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看到了一段話,講的是:
以前以為自由就是想做啥就做啥,后來才發現自律者才會有自由。當一個人缺乏自律的時候,他做的事情總是在受習慣和即時誘惑的影響,要么就是被他人的思想觀念所擾,幾乎永遠不可能去做內心真正渴望的事。
做事受習慣與即時誘惑的影響的人,不就是我嗎?
以前以為做任何事情,包容,無所謂得失與成敗才是真正的寬容與強大。但對于過去的我來說,未免太過強求了。我可以看得到的我,是小氣的,易怒的,易嫉的,也是懦弱的。這時候,應該培養起堅強,自信的勇氣才對。
或許這一切源頭不是自律,但是自律絕對起到了一個非常大的作用。沒有好的習慣,沒有對是非的堅持辨別,你如何書寫這一個優秀的“人”字呢。
我也有想過,今日自己的惶恐,與拖延,會不會是幼時讀書太雜,以致怪力亂神。現在,我應該重新開始,看書,學習,養成優秀的習慣,培養美麗的心靈。才對。
比較了理想與現實的差異。發現,我雖能繼續過著現在的生活,不與遠方的人聯系。可是,我心里終究是向往遠方的,向往更美麗的美好的。但是,我愈發明白,我不努力的話,就永遠不可能逃開這桎梏,我所能做的,就是盡一切力量來充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