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最年輕的00后們也開始抑郁了?

有專家表示,“在中國有5000多萬人和接近四分之一的學生患有抑郁癥”。另有數據顯示,中國17歲以下的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未成年人受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或許有些家長很難將自己的孩子與抑郁癥這個詞聯系在一起,認為孩子這么小,不會有什么精神上的問題。但事實是,有些孩子確實不僅僅是憂郁那么簡單,他們得的是抑郁癥。

如今,兒童被診斷出有抑郁癥的數字正在不斷攀升,抑郁癥甚至已經成了兒童第二常見的精神問題,僅次于注意力缺失/過動癥。存在即合理,焦慮和抑郁的逐漸低齡化,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社會因素

如今的社會是網絡時代的社會,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利與弊并存,最明顯的利就是獲取信息及時,便利,范圍廣,而最明顯的弊便是,不能百分百確定信息的真實性,也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流溝通。

我想起曾經看過的一篇文章《那個經常在朋友圈里曬幸福的人,你真的過得好嗎?》。人,難免會有對比心理,當你的朋友圈里都是在曬旅游,美食,秀恩愛,而你此時卻正在為生活,為學習,為工作苦惱著,這時帶給你的體驗肯定是不好的,或許你會想:這個社會是不公平的,為什么別人生活這么好,而我的生活這么苦逼。學心理的人都知道,我們最容易用到的一種認知模式就是不合理信念的認知模式:絕對化要求,過分概括化以及糟糕至極。正是這樣的一種認知模式,在這樣一種對比下,往往會把正在成長而情緒還不成熟的00后們直接引向焦慮抑郁。

其實,朋友圈里曬的幸福也不一定是真的幸福,有人分析過,一般喜歡在朋友圈曬幸福的有兩種:一種是他們真的是幸福,然后也就是開心喜歡放出來分享;另一種則是,因為他們缺乏這種幸福,在難得有的時候就要曬出來。所以,我們在虛擬網絡上獲取到的信息并不一定就是真實的。

人類總的來說還是偏懶惰的,當我們可以不需要出門就可以獲取信息的時候,那么閉塞的房間與虛擬空間便是孩子們的常駐之所。當孩子們接觸現實世界的機會變少了,偶爾回到現實就會發現這個現實的社會好陌生,而陌生但又有時不得不去面對就會讓他們產生焦慮。

2、家庭因素

00后孩子們的父母主要是集中在70后和80后的。70后的父母與00后的孩子溝通遇到的更多是文化觀念的代溝問題。00后的孩子,他們很早就接觸網絡,學習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明顯要比父母快得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他們的文化觀念不一樣,進而影響他們之間的溝通交流。

而那些稍年輕些的80后的父母,更多是因為生活壓力和婚姻問題影響到孩子,我國的留守兒童數量龐大,而這一部分留守兒童的父母大多數都是80后,他們因為生活壓力,不得不與孩子們分開,所以這部分孩子往往是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更多是感覺到自己是孤獨的,這種孤獨感就很容易引發焦慮抑郁。還有一個問題是80后父母的婚姻問題,據某次調查報告顯示,80后的婚姻離婚率比以往的要高,孩子在不完整的家庭里成長,得到的愛是不完整的,這類人群也更容易引發情緒問題。

3、學業因素

現在的學習壓力是越來越重,其中的原因有教學內容的難度在增大,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在逐漸提高,就業壓力提前在學習成績中表現出來等等。孩子們面對著巨大的學習壓力,而社會對孩子們的各種誘惑也在增加,當他們無法平衡壓力,無法正確處理誘惑時,這些都往往會引發他們的情緒焦慮問題。還有就是學習壓力得不到父母理解而導致的情緒無法得到緩解。

4、個人因素

個人因素在這方面的體現主要在個人性格氣質上。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把人的性格氣質分成了四種類型: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郁質。

膽汁質的神經過程特點是強但不平衡,和這種神經過程的特點相適應,膽汁質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能忍受強刺激,但心境變化劇烈,脾氣易暴躁;

多血質的神經過程特點是強而平衡且靈活,和這種神經過程的特點相適應,多血質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活潑好動,容易適應外界變化,善交際,我們所說的外向型人格大多就是這種氣質類型的人;

粘液質的神經過程特點是強、平衡但不靈活,和這種神經過程的特點相適應,粘液質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情緒興奮度低但較為平穩,不善言談,做事有條不紊,交際適度;

抑郁質的神經過程特點是弱,而且興奮過程更弱,和這種神經過程的特點相適應,抑郁質的人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多疑多慮,敏感,不愛交往,這類型的人便是最容易發展為抑郁癥患者的一類人群。對于這類型氣質的孩子,父母們需要更主動地去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并多去理解他們,一旦他們與父母的溝通遇到了阻礙,他們就很難再次與父母敞開心扉地去聊心事。


以上從四個角度分析了焦慮抑郁逐漸低齡化的原因,希望看過文章的父母們在孩子跟你談抑郁這件事情的時候會有一個新的心態,而不是說他們沒事找事;也希望看過文章的00后或90后們,能正確面對處理越來越走向低齡化的焦慮抑郁情緒問題。

青少年抑郁癥對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極有可能會影響患者的一生的健康,所以如果身邊的青少年有抑郁傾向一定要及早的進行有效的治療,并且盡早的做好預防工作。


關注微信公眾號錦虹網(ID:jinhongxinli)了解更多心理知識

錦虹網-心理教育視頻直播平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文|慕楓 炊煙穿過甯靜時光 停在指間纏繞纏繞 誰的思念紮入胸膛 腥甜中還透著瘋狂 在擁抱狂吻中陷落 飛過無盡黑夜星...
    我是慕楓閱讀 173評論 0 1
  • 【簡介&目錄】戳這里 【上一章戳這里】 前情回顧:“既然這么盛情邀請,我再推脫豈不是辜負大家一片好意。”張嫣收起鄰...
    尹小夜閱讀 506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