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我一直覺得中華文字自有一種奇異的魅力,今日回家。心中百轉千回,流淌到指尖,卻緩緩打出一個歸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于愛情。
? ? ? ? ? 有些時候會想人真的是大自然最奇妙的一次創作。雖然無數作家、攝影師、學者通過種種辦法向我們展示其他物種之間也具有那種生死不棄的感情。但愛情兩字,唯有在人與人之間,才能變幻出濃淡兼宜、各具特色的畫卷。
? ? ?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當歸去之途,終點是愛情之時。這句膾炙人口的名句便這般自然而然的浮現在我的腦海。也許有人會覺得,既然創作,自然要去發現些所知者甚少抑或與別處大相徑庭的風景。但陌上那片繁花,盛放經年,雖千萬人覽盡,我仍愿將對愛情的期望深埋其間。
? ? ? ? ? 大約錢鏐這位橫刀立馬,怠于讀書的馬上君王絕未想到,當年王妃春至未歸,自己提筆寫下的這段相思會跨越這漫漫歲月,在如今這個鋼鐵鑄就的時代,于林立的高樓間悄然開出如此婉約清麗的一片陌上繁花吧。
為何呢?“田野阡陌間野花開了,慢慢賞花,你不必急著歸來。”其實多么清淡的話語。沒有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的熱切;也沒有思君一壺酒,烈烈醉我心的深刻;更別說玲瓏骰子安紅豆那般入骨的相思。但也許就是這種浸入平淡生活中的情感才在這個時代顯得格外的動人心魄。
當無形的電波可以傳遞我們的聲音。當比指甲蓋還小的攝像頭可以記錄我們的相貌。當汽車、高鐵、飛機等等交通工具可以運送我們的身軀。可能我們有些忘記了,在歸來之時,把情感落在了家中。當電話中的聲音變得蒼白,我們想到視頻;當屏幕上的人臉顯得虛假,我們踏上歸途。可是當真的面面相覷之時,有沒有那么一刻,你會覺得明明柔軟的思念卻如鐵塊般梗在喉間。眼神早已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閃躲,臉上日常掛著的假笑忘記了卸下。嘴巴明明只想說:我想你,可是那些職場生活中練就的華麗辭藻卻爭先恐后的涌出。
中國人骨子里的含蓄在久別之后展現的淋漓盡致。也許我們可以試著將表達回歸到古人那般簡潔卻熱切的狀態,我不需要將自己完全的表達,但是卻希望能讓你明白。相見除了擁抱、親吻也許還可以長談,我不想燃燒掉全部的情感,只希望能和你細水長流。視頻除了柔光、角度也許還可以深情對視,我不必在屏幕上刻畫出與你記憶中不同的長相,只希望你能從我的眼神里看到我心中你的樣子。通話除了傾述也許還可以規劃生活,只希望思念可以成為一種力量,歸來之時,我們能看到更好的對方。
? ? ? ? 相思如鴆毒,日夜摧心肝。三秋不得見,何以問歸期。不若早前行,長留多無益。他日復相見,惟愿換新顏。
? ? ? ? 關于親情。
? ? ? ? 可能對于親情,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父母。但是感覺說的太多,就如同香茗,品得太久也變成了一盞殘茶。我想聊聊家族。是否是信息交互太過于簡易。使得人們的近況更容易為他人所知曉。而太過于輕松便能獲取的信息是否也正因此而讓它的價值變得可有可無。
鴻雁千里家書至,老幼相攜共閱之。
古時那種千里不得相見,數月方知近況的牽掛傷感中卻別有一番真實動人的味道。內心沒有衡量沒有比較,我就是如此單純的想要知道,你過的到底開不開心。
反觀如今,歸家似乎多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歸家,回歸家族,除了內心血脈的驅使,似乎還參雜了些任務的感覺。我們梳理好平日奔波而塌下去的頭冠,我們舔舐干凈日夜繁忙而黯淡的羽翼,我們還不忘了插上那些華麗麗卻頗有些礙手礙腳的尾羽。如同一只驕傲的孔雀一般,顧盼生輝,踏上歸途。
