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王耳東
今天鬧鐘響了,
我關掉,
沒有起床,
賴了很久床,
睜開眼,
仿佛回到了小時候:
整個房間都是暗乎乎的,
窗外傳來簌簌的雨聲,
是那種很大的雨,
夾雜著頻繁的隆隆響雷與閃電,
和記憶里一樣的雨,
以及和小時候一樣的雨日的早晨賴床,
所有都和小時候一樣,
唯獨一翻身,
我沒有摸到奶奶的手。
是了,
她在千里之外的家鄉,
隔著山水牽掛著我,
路途遙遠,
我沒有歸期。
意識到自己的年歲,
坐著獨自惆悵了一會兒,
開手機,
六點二十四分了,時間不早了
于是起床。
我在刷牙的時候,
想起童年,
想起每個雨天的白日陪著我的小堂哥,
爺爺奶奶照舊是要去干活的,
那時我總是害怕風雨催了我的家,
或者雷電打中我,
或許再見不到明天的太陽
即使小堂哥平日與我總是互相爭執,
到這種天氣也會擺出哥哥的樣子
把大門關上,
為我把刻滿閃電的天空隔絕,
轉身安慰我:
“雷雨天很快會過去,爺爺奶奶很快會回來?!?/p>
我會默默等待先回來準備飯菜的奶奶推開大門,
和堂哥一起,安下心來
深刻的害怕與真切的溫暖都清晰地存留到記憶里封存。
以為會像其他記憶一樣,不再拾起
——直到今天早上,
雨天一下子把我拉到小時候,
它使我開始懷念那個仿佛還在昨天、無憂無慮的童年。
記得春雨也有溫柔的時候,
那種淅瀝瀝的小雨,
沒有雷電的那種,
閑著無聊,
我會和小堂哥在屋檐下伸出整個手臂迅速橫過雨面,
兩個人拿出手比對,
誰被雨打濕的面積更小就算贏,
通常是我更小,
大概是因為手小,
又愛耍賴皮。
玩著玩著,
奶奶會回來,
差不多的時候,
叫我們停下來,
叫我們洗手吃飯。
后來堂哥和父母離開老家,
爺爺奶奶身邊只有我一個小孩了的時候,
我開始上學,
我漸漸學會獨自長大,
一個人在家,
在雨天里不再害怕,
早就以為自己已經很適應家人忙時沒有人陪伴的孤獨
卻在多年后這樣的雨天,
被回憶的惆悵清楚明白地告知:
其實自己很在意當年的那場孤獨的長大。
沒有在埋怨什么,
畢竟我很喜歡那樣的童年里其他的部分,
我懷念哥哥稚嫩干凈的臉龐,
懷念他不愿輸卻因為是哥哥而偶爾勉強自己讓著我的不甘,
懷念爺爺奶奶還健朗的身體,
懷念充滿生機的家鄉,
只是想以這樣童年的部分說明我對一些人,
偶爾過分熱烈的期待,
可能情感原始是來自那部分童年,
因為比起懂事開始時堂哥堂姐都在爺爺奶奶家,
到最后只剩下我,
那時真是太孤獨了吧。
一整個早上這種思緒的紛亂感和綿綿的惆悵都圍繞著我,
心智暫時遠離了那個充滿干勁的我,
一下飄向過去并沉溺其中,
悶悶的不愿說話。
于是在沒課的時候,
用手指一點點敲在電腦上,
只是短暫地懷念那個于我而言——遠去的童年。
接下來,還是要
繼續好好地學習和生活啊
畢竟日子 ?一直在向前走
全文完
(這是清明節前后的一篇舊文,不是最近的,畢竟,現在廣州都是暴雨,而不是溫和的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