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一個專注的人

? ?15年在新加坡建地鐵站,現在已經回來,開始在新的項目上忙,但是想起在新加坡的工作,總會想到一名焊工。那么多的回憶里,總會閃現他的身影。

? ? 新加坡的建筑工人很多都是外籍勞工,因為外籍人工成本低,低很多。我見到的印度/孟加拉的居多,文化程度都不高,英文能簡單的溝通。建地鐵站的時候,干活的團隊里除了帶班的華工,其他雜工都是通過本地中介找的外籍勞工。

? ?工人之間的交流多是手腳比劃的肢體語言,干久了的華工會蹦幾個單詞,干久了外籍工人也會說幾句很標準的河南臟話,有時候聽著很逗,但其實挺挺無奈溝通的效率很低。底層帶班的人,很多時候沒多少耐心,加上不懂英文,活干急眼了,就嗓門大話難聽。和外籍勞工的溝通,像每天上演的滑稽劇。但是誰,都不會去說Rajib ,那名焊工,他來自孟加拉,他贏得了華工的尊重。

? 作為一名焊工,他燒的焊縫是我在工地見過焊的最好最美觀的。第一次去檢查他的焊縫,看著就像藝術品一樣,像魚鱗紋理清晰,干凈利索。有次在休息的間歇和他閑聊,他抽著煙,跟我說:“I'm always thinking ,how to weld better ,how to do be better ",望著柔佛海峽對岸的馬來西亞,他認真的對我說。

? 跟他說的事,他都認真的思考怎么去做好,漸漸的管理層都很信賴他,班組上的很多活都放心的讓他去做,也愿意跟他探討解釋。

? ? 但是他是被借調的,作為一名工人,都是被安排,很少再見到他。有次經過一個高架橋施工工地的時候,聽到手機在響,聽電話是他,他在橋墩上焊接,看到我了。后來我匆匆調離新加坡,也沒加他Facebook ,就斷了聯系。

? ?有次面對著柔佛海峽,我告訴他我騎著自行車去馬六甲來轉了一圈;他跟我說,Boss ,I will go Malaysia someday .背井離鄉掙錢養家,朝七晚六沒有假日,不是一般的幸苦,希望他保重,希望他真的去了對面的馬來西亞。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