那個四姨,記得當年我賴在她的膝頭討要糖果,而如今我和她禮貌的討論股市。還有二哥,記得曾經他帶著我灰頭土臉的從田間抬起腦袋,他把手中的蚱蜢丟向我的時候我嚇得忘記了逃跑。而如今他一邊從孩子那里罰沒私下得到的紅包一邊客氣的說著見外了。還有那個誰,還有那個誰誰誰。
當年我們圍坐在火塘周圍,煙熏火燎下每個人的眼神卻是明亮溫暖。如今我們坐在雕著繁復花紋的餐桌周圍禮貌的微笑。交往的活動隨著年齡變得成熟,交流的內容隨著距離變得禮貌。歸途,當內心單純的渴望在與其它情緒的傾軋中慘敗。家族的聚會也只是一場盛大卻空曠的展覽。
也許如今高過四姨一個腦袋的我們可以圈住她的脖子再討要一次糖果,只希望那種曾經熟悉的味道可以喚醒我們早已和血脈融合在一起的甜蜜。也許如今面容褪去稚嫩而顯得和二哥有些相像的我們可以和二哥再去一趟田間,只希望連綿的麥穗讓我們記起我們之間的情感也可以如同它們一樣飽滿而充實。
我并不愿苛責如今的交流方式有什么錯誤,只是也許重溫一下當年的美好可以讓如今被迫延展千萬里的紐帶可以變得更加堅實。倉廩實而知禮節,人類在解決掉溫飽問題后便從未停下探索禮儀的腳步。只是,也許久別之后的相遇,我們可以暫時的忽略些禮儀的束縛。在這群最能也最可能包容你的人中間好好的感受一次遵循自己的內心。
? ? ? ? 關于友情。
? ? ? ? 親情其實我覺得是最好衡量的感情,因為通過血脈來感受。愛情可能會復雜一些,但是仍然能夠用心來判斷。至于友情,可能只能用大腦來取舍。
人的一生會有很多的朋友。他們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有的你愿意給他看你心中的那座高山,有的你愿意給他看你心中的那片深海,有的你愿意給他看你心中的那片高樓大廈。但是最多的,卻只能從你的大氣層外擦肩而過,你甚至喚起云山霧海,只為了讓他看不見你的內心。對的,他也是你的朋友。
因為太過寬泛,所以久別的朋友我們都自有一套相處之道。但是可能因為我們用最冷靜的大腦來衡量友情,所以友情成為最容易被澆滅的存在。可能有人會不服氣,說我和某某二十年友情堅定不移,那我唯有羨慕。但是我看到的久別重逢的友情,卻如同當年相遇時伴隨的那道清風,我記得它的清爽,卻再也摸不準它的脈絡。尤其是,當我們想法都不再單純,交友更多了一層目的性的驅使。當兩個復雜的生活發生碰撞,擦出的火花都沒有了兒時的純粹。小時候,兩個人相遇,就如同兩條最簡單的直線,一旦吸引,便毫無保留的貼合在一起。長大后,兩個人相遇,卻像兩個多面體,就算互相吸引,有一個面貼合在一起卻還有無數個面藏在對方看不到的陰影里。
我并沒有呼吁一定要坦誠相待的交友方式。也許藏在背后的是怕會扎傷對方的棱角。我只是單純的詢問,當四五好友相聚,眼神里充滿了審量,言談中夾雜了試探。有沒有一瞬間,你會懷念某個久別的朋友。懷念他的大大咧咧,懷念他的刻薄毒舌。你會不會想,除了這些之外,你還想回歸一段最單純的友情,重溫那一縷夏日的清風。
? ? ? ? 歸,不想說歸去。歸去太過凄切,某些情況下還帶著些壯烈的味道。不如歸去,仿若一個踉蹌的背影,夕陽下漸行漸遠,有荒草,有昏鴉,有枯藤老樹、凄風苦雨甚至槍戟遍地。所以歸來,歸來很溫暖,在我想來是一個昂揚的人影,從遠方踏著朝陽或者踏著月色漸漸清晰。有繁花,有飛鳥,有青山碧水、晨露晚霞甚至云月相隨。歸來,我想歸來不僅僅是一個動作一個行為,歸來的呼喚還可以有更多。就比如我剛才談的愛情、親情、友情。我把他們叫做“三俗”,紅塵俗事,萬變恐怕不離其間。拋卻那些固有的枷鎖,希望我們可以歸來更多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