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必有緣起。
數年前,有某些日本學者曾妄言:
中國境內已經沒有唐代木結構建筑,
要看原汁原味的唐代木質結構建筑,
必須到日本奈良和京都市,
只有這里才有大唐的衣缽。
這個斷言深深刺痛了梁思成。
但這個近似冷酷的斷言至少在當時就是事實,
日本京都和奈良的中國唐代建筑保存完好,
隨處可見。
懷揣一腔激憤、懷抱一腔愛國激情,
年輕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婦,
決心要在中國的大地上尋覓到唐代乃至以前唐代木結構建筑,
再建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再建中國文化的神圣之自尊。
梁思成和林徽因實地考察了137個縣市,1823座古建筑。
但他們一直期望發(fā)現的一千年以前的唐代木結構建筑,
卻從未出現過。。。
畢竟要經歷1000多年的戰(zhàn)火和風霜雨雪,
一座木結構的建筑要能夠從公元10世紀保存到20世紀,
這實在是難以想象的奇跡。
奇跡來自偶然,
奇跡來自努力,
奇跡來自堅持。
梁思成偶然看到一本畫冊《敦煌石窟圖錄》,
這是法國漢學家伯希和在敦煌石窟實地拍攝的。
梁思發(fā)現,敦煌61號洞中有一幅唐代壁畫“五臺山圖”,
這幅巨型壁畫上繪制了佛教圣地五臺山的全景,
其中有一座叫“大佛光之寺”的廟宇引起梁思成的注意。
從這里,奇跡出現了。
今天讓我?guī)銈冏哌M這個奇跡,揭示中國第一國寶的前世和今生。
老樣子,邊看照片邊講述這里活生生的歷史。
此次打卡坐標: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豆莊鎮(zhèn).佛光村
照片拍攝日期:2017年4月
畫冊《敦煌石窟圖錄》關于大佛光寺繪畫,這是法國漢學家伯希和在敦煌石窟實地拍攝的。
五臺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佛家認為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峰當中的小鎮(zhèn)叫臺懷,五峰以內叫“臺內”,以外稱“臺外”。臺懷周圍寺剎林立,香火極盛,建筑經過歷代多次重建或改建,已少有明清以前的廟宇存在。臺外因地處五臺外圍,寺剎散遠,交通不便,人跡罕至,香火冷落,寺院經濟拮據,沒有力量重修,反倒可能讓一些古老的建筑僥幸保存下來。這便是奇跡產生的前提可能條件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梁思成和林徽因,這一對現代史上令人驚艷的傳奇夫妻,有著極其炫目的出身和起伏跌宕的故事。
梁思成,1901年出生在日本,他的父親是梁啟超。在美國費城賓州大學建筑系學習,1927年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又去哈佛大學學習建筑史。中國著名建筑史學家、建筑師、城市規(guī)劃師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護中國古代建筑和文化遺產,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之一。
林徽因,1904年出生,父親林長民,美國賓州大學美術學院畢業(yè),并選修建筑系課程。耶魯大學戲劇學院舞臺美術設計專業(yè)。中國一代才女,中國著名建筑師、詩人、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之一、建筑師梁思成妻子。同梁思成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筑,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后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文學上,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佛光寺衛(wèi)星圖,處于茫茫的深山之中,如同世外桃源。
接著講:
