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Q今天辭職了,應屆生今年6月份畢業,負責微信編輯,一個很安靜的女孩,平日里在辦公室很少說話,默默地做事,還沒過三個月試用期就突然辭職了。
從今年年初到現在10月份,微信編輯這個崗位已經換過三個同事了,在崗時間都沒有超過三個月就辭職了。
自己為例,從去年7月份實習,到今年畢業接著做,在公司一年多時間,來了一些新同事做不長久又都離開了,一年多時間,我已經是公司工齡最久的員工。
同事的離職,與此同時,我也在想一個問題:為什么多數人在職工作時間不超過三個月?
遂寫寫自己的想法思考。
回想去年時候,來公司實習的第一個月就已經想辭職了。小公司,四五個員工,上班時間其實大家都在各自忙各自的工作,再加上個人自己性格內向不喜與人交往,所以第一個月我都是很閑的狀態。待在工位上沒事做,工作又不允許出去,所以日子很煎熬。后來想辭但不敢辭,出門在外,沒工作了生活基本需求都是問題。
一個人沒有后路可選,便只有往前走這一條路,這很現實。
三個月時間是一道坎,除了自己原因,公司也有一些影響因素,相互選擇,無所謂對錯。
小公司,不如說是創業公司,業務不穩定,公司人員結構固然也是不穩定,在做事風格上,快節奏,變化大。大公司猶如一架航母,小公司則更像是一艘快艇,都生存在同一片海洋市場,不同的是各有各的生存方式。
創業公司不跑起來,就是在等死。變化大,行動快,如果能力不足是很難跟上節奏。
總的想想,工作是相互選擇的過程,三個月試用期時間來給彼此磨合也好。不過,總歸要知道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然下一份工作的三個月,你拿什么度過這個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