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報志愿誰說了算?這幾個坑你千萬不要踩

一年一度的高考剛剛過去,高三畢業生這一口氣還沒有喘勻,高考之后的另一場大考又接踵而至。

高考志愿是人生的一大選擇題,它的重要程度不亞于高考。因為他不僅僅關乎學生可以上哪所大學,可以學什么專業?它還緊緊鏈接到你未來的人生方向。

那么,高考報志愿到底誰說了算呢?是考生自己?還是家長?還是親戚朋友的推薦?


一、家長包辦代替型。


有的孩子從小就對歷史充滿興趣,但有的父母認為這個專業不好就業就選擇了金融,有的孩子明明喜歡心理學,但是,在父母認為這個專業沒有前途的情況下被迫放棄……

有的父母單純從專業是否熱門,行業的薪金待遇是否令人滿意這些角度,衡量一個專業的好壞,這樣做是有失偏頗的。畢竟專業從來就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合適與否。


二、 當前的熱門專業一定好就業嗎?

家長們在選專業時往往過分注重冷熱門專業。其實,所謂的冷熱門專業也并非絕對。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前的熱門專業也許會在四年以后爆冷。因為大家對熱門專業趨之若鶩,導致報考人數不斷增多。市場對于此類人才的需求趨于飽和,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就業率持續下降。


三、報志愿一定要聽取考生的意見。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考生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就會樂此不疲的深耕下去,充分享受學習的樂趣,很容易取得好成績。



但是,如果家長強行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報的專業,孩子在學習中就會出現厭學的現象。我同事家的孩子,在父母的強烈要求下,報考了四級極不喜歡的醫學專業,結果他不但成績經常掛科,而且心情郁郁寡歡,身體素質也越來越差。最后的結果就是在大三那年放棄學業,重新參加高考。

四、反正大學可以轉專業,報哪個專業都無所謂。

有的家長或考生認為在大學里反正可以轉專業,就決定先追熱門,實在不行,再轉一個專業不就可以了嗎?

但是,我們需要明確一個事實,在一般情況下,只有綜合排名非常靠前的學生才有此資格。那些因為沒有興趣而學習成績堪憂的學生很難通過審核。

那么,如何巧妙的避開以上幾個坑呢?

一、一定要了解報考大學專業名字的內涵。

了解大學專業不能千萬只看名字,只看名字,很容易陷入一種誤區。比如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們往往會望文生義,認為這是一個學習生物的專業。但其實這個專業更多的課程是和物理相關的。

二、要想細致了解專業內容,一定要了解本專業在本科階段學習的課程。

這樣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判斷是否與自身情況相符。下面我們還以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為例,請大家參考下表中的具體課程。

三、了解本專業就業的前景。



就業前景就是本專業所處的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我們要盡量選擇那些比較成熟的專業和朝陽行業。盡量避免那些已經開始沒落或者變革劇烈的夕陽行業。

綜上所述,我覺得報志愿是一個可以討論、共同協商的事情。志愿到底誰說了算,我們沒辦法確定志愿的對錯。我覺得主要取決于考生對本專業的熱愛。

與其盲目跟著別人走,不如勇敢地做一次自己。無論哪所學校,哪個專業,哪個城市,只要你堅定地選擇了它,就矢志不渝地跟定它,只要你持之以恒地持續努力,就一定會活出自己的精彩。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