發(fā)現圖錄的時間是1937年,這個時期也是特殊的時期,日本侵華步驟急劇加快,時局日益緊張。梁思成越來越感到時間的緊迫,他和林徽因希望在戰(zhàn)爭爆發(fā)前把華北、中原的古建筑調查做完,以免這些人類的寶貴遺產毀于戰(zhàn)火而不能給國人留下一圖一景,成為他們終生的遺憾。循著《敦煌石窟圖錄》的線索,梁思成和林徽因很快在北平圖書館查閱到了有關大佛光之寺的資料,五臺山《清涼山志》記載,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唐武宗滅佛時被毀,僅僅12年后佛光寺重建。由于大佛光寺處于五臺山的外圍,祈福進香的信徒很少。這份記載和梁思成的推斷吻合。為此,梁思成給圍繞這座寺廟的整個山區(qū)道路都繪制了地圖。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衛(wèi)星實測圖顯示佛光寺深藏于兩山的山坳中,不在大路上,為能保存千年提供了條件。
當時,他們的身體狀況并不好:梁思成拖著一條傷腿,林徽因患著肺病。帶著助手莫宗江、紀玉堂動身前往五臺山。他們到達五臺縣城后,沒有去臺懷鎮(zhèn),而是直接去了南臺的外圍,尋找《五臺山圖》中的大佛光之寺,1937年6月26日,從清晨走到黃昏時分,梁思成、林徽因一行來到臺懷鎮(zhèn)西南兩百余公里的豆村。轉過山道,他們遠遠望見一個隱藏在連綿山巒下的古寺。難道這就是佛光寺嗎?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當他們叩開古寺大門時候,發(fā)現這里早已香客冷清,荒涼破敗,看守寺院的只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僧和一位年幼的啞巴弟子。當老僧明白造訪者的來意后,佛光寺寂寞多年的山門,便為這幾位神秘的遠方客人敞開了。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百年前佛光寺老照片。
據五臺山《清涼山志》記載,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唐武宗滅佛時被毀,被毀之前的“大佛光之寺”的影像,被描繪于幾千里之外的敦煌石窟,可想而知這座寺院在唐宋時代五臺名剎中的地位。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梁思成進入寺院,一眼看到出檐深遠的大殿,就斷定這是一座比他們以前所見的更古老的建筑。
梁先生高興的說:我沒有想到,五臺還能保存下這么好的一座唐代建筑,它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
梁思成后來寫道:“那高大的殿門頓時就給我們打開了。里面寬有七跨,在昏暗中顯得更加輝煌無比。在一個很大的平臺上,有一尊菩薩的坐像,他的侍者們環(huán)他而立,有如一座仙林?!?/p>
據后來考證,當時有一批匠師終生為寺廟服務,終生研究塑像藝術,達到了極高的境界。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林徽因親自考察測繪唐代經幢照片。
穿行在大唐盛世的時空中,梁思成夫婦感覺進入了一個魔幻的世界。盡管他們熟知中國雕塑史,確信重大的發(fā)現就在眼前。但他們仍需要找出確鑿無誤的證據去證實這個發(fā)現。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平日工作時,梁思成管林徽因叫“scale(標尺)”,因為林徽因總是作為參照物出現在建筑照片上。而測繪時,梁思成大多是爬在屋梁上,所以林徽因管梁思成叫“梁上君子”。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標尺同學“”林徽因和佛像對比圖。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面對佛光寺內諸佛菩薩的塑像,梁思成、林徽因一眼就可看出是晚唐的作品,因為這些塑像和敦煌石窟的塑像極為相似。尤其是林徽因,她受過嚴格的美術訓練,只要看一眼,就可以大致分辨出作品的年代。假如這些塑像是唐代遺存,庇護塑像的建筑就有可能是唐代的。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眼前這些身材高大,造型別致的彩色塑像,仿佛讓他們回到了遙遠的歷史時空。
從藝術造型上看,佛像面頰豐滿,彎彎的眉毛,端正的口唇,都具有極其顯著的唐代風格。菩薩立像大都微微向前傾斜,腰部彎曲,腹部略微凸起,這都是唐中葉以后菩薩造像的。
大殿的佛壇上有唐代彩塑佛像35尊,金剛等33尊。另兩尊特別的人物塑像,大殿兩側,還有明代塑造的羅漢像296尊。大殿的斗拱、梁架、藻井以及雕花的柱礎他們都細致看過,無論是單個或總體,都明白無誤地顯示了晚唐時期的特征。
從梁思成夫婦1937年考察佛光,
到2017年,整整80年的光陰過去了。
古物今夕如何了,
因為對古建強烈的興趣,
我猶如朝圣般的疾馳到了佛光寺
去觀賞被人們稱為的“四絕”
唐代建筑、
唐代雕塑、
唐代壁畫、
唐代題記,
