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搭公交車上下班早已不是什么新鮮話題,作為90后上班族,一開始更是如此,眼看著房價漲,物價漲,有時候對想象中的那些美好,也只能先說說而已。
城市有時真的很孤獨,他沒有像在校的時候,有自己的朋友,同學,老師在身邊,時刻的讓你感覺到自己所處的環境是那么的舒適,那么的熱鬧。你可能一個人正在陌生的城市中找工作,一個人去找房,一個人去醫院,一個人去吃飯,甚至一個人在自言自語。
早上8:30上班,一開始我都是在7:00~7:30時間段在公交站等車,這個7.6公里路程看似不遠的路,卻經常會遇到堵車,看到一個個紅燈,一輛輛停滯不前的小車,時間一秒一秒的過去,我有點坐立難安。心里常常念叨著,快點啊!因為我下車后,還得走2公里路才能到公司正常打卡。這樣算來,城市7.6公里路程都得莫名其妙地耗在一個小時區間。一旦遲到,沒人會聽你解釋,因為你遲到了。
在公交車上,擠車,肯定不舒服,可大家都知道,能擠就擠吧。在公交車上站著的幾率要比坐著的幾率大得多,怎么說呢?擠車,沒位置。老人來了,禮賢讓位。而我在車上,會經常看表,不管這時代潮流怎么變,(手表/手環)依然是那么酷炫實用。因為如果只有15分鐘就上班打卡了,而我還差兩個公交站的話,我一定是選擇下車的,打開微信小程序,或者支付寶去開啟小黃車,來一場早晨拉鏈,我管他叫,狂奔的小黃車,因為我必須在15分鐘騎行3公里。
后來我干脆直接騎共享單車去上下班,一開始對城市的路線都是靠地圖,當我熟悉了這段路后,也漸漸發現了更快的路線,這樣算來,我坐公交車要1個小時,甚至還有可能遲到,而我騎共享單車只需要5公里,半個小時就到了。
我認為,共享是只是一個詞語,而真正恰到好處的是,我可以選擇更便利的交通工具,更快地走完我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