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
? 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精詩詞。她的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樣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幗之淑賢,更兼須眉之剛毅;既有常人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愛國情懷。她不僅有卓越的才華,淵博的學識,而且有高遠的理想,豪邁的抱負。她在文學領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同代人中,她的詩歌、散文和詞學理論都能高標一幟、卓爾不凡。而她畢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則是詞的創作。她的詞作在藝術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在詞壇中獨樹一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易安體”。
? ?李清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等著作,但久已不傳。現存詩文集為后人所輯,有《漱玉詞》1卷,《漱玉集》5卷。代表作有《聲聲慢》、《一剪梅》、《如夢令》、《醉花陰》、《武陵春》、《夏日絕句》《南歌子》《孤雁兒》等。
? ? ? ? ? ? ? ? ? ? ? ? 如夢令
? ? ? ? ?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 ? ? ? ?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 ? ? ? ?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 ? ? ?譯文:
? ? 經常記起在溪邊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被美景陶醉而流連忘返。
? ? 游興滿足了,天黑往回劃船,不小心劃進了荷花池深處。
? 劃呀,劃呀,驚動滿灘的水鳥,都飛起來了。
? ?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蕩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這首詩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 ? ? ?這首早期的《如夢令》,便是“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小詞借宿酒醒后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
? ?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 ?譯文
? ?昨天夜里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后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于是就問正在卷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只對我說:“海棠花依舊如故”。
? ?知道嗎?知道嗎?應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 ? ? ? ? ? ? ? ? ? ? ? ? ?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diàn)秋。輕解羅裳(cháng),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 ?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 ? ? 譯文也很美
?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的脫下羅綢外裳,一個人獨自躺上眠床。仰頭凝望遠天,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
? ? 花,自顧地飄零,水,自顧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 ? ? ? ? ? ? ? ? ? ? ? ? 醉花陰
? ? ?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 ?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 ?譯文
? ? ?薄霧彌漫,云層濃密,日子過得愁煩,龍涎香在金獸香爐中繚裊。又到了重陽佳節,臥在玉枕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將全身浸透。
? ? ?在東籬邊飲酒直到黃昏以后,淡淡的黃菊清 香溢滿雙袖。莫要說清秋不讓人傷神,西風卷起珠簾,簾內的人兒比那黃花更加消瘦。
? ? 《醉花陰》這首詞是作者婚后所作,通過描述作者重陽節把酒賞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種凄涼寂寥的氛圍,表達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獨與寂寞的心情。上片詠節令,寫別愁;下片寫賞菊情景。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寫中,加入自己濃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觀環境和人物內心的情緒融和交織。尤其是結尾三句,用黃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盡而意無窮,歷來廣為傳誦。
? ?婚后不久,趙明誠離家遠游,她在《鳳凰臺上憶吹簫》一詞中表達了對丈夫的深情思念。
? ? ? ? ? ? ? ? ? ? ? 鳳凰臺上憶吹簫
? ?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 ? ?譯文:
? ? 鑄有狻猊提鈕的銅爐里,熏香已經冷透,紅色的錦被亂堆床頭,如同波浪一般,我也無心去收。早晨起來,懶洋洋不想梳頭。任憑華貴的梳妝匣落滿灰塵,任憑朝陽的日光照上簾鉤。我生怕想起離別的痛苦,有多少話要向他傾訴,可剛要說又不忍開口。新近漸漸消瘦起來,不是因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為秋天的影響。
? ? 算了罷,算了罷,這次他必須要走,即使唱上一萬遍《陽關》離別曲,也無法將他挽留。想到心上人就要遠去,剩下我獨守空樓了,只有那樓前的流水,應顧念著我,映照著我整天注目凝眸。就在凝眸遠眺的時候,從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歸的新愁。
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欽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婦也隨難民流落江南。飄流異地,多年搜集來的金石字畫喪失殆盡,給她帶來沉痛的打擊和極大的痛苦。后來,李清照之夫趙明誠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發叛亂,趙明誠不思平叛,反而臨陣脫逃。李清照為國為夫感到恥辱,行至烏江時寫下有名的《夏日絕句》,贊項羽,暗諷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趙明誠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
? ? ? ? ? ? ? ? ? ? ? ? ? ?夏日絕句
? ? ? ? ? ? ?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 ? ? ? ? ? ?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 ? 譯文
? ?生時應當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 ?到今天人們還在懷念項羽,因為他不肯茍且偷生,退回江東。
? ? ? ? ? ? ? ? ? ? ? ? ? 南歌子
?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 ? ? 譯文
? ?天空中銀河不斷轉動、星移斗轉,人世間的簾幕卻一動不動的低低下垂。枕席變涼,淚水更多的流淌,一片濕滋滋。和衣而睡,醒來脫去綢緞外衣,隨即問道:“夜已到何時?”