下面回到80年后的眼前,讓我們看看這座樹立千年的古寺的今生。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從北京上午開始奔襲,下午2點終于到了這座深山古寺。
如今在原有基礎上修繕如初,更顯古樸俊美威嚴。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你們先看圖,我這里接著講述梁思成在大佛光寺的那些軼事。
接上續(xù):面對近在咫尺的佛光寺,梁思成被那層層交疊而又宏大雄偉的斗拱所震撼。雖然這些斗拱像承受了千年的委屈一般,交錯折疊在寬大深遠的屋檐下,而正是這種穩(wěn)健牢固的姿態(tài),支撐著佛光寺千年的骨骼和歷史。
佛光寺建在半山坡上,寺因勢而建,坐東朝西。全寺有院落三重,分建在梯田式的寺基上。寺內現有殿、堂、樓、閣120余間。其中,東大殿7間,為唐代建筑;文殊殿7間,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為明、清時期的建筑。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進門的右配殿,為清代建筑。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在殿內大梁上,都有歷朝歷代修繕人的標牌,日期,等同于現在的修繕責任人?,出了事兒有人負責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當年林徽因測量過的經幢
唐乾符四年(877)造,總高?4.9米。
束腰基座刻寶裝蓮瓣和壺門樂伎。
幢身亦刻陀羅尼經,上雕寶蓋、矮柱、屋檐和寶珠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左配殿,也是文殊殿,建于金天會十五年(公元1137年),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重修。1953年又進行了補修。此殿梁架使用了粗長的木材,兩架之間用斜木相撐,構成類似今天的“人字柁架”,增加了跨度,減少了立柱,加大了殿內空間。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木構件粗大恢弘,古建中的實例展現。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為節(jié)約木材,擴大空間,采用了金元時常用的建筑處理手段減柱法。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千年前的木構,猶如巧奪天工的藝術品。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殿內佛壇上有七尊塑像,中為騎青獅的文殊,兩旁為脅侍菩薩。
右邊老者,據說是功德主,就是捐錢修這個大殿的金主。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東西墻和北墻上,原有五百羅漢的彩繪,現僅存二百四十五尊。
這些塑像和壁畫,都在明代弘治年間(公元1488——1505年)重新裝繪過。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拾階而上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左側為原來禪房,正面是窯洞建筑。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對比百年前的老照片,威風不減。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這個偏院,是當年林徽因梁思成當年住過的地方。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非常陡峭,獨特的券門設計在其他的寺廟從未得見。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當年梁思成測繪的佛光寺大殿測繪圖。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經測量,大殿的斗拱斷面尺寸為210×300厘米,是晚清建筑斗拱斷面的10倍;屋檐探出達3.96米。這在宋以后的木結構建筑中也是找不到的。蓮瓣造型的柱礎,是唐代最流行的風格。梁帶有曲線,稱為月梁,一般古老的建筑才使用。天花板叫作平闇,佛光寺東大殿的平闇,方格密小,是唐末及五代建筑通用的做法。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經幢下的唐代萌獅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這個經幢是大中十一年?