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拿著大大的飯盒燈籠回校,據說她們得了老師偷偷許諾,要搞一個小小的中秋預熱大食會。
路上我們發現帶燈籠的人并不多,孩子懊惱地說,怎么只有我提著燈籠,而后才知道原來很多帶燈籠的孩子都把燈籠折疊起來了,因為他們的燈籠都是網上淘回來的快速手工品,小小的,簡單便捷,相比之下,我家的大飯盒燈籠巨大多了,而且工序繁瑣,還容易爛。小時候的我,就試過拿著自己做的紙燈籠,被調皮孩子射爛了而嚎啕大哭,我一邊哭我哥一邊笑。
記得我小學時候的中秋節,基本是自己家里做的燈籠。有一年班里下達了做燈籠的功課,我回家問,今年做什么燈籠啊?老哥提議說,做個梨燈籠唄,可是需要鐵線條啊,老爸說沒問題,于是他們倆就幫我搞了個架子,黃色彩紙是我自己糊上去的,如今怎么也想不起我當初在上面畫了什么,但是記得我的梨燈籠被選上了掛在濱江邊,我和小同學相約去看,驕傲地說,看,那個,就那個,黃色的燈籠就是我的。
一代不如一代了,如今我都沒給孩子弄個架子來做燈籠,只好弄個飯盒和幫忙剪紙蝴蝶,但是又青出于藍勝于藍,我家小豬的畫好漂亮呀,給紙蝴蝶的上色也有小驚喜。
一個好朋友曾經對我說,孩子無論如何都會長大的,無論如何都會學會一切的,你不要操心。我訕笑,回頭望一切自然是理所當然,然而身處其中,執念還是無法放下的呀。
看著飯盒燈籠隨孩子搖搖晃晃地進入校園里,視線模糊了,我不記得了,我的梨燈籠,還在江畔,又或是被調皮孩子射爛了,紙屑飛到空中,零星散落各處,一片都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