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至少現(xiàn)在不能以我喜歡的方式進行

今天長班。早上6點起床,6點半出門,7點20到單位,20分鐘吃早餐,20分鐘交班。剩下的時間就是查房、寫病程,辦出院,收病人,再寫新病歷,寫交班,直到晚上7點,下班。

嗯,這就是一個內科醫(yī)生的日常生活。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有固定的動線,沒有什么大起大落。唯一有點波瀾的事情,可能就是重病人、病情不穩(wěn)定的病人需要多多操心。

今天早上,和平常一樣,7點多到了病房。一同值班的上級大夫是一個喜歡攝影、美女、咖啡、寫作,卻唯獨不喜歡當醫(yī)生的文藝大叔。剛一進辦公室,他就說:“你啊,趁現(xiàn)在年輕,還可以有的選擇,趕緊做點別的事情吧?!彪m然話說得唐突,卻也道出我的心聲。所以我并不驚訝。

今天已經第二次看到這句話:人生最好的事情,就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常常會獨自一人思考這個問題。這是一個不太適合拿出來和別人討論的問題。每個人都想要自由,每個人又對自由有著不同的定義。你喜歡的方式是什么?我喜歡的方式是什么?答案太多了,坐在一起討論的結局只能是沒有結局。所以我總是自己思考這個問題。

看著自己每天兩點一線、按部就班的上班,心里難免失落。當然,并不是說這樣的生活不好,因為你在任何一個崗位上的工作都可能是具有特定意義的。但是往深了想,我是否喜歡我現(xiàn)在的工作?如果不喜歡,那是為什么?如果不上班了,我接下來要做什么?想了那么多,其實也沒什么結尾。

現(xiàn)在上班不太累,收入不太差,閑暇時候還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多人都告訴我,不要想太多了,你這樣的工作多少人都羨慕不來。天哪!我最怕聽到的就是別人告訴我,你應該知足,別人都可羨慕你了!越是聽到這樣的話,我越是懷疑自己的處境。狹隘之人才會總是羨慕別人的人生吧!

但是一直以來,只是在不停地思考、想象,卻很難動起來。說明我的內心也是懶惰的。加之環(huán)境的懶散,讓我雖有心擺脫現(xiàn)狀,卻也安于現(xiàn)狀,不緊不慢,日日重復,日日煎熬,日日衰敗。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第一個習慣就說到人的能動性。大體意思就是,凡事應該從自身追究,不應埋怨環(huán)境,不應埋怨客觀因素。人的主動性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雖然這和以前我們學習政治學中講的“人不能違背客觀規(guī)律”有所沖突,但我能領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其實就是告訴你,這件事,做不做,取決于你。至于結果好不好,那就看你用心的程度。這和那句“越努力越幸運”可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那么,對于現(xiàn)在的我來說,如果暫時不能擺脫現(xiàn)狀,那能做的就是,認真上班,認真做好領導交代的每一件事情,認真寫好我的論文,認真看文獻。要考雅思,那就用盡全力去學習。多讀書,書讀得多總是不會錯的。在嚴謹、自律的狀態(tài)下,如果都還是厭惡這樣的工作,那么就真的可以考慮放棄了。因為我現(xiàn)在的厭惡多是出于對困難的逃避。

想要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以及極大的付出的。人生,從來就沒有什么事情是容易的。我也許喜歡漂泊,那就要承受漂泊帶來的孤獨和落魄。不想要工作,那就要做好貧困潦倒、艱難前行的準備,還要準備好迎接旁人的責難。我可能夠堅強,堅強到忽略這一切。我也可能很脆弱,最終一蹶不振。我畏懼,我退縮,我不敢邁出第一步。

生活,至少現(xiàn)在不能以我喜歡的方式進行。

只有不斷武裝自己,強大自己,自律自己,才能越來越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