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有一個寫作夢,都想在忙碌的生活結束之后,安安靜靜的寫一篇文章,可是本子和筆都已經準備好,如何下筆卻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問題,空有一顆寫作的心,卻不知道到底怎么才能寫出一篇好文章。
那你就需要看一看這本書了,《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在結構、風格、可讀性三個方面列舉了20項寫作原則,真的是干貨滿滿。讀過之后,會覺得豁然開朗,許多在之前不懂的寫作困擾,一下子就清晰了。
作者布蘭登·羅伊爾作品先后五次榮獲“國際圖書獎”、五次榮獲“總統圖書獎”金獎,2011年榮獲“年度教育圖書獎”。《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更是美國常春藤名校入學考試的必備讀物。
結構
1.最重要的放開頭
如果寫作意圖是向讀者傳遞信息,如說明文、議論文等,就把總結放在開頭或者接近文章開頭的位置,不要玩“我有一個秘密的把戲,因為讀一篇文章完全不知道自己讀的是什么,卻時是一件讓人們郁悶的事情。
不過如果是創作型作品,如小說,散文等,目的是娛樂,則可以把總結延后,設立懸念等。
2.把主題分成三個部分
一個主題需要有幾個基礎要件組成,也就是你闡述一個論點,可以把它分成幾個分論點進行論述,但是一般為了簡潔起見,通常分為三個部分。
文章開頭可以放一個引導句,讓讀者知道這篇文章你的重點是什么,值得注意的是,引導句中的每一個事項,在接下來的文章中都應該至少有一個獨立的自然段來闡述。
3.學會使用轉折詞
轉折詞被稱為語言的交通燈,可以提示寫作方向,在平時的閱讀當中要多積累轉折詞,并且在寫作當中靈活運用。同一個作用的轉折詞可以交替使用。不要一篇文章里,想要表示轉折,就全都用“但是”。
風格
風格方面要學會運用準確的例證。正如《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中說道:“好作品和普通作品最大的區別,在于你是否使用了準確、具體的例證。”你會發現,讀過一篇文章,最讓你印象深刻的都是里面的例子,用準確的例子來支撐你的論點,才有說服力,不要只干巴巴的論述,要學會講故事,不然讀者讀完什么也記不住,只會覺得晦澀難懂。就像一句歷史悠久的作家 格言:“呈現,而不述說。”
可讀性
1.突出關鍵詞和短語增加文章可讀性。比如利用“粗體”或者“斜體”強調關鍵字,但切記不要過多使用,那樣會減弱強調效果。
2.有效的運用標題也可以增加文章可讀性。在文章中運用小標題,可以使文章結構更加清晰,讓讀者高效的獲取信息。
另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寫完文章一定要回顧和修改。沒有一篇文章使可以不用修改就完美無瑕的,即使是知名的作家也一樣,不要盲目自信,好的文章就像一件藝術品一樣,是需要不斷修改,精雕細琢的。所以不要抗拒修改你的文章,它只會在修改中越來越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