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小妖
師范畢業那年,曾有過一段短暫的幼教經歷。
至于為什么選擇幼教,原因有二,一是剛畢業,沒有工作經驗,想先找一個門檻低的工作穩一穩,再謀其他后路;二是本身也是教育專業畢業的,也想學以致用。所在城市的全日制公立學校很難進入,要考試,要后臺關系,所以私立幼兒園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才進入幼兒園工作的前幾天,感覺挺好,覺得小朋友蠻可愛的,吵吵鬧鬧,活潑可愛。可是一個星期下來后,出現在我腦海里最多的就是想逃離,對!逃離。
堅持了一段時間,經朋友推薦,我進入了一所私立學校(初中),開啟了新的教學生涯。后來離開這座小城市,做過許多工作,但是幼教這個職業成為了我一生不敢再去觸碰的職業。這幾天接二連三的幼兒園事件爆發,我看著那些無辜的孩子被虐時淚流滿面的同時,也輕輕叩開了內心深埋的這段幼教生涯的記憶。
說實話,社會賦予幼兒教師的地位并不高,雖然打著光榮的“人民教師”的名頭,其實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帶小孩”的高級保姆。我當年進入幼兒園的工資,說出來可能很多人都不大相信吧,一個月500元(包兩餐,一個星期吃一頓肉,其他的都是素菜,老師們想解饞,常常會去蹭孩子們午飯時的肉菜,因為菜里有極其少的葷腥。蹭菜的過程中被園長發現了,會被園長的白眼、惡狠狠的語言攻擊到無地自容)。我當時進入幼兒園的時候,是里面所有老師中學歷最高的一個,所以相對其他老師而言,工資是最高的了。當時跟我相處得不錯的一個叫小龍的女孩,初中畢業后就來到這所幼兒園,已一年多,每個月工資350(包吃包住,沒有保險)。我問她為什么來當幼師,她說自己從農村出來,就想找一個體面的工作,然后再看看有沒有機會在這座城市里找一個男人結婚,從此在城市里安家。在這所幼兒園里的幼教,三分之二都是像小龍這樣初中畢業后就出來找工作的農村女孩兒。
確實,在這所幼兒園里的老師們更像是高級保姆,一個老師負責一個班(每個班學生20~30個左右),不僅要管教學,還得管孩子的吃喝拉撒。一個星期,工作六天,只休息一天(公立幼兒園里的寒暑假,在私立幼兒園里統統沒有),老師們的工作量相當大。從早上7:00上班到下午5:30下班,老師能休息的時間只有孩子們午睡的那1個半小時,余下的時間都是圍著孩子團團轉。園長強調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安全,安全,安全。老師們戰戰兢兢。偶爾被園長批評了,被家長投訴了,孩子們就成了最直接的出氣筒。大多老師并不懂得什么幼兒心理學,教育學,她們只會簡單的識字、數字、畫畫等教學工作。
因為我是全園老師中唯一會拉手風琴,彈鋼琴的人,所以我不用負責任何班級,只用在園長開辦的三個幼兒園里輪流上課。每天,騎著自行車,背著手風琴外出去另一所幼兒園上課的那段行程是我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幾分鐘的路程,但那時候我是最自由的,也是最享受的,我可以看街上來往的車輛,穿梭的人群,以及隨季節而變化的風景……也只有那會兒,我才從心底感慨生活的美好,自由的美好。
那時,對我來說,更多的是無助,迷茫。心有不甘,不甘心就一直當幼兒園老師。這份工作報酬不高的同時,承載著更多的是身體和心理的累,像一座無形的大山壓在身上。園里的那些老師似乎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節奏,她們住在園方提供的宿舍里,有各種勾心斗角,也會在下班后,結伴去逛街,去玩兒,去邂逅一段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緣分。她們并不是真心喜歡幼教這份工作,但是如果不做這份工作,低學歷的她們能選擇的除了去端盤子,做清潔,還能做什么呢?因此,她們中間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是帶著各種情緒來做這份工作的,混一天算一天。
在園中,老師打孩子手心、罰站、關小房子里、推搡孩子、打屁股什么的是常有的事,一個班二十多個孩子,有時候鬧起來的那種熱鬧感真的會讓人進入一個崩潰的狀態。更何況幼兒園為了開源節流,讓一個老師管二十個,甚至更多的孩子,不崩潰才怪。所以,對于我這種一向反對體罰的人,偶爾看到某個孩子被罰,也是見怪不怪了,最可怕的是,我居然也被同化了。甚至有幾次,我上課為了維持紀律,也打過幾個孩子的手心(我現在常常懺悔,每次想起了都后悔得不得了)。這也許是我后來打死都不愿再從事幼教這個職業的原因之一,我很怕自己在這種環境里,不受控制,成為一個充滿戾氣和暴力的老師,傷害到孩子。
