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oser的由來
玩過linux下的編譯安裝的朋友肯定遇到過這種情況,比如安裝軟件A,結果提示需要先安裝軟件B,安裝軟件B的時候提示需要先安裝軟件C,等軟件C安裝完,再來安裝軟件B,軟件B安裝完成后再來安裝軟件A,最后,才安裝成功。
上面的過程是不是很煩?
為了避免這種安裝方式,我們常常會用yum 來安裝軟件,方便快捷,因為yum會在安裝A軟件的時候自動幫我們安裝軟件B和軟件C,整個過程全部自動化,我們再也不用去挨個下載依賴的軟件,執行完畢后,我們的軟件A也就裝好了。
composer的由來和yum類似。
以前,我們的php開發工程師們需要第三方類庫或者插件的時候,我們的方式是,先找到對應類庫的官網,點擊下載,然后將下載的代碼包放到我們的類庫文件夾里面去,然后,將需要的第三方類庫文件引入進來,如果這個第三方類庫需要其他的網站的基類的話,那我們必須去其他網站把需要的類庫下載下來。
是的,這個過程一直這樣繁瑣,直到composer的出現!
composer簡單來講就是擁有一個在線的龐大資源庫,里面存著大量的第三方庫,你只需要配置好compoer的配置文件,然后執行命令,對應的庫文件就下載下來了,省去了去官網查找下載的過程。
先來試一試,在慢慢開始學(以下步驟中,我默認你已經安裝好了composer)
我們先用composer安裝一下monolog,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兒:
(1)進入我們需要操作的文件夾test_composer
(2)新建一個文件,命名composer.json:
(3)打開composer.json文件,在里面寫上如下代碼,并保存:
(4)在當前文件加下面執行composer install,composer便會自動為我們安裝monolog了,如下:
(5)上圖顯示下載monolog1.2.1版本的類庫已經100%下載成功,并且生成了自動加載文件:
(6)打開vendor,我們看到,monolog已經下載下來了:
至此,我們已經學會了用composer安裝我們需要的類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