(857)鐫,輪廓秀美,雕工精致。幢總高?3.2米,下設束腰六邊形基座,刻有獅獸壺門及仰覆蓮瓣,幢身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末尾刻有“女弟子佛殿主寧公遇”之名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關于天花板上的奇特見聞,梁思成這樣寫道:“我在那里看到了一種屋頂架構,其做法據我所知只有在唐代繪畫中才有。使用‘大叉手’,而不用‘侏儒柱’,這和后世中國建筑的做法全然不同,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贝蟛媸纸Y構,從漢代開始有,南北朝也有,在石窟上邊有這種形象,但是實物沒見過,梁思成夫婦做了大量的古代建筑調查,在北方調查了數百處,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結構,這種結構可以明確地判斷是唐代的原物。
叉手的作用,是承托屋頂的重量。叉手的做法,到宋代,演變成叉手之間加上侏儒柱,而到了清代,叉手完全不見,只保留了侏儒柱。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眼前的陳列,美輪美奐,世間罕有,真的仿佛來到了一座古人特地為他們留下的藝術宮殿。
這是一件人間的珍品,純凈而典雅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斗拱是中國古建筑特有的構件,在立柱和橫梁交接處,在柱頂上層疊形成弓形的承重結構叫拱,拱與拱之間墊的方形木塊叫斗,合稱斗拱。通常在較大建筑物的柱與屋頂間的過渡部份設置斗拱,用于支撐和承接龐大的屋頂,將其重量直接或經過額枋間接地傳遞到柱礎上。
斗拱高度約等于柱高的一半,其中每一構件都有其結構功能,從而使整幢建筑顯得非常莊重。這是后來建筑所未見的。梁思成評價:此殿“斗拱雄大,出檐深遠”。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接著講當年的梁思成的故事:
連續(xù)3天的辛勤查勘,梁思成仍沒有找到確切的建造年代。
如果僅靠大殿的唐代結構和雕塑的風格特征來判斷建筑的年代,誤差有時可能多達半個世紀。
此時,一直負責地面工作的林徽因突然歡快地叫了起來,她發(fā)現一根大梁上有很淡的毛筆字跡。
他們請寺里的老僧在附近村莊找了兩個農民搭了個架子。林徽因自告奮用上去擦洗污垢。沒想到,這個看似簡單的過程,竟然整整持續(xù)了3天。
梁上那行文字是:“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寧公遇”,意思是,大殿是由一位叫寧公遇的女性捐錢建造的。正當大家還在琢磨這段文字時,林徽因突然快步奔向大殿外的石經幢。她忽然記起,在佛光寺大殿前的石經幢上似乎也有相同的名字。
果然,石經幢上刻有這樣一句話“女弟子佛殿主寧公遇”,這絕不是偶然的巧合,梁上的題字與經幢上的刻文相互吻合,大殿的建造時間終于能夠確定了。
石經幢上刻寫的紀年是:唐大中十一年。根據推算,應該是公元857年,距發(fā)現之日整整1080年。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與這座非凡建筑的誕生有關的人物除了施主寧公遇,還有一個人,他叫愿誠禪師。唐武宗滅佛后,40歲左右的愿誠禪師四處化緣,復興了佛光寺。另一位叫王守澄,他以“功德主”的名義與寧公遇的名字出現在同一根木梁上,這個頗神秘的人究竟是什么身份?他與佛光寺的誕生又有什么關系呢?
梁架上的兩行題記,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右軍中尉是唐代宦官的首領,佛殿主寧公遇,只記載是唐長安送供女弟子。梁思成先生推測,寧公遇有可能就是王守澄的家人,因為在唐代,有宦官娶妻的習俗。因為一個普通老百姓沒有那樣大的財力,她必須有強大的后盾。
東大殿是京都長安的布施者、長安的建筑大師們和當地建筑匠師一起修成的。發(fā)揮了民間匠師的特色而形成的東大殿,是一座唐代的代表性作品。?代表唐代最高水平的眾多藝術作品匯集在一座寺廟里,而且同時被發(fā)現,如此重要的意外收獲,成為梁思成和林徽因多年來尋找中國古建筑最快樂的事情。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梁思成后來滿懷欣喜地說:“這是我們這些年的搜尋中所遇到的唯一唐代木建筑。不僅如此,在這同一座大殿里,我們找到了唐朝的繪畫、唐朝的書法、唐朝的雕塑和唐朝的建筑。它們是稀世之珍,但加在一起它們就是獨一無二的?!?/p>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在以后的時間里,梁思成和林徽因全面查閱和研究了這座寺廟。佛光寺創(chuàng)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隋唐之際,已是五臺名剎,“佛光寺”這個寺名屢見于各種史書記載。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公元845年,也就是唐武宗會昌五年,皇朝發(fā)動滅法運動,寺內除幾座墓塔外,其余全部被毀。偌大的佛光寺土崩瓦解,變成一片廢墟,僧人也全作鳥獸散。
