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班 ? ?張佳欣
今天,我又翻開了放在書桌上的那本書——《你心柔軟卻有力量》。
坐下來,翻開一頁,打開書桌上的那盞臺燈,低頭閱讀起來,一個個印刷字體跳到我的眼前,拿起早已放在一旁的筆,讓它與我的心神共舞,在干凈的書面上留下我的筆跡。
這本書共有48篇文章,又分為六輯。每一篇都會送給我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但是,這一個個,一條條人生哲理都需要我去探索,去尋找。
《總有群星在天上》一文中,我明白:黑暗就是人一生中遇到的困難,困難來臨之際,不要想著如何去躲避,而要去想如何從中找到“群星”,找到希望,然后去挑戰它,并戰勝它。
我通過閱讀每一篇文章,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林清玄這個人。這個人,小時候被人算出克他母親的健康,而被送到外婆、姑媽家。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很少。而我們呢?身在福中不知福,父母供我們學習,供我們吃穿用住。但我們卻毫無感恩之情。這是我們該有的嗎?與作者相比,我們真是天壤之別。
要是以寫作技術當比賽規則的話,我們那真是與作者差十萬八千里了。作者把每一篇文章都寫得入夢,入魂,入心。能寫出這樣的文篇,實屬不易,更何況是這一本書呢,由此可見,作者那份熱愛寫作的心與堅持不懈的精神是那樣的強烈,鮮明。
通過對每篇文章的反復閱讀,研究,反思,讓我知道,林清玄是怎樣一個人,他有一顆什么心,他擁有多少現在兒童缺少的中華精神。誰能說他只是一個作家,誰能說他的心只放在寫作上?誰能說!
不,我們沒有資格去說,因為我們不能與它相提并論,他擁有的一顆專注,熱愛寫作的心,我們沒有,他那堅持不解,對某一種東西有獨特見解的精神,我們也不具備。可見,如此的我們如何成為祖國的希望,如何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如何建設發展我們的祖國!
林清玄,說白了,只是一名作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國人,我們也是一名中國人,但是,這一代的我們為什么就是不具備林清玄那一代人的中華精神呢?只是因我們太依賴家人,太依賴他人了,沒有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所以才會變成這樣,誰能說這是他人的錯,是我們對呢?
誰都會說,因為他們只覺得我們是孩子,我們還太小。“小”?作為中學生的我們還???不,我們已經不小了,有一些不需要他人幫忙的事,我們可以自己面對了。所以,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重新獲得前輩們的那種中華精神吧!
我輕輕地合上書,想著,思考著,回味著這本書教會我的那些人生哲理,一直品味著剛才的話······
編者語:
師生共讀書目:《你心柔軟,卻有力量》
作者:林清玄
文章讀完后,學生踴躍寫稿,現選取其中優秀稿件,以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