它不斷地遇見其他的螞蟻,每次遇見,都會停留一會,然后繼續(xù)前行,那些和它竊竊私語過的螞蟻就慢慢聚集在了米粒周圍,越來越多,越來越多……有的爬到米粒頂端,有的在下面,慢慢地,米粒緩緩向前移動起來了,太神奇了!
? ? ? ?哈哈,這個時候等待螞蟻的絕對不是美食了,而是又一輪奔波!一根小樹枝把米粒推到旁邊,暗自笑道:“看你們這次怎么回家!”
? ? ? ?最后失望的一定是我。連著米粒一起被推到旁邊的螞蟻一頓亂轉(zhuǎn)之后,應(yīng)該又利用他們厲害的嗅覺找到了同伴,帶著“戰(zhàn)利品”回家了吧!我從來沒有看到結(jié)果,因為總是被吆喝著去寫作業(yè)去了。
? ? ? ?當然啦,童年關(guān)于螞蟻的記憶還有:看螞蟻搬家,掘螞蟻洞,看螞蟻游泳,每一件都那么好玩兒,那么有趣兒。
后記:今天看到寫作關(guān)鍵詞“動物描寫”,內(nèi)心狂喜,走路都帶風——咱們的魔笛作文老師教啦!偷師學(xué)會了一點點【狀物——動物:外貌、習(xí)性(以故事的形式來體現(xiàn)動物的習(xí)性)、表達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 ? ? ?小女子的作文,只是偶爾抽抽風 ,娛樂娛樂自己,不過總算不怕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