公元857年,也就是大中十一年,京都女弟子寧公遇和高僧愿誠主持重建佛光寺。
現存東大殿及殿內彩塑、壁畫等,即是這次重建后的遺物。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從寺前地基上鉆探到的磚瓦情況看,佛光寺的規(guī)模原來比較大,在隋唐時期是五臺山的一座著名佛寺。
佛光寺在唐代重修后,因為佛教已經開始走入衰敗而少有記載,基本被遺忘了。
到了12世紀金代以后,佛光寺前院兩側興建了文殊、普賢二殿。在文殊殿對面,曾經有普賢殿和天王殿,但是,這兩間殿堂分別在明崇禎年間、清光緒年間不慎被燒毀。院內的南北廂房是民國初年增建的。在長達一千一百多年的漫長歲月中,經歷過8次5級以上地震的佛光寺東大殿是碩果僅存的奇跡,?它的臺基前半截是墊起來的,非常堅固,后半截就坐在石巖上。潮氣不容易上升,里邊的塑像沒有腐蝕現象。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栩栩如生的四絕之雕塑。
東大殿內的佛壇寬及五間。壇上有唐代彩塑三十五尊。其中,釋迦牟尼佛、彌勒佛、阿彌陀佛、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及脅侍菩薩、金剛等塑像三十三尊,高一點九五米至五點三米不等。另有兩尊塑像,一尊是建殿施主寧公遇的,一尊是建殿主持者愿誠和尚的。這兩尊塑像雖比那三十三尊像小些,形態(tài)卻很生動。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東大殿天棚下拱眼壁上遺存的唐代壁畫,是梁思成在大殿梁架上測繪時偶然發(fā)現的,唐代壁畫上所使用的白色顏料一千年后會變成黑色,這個認識得益于他對古代壁畫所用顏料的了解。因為唐代壁畫的礦物顏料有鋅白,畫白顏色的部分,面部等需要白顏色的地方,經過多年的變化會發(fā)黑。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大殿西側和后部,還有明代塑造的羅漢像二百九十六尊。
這些羅漢像原為五百尊,1954年因雨水沖蝕,被倒塌的后墻壓壞了一部分。
唐風猶存,但可惜的是,1929年,寺院誠習老和尚出于好心,化了許多布施,對佛光寺的佛像全部油飾一新。唐代塑像有點炫光刺目,顏色有點鮮麗,而且不是按照原來的顏色油飾的,但是它的骨骼、體量、造型、神情,依然是唐代原作。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大殿斷面圖。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大殿的屋頂比較平緩,且用每塊長五十厘米、寬三十厘米、厚二厘米多的青瓦鋪就。殿頂脊獸用黃、綠色琉璃燒制,造型生動,色澤鮮艷。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佛光寺東大殿南側偏東,有一座六角形的磚塔。
下層空心,西面開門;上層實心,設假門。
是最古塔之一,名曰:初祖禪師塔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這就是寺僧們所說的初祖禪師塔,即祖師塔。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當年林徽因和祖師塔合影。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建于北魏時期,是唐代會昌五年滅法,佛光寺被毀時留下的唯一建筑物。
這是全國僅存的北魏時期的兩座古塔之一,更顯珍貴。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梁思成、林徽因之后對佛光寺的深入研究實際上延續(xù)了半個世紀之久。梁思成當年對東大殿正面的大門做了仔細研究后認為,“其造門之制,是現存實例中所未見的”。由此他留下了這樣的懸念:“門部的結構恐怕是明以后物,其結構法是否按最初原形,則尚待考?!?/p>
東大殿現存的五扇大門究竟是不是后人在維修時添加上去的呢?