? ? 這件穿了多年的羅衣,用青綠色的絲線繡成的蓮蓬已經變小;用金線繡制的荷葉顏色減退、變得單薄而稀疏。每逢秋涼,還總是還上這件羅衣。唯獨人的心情不像從前舒暢適時。
? ? ? ? ? ? ? ? ? ? ? ? ? ? ? ?武陵春
? ?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 ? 譯文
? ? 惱人的風雨停歇了,枝頭的花朵落盡了,只有沾花的塵土猶自散發出微微的香氣。抬頭看看,日已高,卻仍無心梳洗打扮。春去夏來,花開花謝,亙古如斯,唯有傷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腸百結,一想到這些,還沒有開口我就淚如雨下。
? ?聽人說雙溪的春色還不錯,那我就去那里劃劃船,姑且散散心吧。唉,我真擔心啊,雙溪那葉單薄的小船,怕是載不動我內心沉重的憂愁啊!
? ? 此詞上片極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極;下片則進一步表現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載不動愁的新穎藝術手法來表達悲愁之多。全詞充滿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對故國故人的憂思,寫得新穎奇巧,深沉哀婉,自然貼切,絲毫無矯揉造作之嫌,饒有特色。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塑造了一個孤苦凄涼環中流蕩無一的才女形象。
? ? ? ? ? ? ? ? ? ? ? ? ? 孤雁兒
? ?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里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 ? ?譯文:
? ? 初春的早晨在藤床紙帳這樣清雅的環境中醒來,卻有一種說不盡的傷感與思念。此時室內唯有時斷時續的香煙以及香煙滅了的玉爐相伴,我的情緒如水一樣凄涼孤寂。《梅花三弄》的笛曲吹開了枝頭的梅花,春天雖然來臨了,卻引起了我無限的幽恨。
? ?門外細雨瀟瀟下個不停,門內伊人枯坐,淚下千行。明誠既逝,人去樓空,縱有梅花好景,又有誰與自己倚闌同賞呢 ?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間天上,四處茫茫,沒有一人可供寄贈。
? ? ? ? ? ? ? ? ? ? ? ? ? ?聲聲慢
? ?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 ?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 ? ?譯文:
? ? 整天都在尋覓一切清冷慘淡,我不由感到極度的哀傷凄涼。乍暖還寒的秋季最難以調養。飲三杯兩盞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時來的冷風吹的緊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飛過去了,傷心的是卻是原來的舊日相識。
? ? 家中的后園中已開滿了菊花,我引憂傷憔悴無心賞花惜花、如今花兒將敗還有誰能采摘?靜坐窗前獨自熬到天色昏黑?梧桐凄凄細雨淋瀝黃昏時分、那雨聲還點點滴滴。此情此景,用一個愁字又怎么能說的夠?
? ? 清陸鎣《問花樓詞話·疊字》:疊字之法最古,義山尤喜用之。然如《菊》詩“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轉成笑柄。宋人中易安居士善用此法。其《聲聲慢》一詞,頓挫凄絕。詞曰:“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又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二闋共十馀個疊字,而氣機流動,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可謂詞家疊字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