平時的節假日,老師們是無法全全享受的,比如國慶節七天,老師們只能休三天,余下的四天就要到幼兒園里“義務勞動”,對幼兒園進行大掃除,清洗孩子們的被子床單,然后動手做咸菜(幼兒園小朋友的伙食之一,常常拿了煮豆腐湯給他們喝),上百斤青菜,全是老師們清洗、腌制,那種挑戰身體極限的累,我至今難以忘懷。記得做完咸菜的那個晚上,我的雙手又酸又疼,好幾次睡著了,又疼醒了,哭著疼醒的!也正是這次的經歷,讓我下定決心,過完年后,辭職。
離開后,沒有后悔。甚至好多次,路過那所幼兒園,我都繞著走,心里上留下了太多不愉快的記憶。唯獨值得欣慰的是,在那段備受煎熬的時間里,我很自覺地發憤圖強,考到了幾本證書,完成了自我進階第一步。
以上是我的一段幼教經歷,本已封存了。但是近段時間看到幼兒園虐童事件層出不窮,我的記憶之閘被打開了,想到以前的經歷,似乎有很多話想說,又不知道從何說起……
現在辦私立幼兒園的,有幾人是真正的心懷天下孩子的,又有幾人真正是沖著教育為己任而去的?大多都是利益驅使,所以導致幼教的素質參差不齊。園方為了節約成本,應聘方為了找份工作而已,所以幼教的門檻真的很低。
活多,工資低,是幼教們容易把火氣撒到孩子身上的原因之一。其次,長時間相對封閉的環境,面對眾多的孩子,容易激怒部分幼教,導致她們煩躁不安,所以孩子調皮一鬧騰,絕對要遭殃。然后,最重要的是,專業素養不夠。在國外,很多博士生,研究生去當幼教并不算什么稀奇的事兒,他們知道幼兒對于一個國家意味著什么,所以幼教才是人類真正的靈魂導師,這份工作的意義別具。是以,很多幼教是帶著使命感和責任感去接觸孩子的。她們把孩子當做研究、學習的對象,真正的做到了教學相長。然而,在我國,意識還不能達到這樣的高度。很多人都不知道,一個人成長的最重要階段是在0至6歲,這個階段的成長足以影響到一個人的一生。
當教育者不是在搞教育,而是把教育變成現錢的時候;當老師不再是以德育人,而是為了糊口的時候;當家長不懂得尊重,看低幼教的時候……許多問題出現了,甚至形成了惡性循環。于是,我們最可愛的孩子就成為了最可憐的人!
在某些幼兒園的園長(管理者)眼里,是個人都能當幼教,幼教就是來幫我打工的,所以不用多高的文化,也不用太專業,她們只用幫我把這些孩子管好的,讓他們在幼兒園里能學點知識,認得幾個字,不要讓他們出現安全問題就行了。對于孩子的伙食能扣就扣,對于老師的工資能低就低,反正我的宗旨是我要賺錢,賺錢,利潤最大化。蒙特梭利、盧梭……這些大教育家是我用來宣傳的口號和門面。賞識教育、因材施教、以童為本……是我用來忽悠家長家長交錢的手段。
在某些幼兒園老師的眼里,園方給我多少錢,我就干多少事兒。懲罰孩子的時候,要注意方法方式,最好不要讓家長發現,而且最好懲罰后,要讓孩子不會去告狀(老師在這些方面也是夠拼的,如果多把心思花在教學教育上,是不是會改變很多現狀呢)。學習?哪有那么多時間,一天跟在那些小屁孩后面,煩都煩死了。如果有合適的機會,立馬辭職走人!
在某些家長眼里,幼教就是個帶孩子的高級保姆,而已。我家孩子要有啥了,我立馬投訴你,讓你走人。(PS.我之前有遇到過這種家長,用鼻子來看人的,她們孩子一旦有點什么問題,立馬找園長投訴,比如,小龍班上有兩個小朋友鬧矛盾,趁著小龍去拿水果的時候,兩人打了起來,一個把另一個抓傷了,手背被抓開了一個小口子。家長帶著七大姑八大姨來幼兒園里鬧了個天翻地覆,差點把小龍給打了。這件事讓我現在想起了還心有余悸)。長此以往,老師與家長之間溝通不暢,有了隔閡,孩子夾在中間,很容易就成為出氣筒。
當然,以上這些只是從我個人經歷中,所感悟出來的一點東西,并不能代表一切。以前還沒當母親的時候,看到類似的新聞,也就是當時難過一陣,也就過了。自從當了母親后,我開始自學幼兒教育學、心理學,越學越覺得教育的無止盡和偉大。也為自己曾經的無知犯下的錯誤,不斷地懺悔著。這幾天,看到新聞,看一次,哭一次,好幾次無法控制的淚流滿面。孩子何其無辜,他們成為了不懂教育的人手中的“玩具”、“出氣筒”、“沙包”……他們幼小的心靈承載著他們這個年齡本不該承受的東西,誰能救救這些孩子呢?!這次我真正懂得了魯迅先生竭盡全力喊出的那句“救救孩子”時的痛楚和沉重了!
誰?來救救孩子們呢?!
———————————————————————————————————————————
Ps.拉拉雜雜,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心里被太多情緒包裹,憤怒、自省、無助……此刻,我無法準確的表達出內心的感受,寫下這些,是為記錄,也是警醒,同時,也是反思!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