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的資本

努力和拼盡全力有什么區別?當你努力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已經拼盡全力了;當你拼盡全力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還不夠努力。


這是我看《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這本書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這本書是作家,編劇,自媒體人咪蒙于2016年編制。


遇到這本書純屬偶然,前幾天在微信讀書App上看到,被書名《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吸引,功利在我看來貶義多過褒義,到底作者會如何解讀呢,我很好奇。作者一開始就說到了,功利二字雖不好聽,但它很大程度上承認了你的努力。


可能看慣了溫和細膩的文字,覺得這樣豪放的表達讀起來也挺不錯的。每一章都是咪蒙對不同事情不同方面的看法,然后所有小故事穿插出她的個性、生活方式、情感…… 表達很真實,現實但不世俗。


全書一共八個章節,我的重點放在書的前三章。


第一章:如何在這個浮躁的世界里保持快樂,咪蒙用了15種方式教你在這個世界保持快樂。這15種方式在我看來可以這樣解讀:

1.我們要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2.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3.別在乎那么多,累死了,愁死了,哭死了,也都是你自己的事兒。

4.人生苦短,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


功利的背后,不就是告訴我們真正的游戲規則嗎?要么你超越這些,忠于自己,不在乎別人。如果你在乎,你想獲得尊重和贊美。很簡單,你先變得牛×啊。


與其說這個社會是功利的社會,不如說這個社會是只認可有能力者的社會,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努力讓自己更加優秀,變得更加強大,更優秀更強大后,又何懼這個功利的社會呢!


第二章:所謂的情商高,就是懂得好好說話。咪蒙用31種姿勢教你好好說話,從利用價值到認真你就輸了,高情商的正確打開方式。


情商也是硬實力的一部分。有句話是:智商決定你的下限,情商決定你的上限。你說話讓人舒服的程度,能決定你所能到達的高度。即使不為了野心,不為了成功,情商高,也能讓你自己覺得快樂和幸福,讓你身邊的人也覺得快樂和幸福,何樂而不為呢?


有人說得特別好,說人脈是成功以后的結果,而不是你通往成功的途徑。當你強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就可以吸引到同等強大的人脈資源。


在我看來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是什么樣的人,自然就會吸引什么樣的人。你要想結交什么樣的人,你必須先成為那樣的人,這就是所謂的吸引力法則。


第三章:是的,我更喜歡努力的自己。從為什么拼到更喜歡努力的自己直到富二代比我們還要努力,咪蒙告訴我們努力沒有捷徑,只有拼盡全力。


我不斷往上爬,不是為了被世界看見,而是想看見整個世界啊。


人會長大三次。第一次是在發現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第二次是在發現即使再怎么努力,有些事終究還是令人無能為力的時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會無能為力,但還是會盡力爭取的時候。


第一次,是我們作為孩子,開始懂事了;第二次,是我們作為成人,開始成熟了;第三次,是我們作為屌絲,開始拼命了。盡管你不是別人眼中的中心,也稱不上撼動世界的那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但至少,你就是你,是自己世界中的奇跡。


努力和拼盡全力之間,到底差了什么?就是不死心。不死心,就是那些奮不顧身去努力的人最讓我們感動的地方。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極限,卻從來沒有把自己的極限當成一種起點。我們總喜歡說自己已經很努力了,然后能做到這樣就非常厲害了。


每一本書都是作者某個時間階段的生活領悟,每一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唏噓、感嘆,憤怒,困苦…


雖然全書很多觀點都是老生常談,對此也出現了很多爭議,但對于我來說,她咪蒙的文字是一面鏡子,好的地方,我學習,壞的地方,我自查,不盲目不輕信,僅此而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