咱后面解密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看一眼真正的唐跡構架,簡稱大木作。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27年后的1964年,梁思成的學生,中國營造學社最后的傳人羅哲文先生和山西考古專家孟繁興一同前往佛光寺考察。在那兒遇到大雨,當時交通不便,晚上就留宿寺中。
那一年的7月偏偏多雨,一連下了好幾天,像是老天爺有意留客。在寺院住下來的羅哲文,每天打著電筒在東大殿里查看,這一看,又是石破驚天。
細觀之下,羅哲文在大門背光處的門板上發(fā)現有墨跡,經過仔細搜尋,羅哲文和孟繁興竟然在大門內面的門板、門框上,找到了數十處從唐代到明、清時期的墨書題辭。年代最早的一處題辭僅四個字“咸通七年”,這是唐懿宗的年號,也就是公元866年,距佛光寺落成僅僅9年。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各朝各代留下的墨跡。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在大殿的梁下,還有一些題記?!半泛訓|節(jié)度觀察處置等使檢校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鄭”、“功得主故右軍中尉王”、“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寧公遇”等等,字跡非常清楚,都是珍貴的唐人墨跡。
所以說,這具門板上的題辭如同書畫上的落款印章,天衣無縫地證明了大門的結構并未經過任何改動,依然是唐代原物。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大門了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10年后,1974年,柴澤俊先生在東大殿研究壁畫時,再次發(fā)現了多處唐代壁畫,加上梁思成、羅哲文、孟繁興等人此前的發(fā)現,佛光寺遺存的唐代壁畫多達60余平方米。
寺廟中保存唐代壁畫,全國僅此一處,其它是敦煌莫高窟石窟里保存下來的。
因此,佛光寺為數不多的壁畫,是我國繪畫史上的重要一頁,是當前保存下來最早的壁畫的實證。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太專注于欣賞古建,被肉乎乎的小萌物尾隨竟未發(fā)現,回頭給它來一張留念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這次佛光寺的發(fā)現,將最終奠定梁思成與林徽因作為中國建筑史學者的最高成就。
我覺得梁林我們的民族英雄,他們搭建起了東方獨有的建筑科學體系,并將它的光芒照向人類文明的舞臺。二戰(zhàn)結束前夕,美軍飛機即將轟炸日本本土,梁思成專門繪制了日本古代建筑分布地圖,交由美軍,避免了人類文化與物質遺產毀于戰(zhàn)亂。這是真的英雄情懷。踩著他們的足跡、聽著他們的故事、看著東大殿披掛的霞光、品著他們手繪的建筑圖,心中不禁升起對他們和他們工作的無限景仰。
遺憾的是,在距離佛光寺西北幾十公里的山中,有一座南禪寺,它的建筑年代比佛光寺還要早。由于時局的紛亂,梁思成林徽因和它擦肩而過。
在梁思成和林徽因發(fā)現佛光寺16年之后,1953年,山西考古人員考察了南禪寺,他們根據殿內屋梁上寫有“大唐建中三年”的墨書題辭考證,南禪寺是公元782年重修的,時間比佛光寺的落成要早75年。這意味著,南禪寺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結構建筑。也意味著,由于梁思成、林徽因對佛光寺的發(fā)現,歷史僅存的兩座唐代木結構建筑,從此在中國的大地上雙星閃耀。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南禪寺坐標打卡點:山西。忻州市,五臺縣,李家莊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南禪寺實地更為偏僻。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中國現存第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南禪寺大殿”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南禪寺中最著名的文物,是大殿里幾尊唐代塑像。除了甘肅莫高窟外,這些都是內地現存最早的佛教塑像,非常珍貴??上Ы臧l(fā)生了大規(guī)模的文物搶劫,據《中國文物報》報道,1999年11月24日晚7點左右,三名歹徒闖進南禪寺,將保管人員打傷捆綁起來,割斷電話線,砸開佛壇的鋼網門鎖。大殿里的唐代佛像被當胸挖開,腹內寶物被偷走,文殊菩薩的后背也被掏開,其余幾尊塑像同樣受到破壞。唐代特有的兩尊最美麗的“似宮娃”供養(yǎng)菩薩被鋸斷劫走,獅童塑像也從腳跟處被掰斷劫走。
這可能是文物販子指定不法分子,有組織有預謀地搶劫,然后迅速走私出境。一般人不會知道這個山間小寺的價值,更不會知道佛像的胸腹中藏有佛經寶物。如今大殿的門口裝上了鐵欄桿,游人只能隔著欄桿遠望。被盜的文物如今杳無音信,令人不由扼腕嘆息。
讓日本人shut up!探訪中國古建第一國寶“唐代大木作”。-5X興趣社區(qū)
歷史和文明
總要有物化的東西來承載
朝代一代一代地更替輪回
不僅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不僅是宗教學說流轉沉浮
更加帶來的是珍貴建筑的毀滅性破壞
感謝有這么一群人用自己的艱辛努力
找回了我們的民族應有的榮光和尊嚴
他們用自己意志和信念續(xù)寫了我們的文明
你們是人間最美四月天
感謝80年后的這次相遇
謝謝觀賞,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